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龙率部队长征,行程两万,恶战不断,但官兵人数却没有蚀本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 人类历史上的最伟大的奇迹——长征开始。

参与长征的红军共有四支队伍,分别是:

中央红军(后改称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0月10日由福建的长汀等地出发,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西的吴起镇(今吴起县),行程达二万五千里;

红二十五军(后编入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1月16日由河南罗山何家冲出发,1935年9月15日到达陕西延川永坪镇,同陕甘红军会师,合编为红十五军团,行程近万里,最早到达陕北的一支红军 。

红四方面军,于1935年5月初放弃川陕苏区,由彰明、中坝、青川、平武等地出发,向岷江地区西进,1936年10月9日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一万余里;

红二、红六军团(后同红一方面军第三十二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于1935年11月19日由湖南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1936年10月22日到达会宁以东的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两万余里。

今天,我们来重点说一说贺龙领导的红二、红六军团长征。

1936年11月的一天,在陕北保安的一间窑洞里,毛泽东高兴地迎接前来与他会面的贺龙、任弼时,一见面就纵论红军长征。当谈到红二、红六军团长征情形时,毛泽东很高兴地说:“二、六军团在乌蒙山打转转,不要说敌人,连我们也被你们转晕了头,硬是转出来了嘛!出贵州,过乌江,我们一方面军是付出了大代价的。二、六军团讨了个巧,就没有吃亏。你们一万人,走过来还是一万人,没有蚀本,是个了不起的奇迹,是一个大经验,要总结,要大家学。”

原来, 1935年9月初,蒋介石调集了嫡系部队和湘鄂两省地方军一百三十多个团,“围剿”湘鄂川黔根据地。企图把长江以南唯一的一支主力红军消灭掉。为此,11月19日,贺龙、任弼时下达了突围的命令。当晚,红二、红六军团主力从刘家坪和瑞塔铺地区出发,开始战略转移。

贺龙原计划从湖北进入河南西部山区,再进入陕西,距离也就是1000多公里,相对比较容易穿插过去,也只需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跟陕北红军会师了。

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红一方面军到达了陕北以后,命令贺龙沿着中央红军的长征路线,先去雪山草地,与滞留在那一带的四方面军会合,把他们团结起来,一块儿走出草地,往北走。

所以贺龙的长征,是舍弃近路绕大圈子,路途远,而且难度比较大,因为蒋介石已经有了追击中央红军的经验和教训。但是贺龙坚决执行命令,立即虚张声势,往东进攻湖南的长沙,吸引了蒋介石的大军前来包围。然后突然冲出包围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入贵州。在贵州休整的时候,再一次吸引了蒋介石的大军前来包围。贺龙再一次声东击西,突然向西,出乎蒋介石的意料,居然沿着红一方面军走过的路线,进入云南,经宣威、沾益、马龙、寻甸到了普渡河。

早在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就多次拉拢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军长的贺龙。特别是蒋介石曾送他500万大洋,外加一个汉阳兵工厂,和武汉卫戍司令的职务,企图稳住贺龙,为己所用。而汪精卫派出亲信,大打亲情牌,拉关系,套近乎。但是贺龙义无反顾的参加了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并任总指挥,从此脱离中国国民党之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蒋介石眼见红军进入云南,于是悬赏大洋10,命令云南王龙云率领全部滇军堵击。如果依旧按照红一方面军的行军路线恐怕困难太大,难以复制。贺龙只能“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立即率领部队进攻昆明,先锋侦察部队冲进昆明市郊10公里,到处张贴诸如 “打进昆明,活捉龙云 ”的标语,其实是“虚晃一枪,回马便走”,吓得滇军主力不得不回防昆明。贺龙趁机兵分两路,一路经禄丰、楚雄、祥云到宾川;另一路经禄劝、牟定、姚安到宾川,会师以后立即向北,经鹤庆攻占了丽江,然后从石鼓镇,渡过金沙江,从此拜托了蒋介石的追击堵截。

中央红军湘江战役之后,出发时的八万余仅剩下三万余人,而到达陕北的时候只剩下八千人左右。而贺龙率领二方面军,长征出发一万七将士,到达陕北时,仍有一万三官兵,堪称奇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