《家庭医疗》疏调汤治疗双心疾病的临床医案
特别提醒:
患者情况各有千秋,治疗应从实际出发,在临床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照搬。
大家好,我先分享一个医案给大家。
患者周某,男,60岁,昆明人。
主诉:反复胸闷胸痛2年余,再发伴气短3天,于2019年9月3日就诊。
患者2年前因工作压力大逐渐出现胸闷胸痛,疼痛为阵发性,以心前区为主,手掌大小,向左臂内侧及背部放射,多因情绪激动、劳累时加重,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约3~5分钟左右,偶伴有心悸,发作时经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休息后可缓解,曾在医院就诊,行心脏双源CT、冠脉造影等检查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劳累型心绞痛”。平素规律服用“阿托伐他汀钙、厄贝沙坦、美托洛尔、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病情尚稳定。3天前,患者因与家人争吵后再次出现胸部闷痛,伴气短,疼痛程度及持续时间与既往相同,无汗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肢肿等。
症见:心前区闷痛,气短,同时伴发胸胁胀闷,心悸不宁、脘腹胀满,倦怠乏力,善太息,夜眠差,易醒梦多、纳可,二便调,舌质紫暗,苔白腻,舌下脉络迂曲,脉细弦。
辅助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律,HR 70次/分,部分导联T波低平,结合临床。心肌标记物3项:正常。胸部X线片:心肺未见明显异常。
西医诊断: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稳定性心绞痛。
双心疾病诊断:焦虑、抑郁状态。“三问法”初筛评分为7分。
中医诊断:胸痹心痛。
证型: 气滞血瘀型。
治法: 调畅气机、活血化瘀、通痹止痛。
方药:疏调气机汤加减。
柴胡10g,香附10g,郁金10g,
白术10g,仙灵脾15g,丹参10g,
川芎10g,枳实10g,白芍12g,
茯苓15g,薄荷6g,佛手10g、
酸枣仁20g、甘草6g。
5剂,水煎服,1剂/d,分早中晚3次温服。同时关注患者情绪问题,配合心理疏导、安慰,并对指导临床用药,嘱其避免高盐高脂饮食、戒烟酒、进行适当体育锻炼等。
2019年9月8日二诊:服药5日后胸闷胸痛有所减轻,发作频率次数减少,胸胁胀闷、脘腹胀满较前缓解,仍有心悸、易感乏力,夜眠有改善,仍梦多,舌质暗红,苔白,舌下脉络稍迂曲,脉沉细。上方加仙鹤草30g,7剂,煎服法同前,同时于患者交流近期情绪情况,并进行相应心理疏导。
2019年9月16日三诊:二诊服药7日后患者无明显胸闷胸痛,偶有心悸,胸胁胀闷及脘腹胀满明显好转,夜眠可,舌质暗红,苔白,舌下脉络稍迂曲,脉沉。继服用上方,嘱其保持心情平稳,不适随诊。
此患者在门诊间断性治疗1月余,在随后的回访中得知,患者的症状基本消失,再无胸闷、心慌、心烦、焦虑,夜寐欠佳等症状,现已基本停止药物治疗。
按语:双心医学是心理心脏病学的简称,主要研究心理障碍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互相影响和转归,双心疾病其研究对象即心血管疾病合并精神心理障碍的疾病。中医学认为,双心疾病为“心主血脉、主神明”这两大生理功能失调的表现。《类经》记载:“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可见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而总统魂魄,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指出无论何种情志所伤,首伤心神。《素问·举痫论》云: “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思则气结”,其气机逆乱是基本病机。本患者为60岁男性,每每因情志不遂而发胸痹心痛,情志失调为首发病因,致使肝失疏泄致气机郁滞,同时,肝郁乘脾,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乏源,气虚无力推动,则加重气机不畅,终致心神失养,出现胸闷胸痛,气短,心悸,胸胁胀闷,脘腹胀满,善太息,夜眠差,舌质紫暗,苔白腻,舌下脉络迂曲,脉细弦。予“疏调汤”再加酸枣仁、佛手5剂治疗,二诊时患者胸部闷痛、睡眠有所好转,但仍感乏力、气短,守上方加仙鹤草30g益气补虚治疗1周,三诊后症状基本消失。
综上所述,分析该患者的发病过程是情志失调所致其肝郁气滞—肝郁乘脾—脾肾不足—气机不畅—气滞血瘀—心血瘀阻—心神失养而发胸闷胸痛、心悸、焦虑,其病因病机的演变涉及脏腑的肝、脾肾,较为契合肝为主体,脾肾为两翼之疏调汤 “一体两翼”的组方思路,通过采用疏调汤调畅患者气机,恢复正常的升降出入、保证人体气机的运行条畅,同时兼顾补益脾肾、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宁心安神并辅以心理疏导,最终达到双心同治的治疗目的,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