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最火选修课:学渣逆袭成第一,学霸却抢着选?
踩点大师、倒水狂魔、切屏高手......
你大概率见过这种人,或者正是其中之一。
这些摸鱼绝学,在职场悄悄传播多年后,居然被清华大学“正名”了。
原来,清华某大一学生在开放的在线学习平台“荷塘雨课堂”上,开设了一门叫《摸鱼学导论》的课程。
这门课一上线就引起了大家的兴趣,迅速出圈,并一度登上知乎热搜,收获数百万阅读。
在到处都说着内卷的时候,“摸鱼”这件事,也变得越来越普遍了。
01 摸鱼越来越普遍
“摸鱼”简单来说,就是该做“正经事”时,却做一些与之无关的事。
如果你是在教室或工位上看到了这篇文章,那就是在摸鱼ing了。
梁文道在播客里,谈到了摸鱼学导论这个新闻。
他说:仿佛摸鱼已经成为了打工人的必备技能之一。
没错,摸鱼成为了一种常态。
各种摸鱼软件,摸鱼群组,论坛等,让摸鱼文化遍地开花。
摸鱼,可以说是学生时代就已经掌握的技能了。
躲在课本后偷看漫画,趁老师板书悄传纸条……
这和上班时浏览网页,小窗口水群并无二致。
而且,摸鱼也不止是现代人才会的技能。
沈括就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古人摸鱼的日子。
他说“旧校书官多不恤职事,但取旧书以墨漫一字,复注旧字于其侧,以为日课。”
大意是,有的校对官员不尽心,每天找出几个要改的字涂掉,再在旁边注写一遍,就算一天的工作了。
要说摸鱼大师,还有民国时期的中国文学家胡适。
他曾在自己的日记里记录到:
7日,今天打麻将。
8日,今天打麻将。
9日,今天打麻将。
10日,今天还是打麻将。
11日,胡适,你怎么了,大好的时光全用来打麻将,全浪费了,什么都没学到……要警醒啊!
12日,今天打麻将。
13日,胡适之啊胡适之!你怎么能如此堕落!先前订下的学习计划你都忘了吗?
14日,今天打麻将。
与今天相比,前人的摸鱼功力也是不遑多让啊。
就连国外媒体《IN THESE TIMES》也曾刊载过一篇名为《Slacking Workers of the World Unite》(全世界摸鱼员工联合起来)的文章,其中提到:在全世界范围内,员工平均每天的摸鱼时间有1到3个小时。
以上看来,摸鱼文化可谓源远流长,且覆盖甚广。
02 我们实在太忙了
“摸鱼学”能火,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忙碌已成为人生常态。
学生的升学考,职场人的晋升,还有忙碌而繁琐的生活……
当计划老是赶不上变化,休息常常占满杂务,摸鱼就成了放空自我的一种愿望。
年轻人都在摸鱼,看上去好像有几分趣味,可实际却是:无可奈何。
因为被压得喘不过气,在高密度的空间又分身乏术。
于是掌握了开小窗闲聊、带薪拉屎、吸烟大法、尿遁神功等摸鱼套路。
就像豆瓣小组“上班摸鱼小队”那张图说的一样,透个气,不然“死”透了。
忙碌成了常态,可这就意味着正常吗?
每天在精神止痛的过程中挣扎,无暇顾及新的目标,新的爱好,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这个时候你更应该做的,是放自己一马,而不是逼自己一把。
内卷会让你在摸鱼时焦虑,结果就是一边摸鱼,一边焦虑。
可当你跳出社会期待的怪圈,正视自己的现状,才会发现这是一个无止境的内耗。
摸鱼这件事,在固有观念中,它总等于偷懒,等于不努力。
可清华大学教授彭凯平却说,
“摸鱼并不意味着不想努力,而是学生在高压下的调侃和自嘲,是释放压力的出口,这是一种反抗,一种辛酸,一种正义。”
03 人生需要一些摸鱼时刻
现在的人,都有一种无法消失的疲劳感。
在忙碌的生活中,哪怕停止了工作,下了班或者放个短假,身体和精神的疲惫也依然存在。
慢慢地,疲惫感越来越多,就什么都不想做了。
即便面对喜欢的东西,也总是三分钟热度,对探索新事物也没了热情。
有时知道什么是好的,但要提起兴趣去做,却太难了。
有社会学家说,由于无法专心做真正想做的事情,人们只能自愿地去做他们不是真的想做的事情。
对忙碌了许久的人来说,什么是真正想做的事情?
可能是与朋友久违地促膝长谈,可能是独处时跟自己的一场对话,可能是一餐愉悦而满足的饭,可能是一晚踏实而美好的梦……
在浮躁社会中找到自己,在焦虑中归于安宁,在麻木中寻觅鲜活,在混乱中不被迷失。
其实相对于想着如何摸鱼,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爱因斯坦在瑞士专利局工作,一边审查专利文件,一边摸鱼搞相对论。
刘慈欣在山西娘子关发电厂工作,一边做工程师,一边摸鱼写《三体》等科幻小说。
还有《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活着》作者余华也都有类似的摸鱼经历。
他们在看似无用的摸鱼中,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
其实很多时候,脑子里偶尔迸发出来的独特观点,往往正是在望着窗外发呆,或者公园散步时得到的。
每天给自己一点“摸鱼”时刻,做一些“无用”的事情。
人生,或许不必那么匆忙。
就像麦克斯・埃尔曼说:对待自己温柔一点,你只不过是宇宙的孩子,和植物、星辰没什么两样。
也许哪一天,无用的事情就有了大用处,就算没有,“摸鱼”本身也让我们快乐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