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仰山证治经验
石氏伤科的手法特色
一. 石氏手法要点
石氏说:“手法是医者用双手诊断和治疗损伤的一种方法。”手法首先是用于诊断的,比摸患处以了解伤情。摸法在历代文献中都曾提及,石氏则在运用摸法的过程中还注意比,与健侧比与正常情况比。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清楚地通过手法获得诊断。以往,没有条件用x射线检查以辅助诊断,比摸是极为重要的。现在,x射线检查十分普遍,而比摸手法仍不可忽视,还是伤科医师应掌握的基本诊断方法。只有亲手比摸,才能具体了解伤情,有时还可使某些早期在x射线检查中难以明确的骨折得到临床诊断。
诊断后即要以“稳而有劲,柔而灵活”的手法施以治疗。石氏“一般常以十二字为用,即:拔,伸,捺,正,拽,搦,端,提,按,揉,摇,抖(亦作“转”)”。拔,伸,捺,正主要用于正骨。唐代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治疗骨折就是用这四种手法。拽,搦,端,提则主要用于上骱。拽是向前拉,搦是握住,《世医得效方》说“拽直”,“搦教归窠”。端为端托,提乃上提。这四种手法应用时往往两手并用,左右分工。如右手或端或提,相机而行,左手为辅,或拽或搦;或助手拽搦,医者端提,互相配合。按,揉,摇,抖多用于理筋。《伤科大成》用治伤筋说:“轻轻揉捏”,“摇动伸舒”。抖是用手抖动,也有舒筋的作用。
石氏就是这些手法还指出过两点:一是“这十二法在应用上并没有严格的界限,无论正骨,理筋,上骱,随着需要可以互相换用。”因此,不宜机械地划分这是正骨手法,那是理筋手法。二是理筋手法不独用于伤筋,“接骨前后亦须注意理筋,使之活动顺和”,“骨折接续后期,亦应以理筋为辅助手法”。这一点,石氏在临证时极为重视,目前仍有必要予以强调。
石氏还认为:“用手绑扎固定的方法,似亦可附列于手法之内”。这主要是说明其重要性决不亚于正骨复位。尤其是骨折整复后,石氏必亲手绑扎,多在损伤部位外敷药物及棉花垫衬妥后,用绑带先绑三圈,并在以后的包扎中注意使该部稍紧而得固定确实,两端则较松,能使气血流通。要求绑扎固定后的外观是匀贴的,复诊时当不松动,不变样。这样既能使患处不致再移位,又无包扎不当带来的肢体肿胀,筋脉拘挛之弊。
二. 正骨手法举例
清胡廷光说,上骱要“法使骤然人不觉,患如知也骨已拢。”其实,以往不用麻药,整复骨折更要达到这个要求。石氏正骨以拔,伸,捺,正为总则,拔伸不是一味依靠猛力,而是刚柔相济,在要点使巧力以恰到好处,如《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所说:“拔伸当相近本骨损处,不可别去一节骨上”,使发力达到最大的效能,并且在拔伸时结合推按,旋转。然后,依骨折移位加以捺正。这样,在配合默契的助手协助下,各类骨折多能在瞬息间达到比较满意的功能复位。继之,顺络理筋,绑扎固定。
以桡骨远端骨折为例,具体的手法就是:先摸清断端移位情况。患肢中立位,助手固定前臂上段;医者两手拇指在背侧,其于四指在掌侧把握骨折近端近断端处;两手边拔伸边向下滑移,刚及断端即在拔伸同时稍作旋转,同时以拇指用力为主捺正向背桡侧移位的骨折远端;两手继续边拔伸边向下滑移,及骨折远端时诊复已基本完成;随即一手握住断端,另手捏手掌,稍带拔伸而小范围掌压背伸腕关节,最后逐个牵拉手指。
这个手法虽完成于瞬息之间,但是顺序明确,兼顾了各个方面的移位。拔伸时纠正嵌插和旋转移位,捺正纠正成角移位,以背桡侧拇指用力为主就顾及了桡骨的掌倾角和尺倾角,小范围活动腕部能涉及关节面的骨折,使关节面趋于平整,逐个牵拉手指则使伸肌腱能更好的纳入桡骨远端背侧的骨沟内。
复位后仍由医者为主予敷药,衬以棉花垫后夹板绑扎,棉花垫在断端掌侧及尺骨茎突部稍厚,绑扎的着力点主要是断端。以后二到三日复诊更换敷药,其时仍握住断端,轻度活动关节以使筋络顺和。三到四周骨折基本接续,更以拇指舒理筋腱。
三、 上骱手法举要
上骱似乎是伤科医师最基础的手法。石氏上骱极注意患肢的体位,认为只有特定的体位
才能使脱出的骱复位。如肩关节前脱位复位时,要求“一二助手,捏住患者臂肘及腋窝部”牵拽,骱头下移将及骱位时,则改“手掌向上翻”的体位,即先顺势,而改旋后位牵拽,医者则搦住肱骨头下拽并端提上托。
髋关节后脱位则取府卧位,以利医者发力,在助手牵拽下推动向后上移位的股骨头,使向下纳入髋臼。
其次,在不同的脱位整复中把握重点手法。如颞颌关节脱位整复时,以拇指在口内或口外推按牙关尽处为重点。虽然许多介绍中还提到其余手指要端托下颌,其实往往难以顾及,而只要拇指用力推按,g服颞部肌紧张,使脱向前的下颌骨关节突向下、向后滑过颞骨关节结节,自然能进入下颌窝而得复位。又如小儿桡骨头脱半脱位,石氏以一手把握肘部,一手捏住患肢掌拽直患肢,重点则在使患肘充分旋转(先是伸直位旋后,不成功则旋后位屈曲,偶尔旋前位屈曲),有时在旋转的最后几度才能成功。半脱位虽有“牵拉肘”之称,而关腱的外伤暴力不是牵拉而是旋转。众所周知,半脱位实质上是关节囊嵌顿,牵拉仅有使关节囊向内吸引的趋势,只有旋转才会使关节囊前外侧挤入关节间隙嵌顿其间,所以也只有充分旋转使关节囊拉紧,同时也是桡骨头旋转,才能把嵌顿的关节囊挤出来。至于石氏一手捏手掌把握部位,也有独到之处(一般介绍均不强调这点)。部分患儿其病在腕,复位的弹响在腕,年龄稍大的幼儿也可能指出痛在腕部,但是毕竟多数幼儿难言其病所,石氏以捏手掌而施手法,则兼顾肘、腕。
再次,石氏在骱位得复后必按揉摇转以理顺筋络,在复诊时也必施以适当的按揉摇转,以使早日康复。脱位实质上是严重的伤筋,复位只是治疗开始,尚须使损伤的筋络恢复其原,适度的手法能疏筋通气血,并减少关节周围的粘连。只有这样,才能使之尽快得痊。
四、 关于伤筋与理筋手法
伤筋是临证最为常见的病症。石氏把它分为三类,包括手法在内的治疗各有不同,一称为不显著的伤筋,指劳倦又兼寒湿外袭而成,外象并无青紫肿胀,但觉酸痛麻木,治疗以药物为主,手法按摩仅辅佐,亦或辅以针炙。二是不甚显著的伤筋,系扭蹩或支撑伤及腕肘膝踝等处,外无显著青紫,但旋转失常,治疗以理正筋位的手法,并辅以药物。三是外形有显著改变的伤筋,由较明显的外伤如支撑等造成,筋络离位而突出,“部位多见于膝前或肘后”,该部“有粗筋隆起屈伸不利”,治疗必须先用按捺屈伸的手法将隆起的粗筋纳入筋位,使隆起平复即能恢复屈伸活动,每辅以药物。石氏认为,第三类伤筋施以手法是绝对必要的,手法之前“必须注意这与骨折是绝对不同的”,要注意鉴别。法之所施,以肘后伤筋为例,一手按压鹰嘴后上两侧隆起粗筋,一手将患者处于半屈半伸而又难以屈伸的上肢急骤伸直,而后充分屈曲,或屈曲后充分伸直,手法也要“骤然人不觉”,否则因患者会有强烈的酸楚感而予以抵抗以致难得屈伸。手法以后症状即基本消失,不作手法则极难在较短时间内痊愈。
以上概要介绍了石氏手法。石氏的手法是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如颞颌关脱位口外复位,髋关节后脱位俯卧复位都是改变后的方法。另外,石氏还认,“伤科手法的临床运用,各家所施,虽有不同,但殊途同归,其理一致。”即大的原则上各家各派是一致的,但细节上各有特长。这正是后学者所要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