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佛招天谴系列之一:拓跋焘(上)

战功赫赫的拓跋焘

公元422年,北魏王朝明元帝立拓跋焘为太子,命其监国,。明元帝为长寿成仙而长期服用寒食散,以至毒性慢慢发作,于423年十一月英年早逝。15岁的太子拓跋焘顺利继位,成为北魏王朝的第三位皇帝,是为太武帝。拓跋焘显示出了非凡的英雄气质。他接帝位后,雄心勃勃,锐意武功,开辟了驯马基地,组建了强大的骑兵队伍。打起仗来他身先士卒,来如疾风,去如闪电,所向披靡,号称‌‌“草原风暴‌‌”。

北方的柔然可汗趁北魏明元帝去世,欺负新即位的北魏皇帝拓跋焘年少,出动六万铁骑入塞,大军一举攻入北魏故都盛乐,北魏都城平城告急。也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年仅十六岁的拓跋焘反而有些兴奋,没用朝堂大臣们廷议些什么,直接披上铠甲,率领数量不多的京师禁卫军开向了前线。

其实,拓跋焘并非年轻气盛,而是胸有成竹,早在他十二岁那年,拓跋焘便远赴河套保卫长城抗击柔然的入侵,一个小孩子竟然把边塞军务整顿的有声有色。这时年仅16岁的拓跋焘亲自带兵北上抗击,拓跋焘一反父辈对北方强敌作战时小心谨慎的战术风格,率部直扑柔然可汗中军,由于双方实力悬殊,竟然被柔然军团团包围了50余圈。北魏的士兵看到对方强大,军心大乱,而拓跋焘却神情自若,临危不乱,奋勇杀敌,北魏将士们受到主帅的鼓舞,开始积极拼杀,并射杀了柔然的前锋,柔然首领见势不妙,赶紧撤退。拓跋焘指挥队伍,锲而不舍地在东至瀚海,西至张掖,北至燕然山,方圆数千里之内,纵横分兵搜讨柔然残部。

始光四年,拓跋焘指挥北魏军骑兵进攻夏都统万城统万城位于鄂尔多斯草原南部的萨拉乌苏河畔的沙漠之中,是北朝十六国时期的大夏国首都,俗称‌‌“白城子‌‌”,这统万城号称铜墙铁壁,坚不可破,是当时最有名的一座城堡。骑兵攻城?拓跋焘开了个旷古战例。拓跋焘亲自率大军直逼夏国都城统万城。太武帝却并没有直接攻城,而是把大部队隐蔽起来,派出少量骑兵去城外骚扰。赫连昌不知是计,便打开城门率3万骑兵出城攻击。拓跋焘一面指挥骑兵诱敌追讨,一面指挥大军从另一侧进攻,夏军大乱,赫连昌来不及回城便逃走了。拓跋焘抢先夺下城门,进而攻下统万城,大夏灭亡。这一仗打的很神速,可称得上是计取与强攻的范例,大大长了北魏将士的士气,威震周边各国。

结束16国之乱

南方的刘宋王朝看到北魏日渐强大,统率10万大军北伐,以收复河南的失地。待到冬季来临,黄河封冻,拓跋焘调动40万大军,分六路越过黄河后突破防线南进。北魏的军队是训练有素的精锐骑兵,宋军却多是步兵,根本抵挡不住北魏骑兵的冲击。这样,刘宋的军队惨遭重创无功而返,北魏又全部收回了河南之地。接着,拓跋焘意在统一北方,又把兵锋指向了北燕。拓跋焘便亲率三路大军进攻北燕。北燕原太子冯崇以及冯朗和冯邈兄弟三人对北燕无望,便割地投降了北魏。之后,北燕都城龙城被围,冯文通只得携带太子投奔高句丽,不久却被高句丽诛杀,北燕灭亡。接着,拓跋焘又马不停蹄地向匈奴人在故藏建都的北凉进军。先后攻灭了西凉和南凉等诸国,拥有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西海、金城等诸郡大片领土,成为河西走廊最强大的一支势力。西域的一些国家也都向他称臣纳贡。拓跋焘大军进入河西走廊,并把北凉的都城故藏团团围住,将士们奋勇攻城,整日里的杀声震天,沮渠蒙逊看到这种情形,竟因恐惧而亡,其子沮渠牧健无奈率文武官员出城投降,北凉灭亡。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了黄河流域,结束了历时130年的16国之乱,这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后来,南面的刘宋王朝又调兵遣将,共计40万大军向北出征,结果王玄谟被拓跋焘亲自率领的一支铁骑击败。北魏大军一路向南厮杀,渡过淮河,占领瓜步(今江苏六合县),军旗直接插到了长江边上。这样,太武帝拓跋焘把北魏王朝的疆域扩张到最大,东至沿海,西至破拉那(今新疆东),北尽漠北,南达长江,版图包括了大半个中国。太武帝拓跋焘在位29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饮马长江的少数民族帝王,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在我国的历史上极为罕见,他每战均亲自带兵出征,因此,他绝对称得上是我国古代帝王中少有的常胜将军。

文教‌‌

拓跋焘本人在生活中朴素节俭,刚毅自律,直爽坦率,在率军攻破大夏国首都统万城之后,拓跋焘见夏国皇宫富丽堂皇,不由感慨:‌‌“竖子之国,竟敢如此滥用民力!怎能不灭亡!‌‌”

后来有群臣进谏,希望太武帝能够重修统万城,并装饰北魏宫殿。拓跋焘不以为然,反驳说:‌‌“古人说得好:‌‌'在德不在险。’赫连勃勃造了那么坚固无比的统万城,最后不还是被朕攻灭国破家亡?如今天下还没有平定,朕更需要人力上战场去打仗,而不是发动老百姓去建造房屋城墙。‌‌”

太武帝拓跋焘在执政的实践中,也逐渐认识到,要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不仅需要武功,而且需要‌‌“文教‌‌”,即通过宣扬礼、乐、法度来化民。太武帝提出‌‌“偃武修文‌‌”。他提倡儒学,利用汉族知识分子的知识和经验治国安邦。一次,拓跋焘去河西狩猎,尚书令古弼留守平城。拓跋焘下诏让古弼将肥壮的马送给打猎骑兵,但古弼提供的却全是瘦弱的马。拓跋焘勃然大怒。古弼的属下官员惶然恐怖,唯恐自己受牵连被杀。古弼却说:‌‌“我身为人臣,南方贼寇还未消灭,我把肥壮的马供军队所用,瘦弱的马供打猎所用,这是为国家做长远打算,纵然被处死,又有什么关系呢?!‌‌”此事拓跋焘听说后,感叹说:‌‌“这样的臣子,是国家之宝呀。‌‌”赏赐给古弼一套礼服、两匹马和十头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