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说《论语》

写在前面的话

孔子的思想和智慧保留在其弟子辑纂的《论语》之中,自汉代至今,对《论语》的研究可谓名家辈出、精彩纷呈,原典疏证和经典解读类著作不断涌现,但经过二千多年的世事沧桑,朝代更迭,以及语言文字的流变,传世文字中的一些含义已经面目全非,部分章节的解读更是歧意纷纭,这对了解孔子原初之意增加了不少困难。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及,为人们理解其“微言大义”提供了更多的方便,相关书籍、讲座、读书会的图像、音、视频文件材料已经变得唾手可得。近年来我换个角度来读《论语》,借助传统小学训诂对语言和文字音形义进行考察,借助当今考古学的新发现,体悟春秋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社会制度,以此来帮助自己理解圣人之道,好在“圣人之道”是“时圣之道”,是“学行合一之道”,“圣人”原本就是通过“言说”和“践行”的方法让人们把握的。由于视角的不同,得到了一些意料不到的收获,我想这条途径也许可以寻找到其中未经修饰的圣人原初思想的“素真”。

素者,本也,是指没有光鲜,没有灿烂的那种自然的原初的安详。《列子·天瑞》中说:“昔者圣人因阴阳以统天地。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黄帝内经》中的《素问》之名也许来源于此。孔子是一位“代王者立法,有王者之道,而无王者之位”的“素王”。因此我将学习《论语》的心得,冠以“素说”之名。

我最初接触《论语》是在蒙沌未开的童年,那时,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已经开始,识字不多的外祖父,教训我们的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说:“学习是你们自己的事,是一件不需要别人说的事”,在外祖父口中,已经将“说”念成说话的“说”了。后来我们知道“说”字不是说话的“说”,而是“喜悦”的“悦”。时间在不经意中过去了五十多年,外祖父的解释应该不是他自己本人的异想天开,应该是有所来历的,只是我们现在已经无从知晓罢了。细细想来在这话中确实有“言说、说教、诵读”的含义。

《素说<论语>》仅仅是一次尝试,我想通过一年多的时间,采用《每日一章》的方法,对《论语》四百余章进行“素说”。虽然我尽量通过在总结前人解读的基础之上,力求“择善而从之,择其不善而改之”,但是我的学行结合和实践之道,能否通向“圣人之道”,也许有我个人臆测部分,恳请前辈老师们教正。

(0)

相关推荐

  • 论语:若圣与仁,则吾岂敢(7-34)

    孔子曾谈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此处又谈到"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孔子发自肺腑地说,自己会不厌其烦地向着圣与仁的方向努力,同时也会不知疲倦地教诲别人. 子曰: ...

  • 【第108期】音频学《论语·公冶长篇第17章》孔子因何以“久而敬之”称颂晏平仲的交友之道?

    音频学<论语·公冶长篇第17章>孔子因何以"久而敬之"称颂晏平仲的交友之道? 5·17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晏平仲:姓晏,名婴, ...

  • 论语:文莫吾犹人也(7-33)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孔子始终秉承谦虚的美德,在君子之道上不懈追求,最终得以达成圣人境界.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注释] 文:指诗.书.礼.乐 ...

  • 论语: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7-5)

    周公是中国古代"圣人"之一,孔子努力继承自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以来的道统,肩负起传承弘扬中国古代文化的重任.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quo ...

  • 【第135期】音频学《论语·雍也篇第16章》孔子因何感叹世人“行不由道”?

    音频学<论语·雍也篇第16章>孔子因何感叹世人"行不由道"? 6·16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户:门户,此处指房门.斯:指示代词 ...

  • 【第153期】音频学《论语·述而篇第5章》孔子慨叹自己“不复梦见周公”是何意?

    音频学<论语·述而篇第5章>孔子慨叹自己"不复梦见周公"是何意? 7·5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 ...

  • 何待三思而后行——《论语》悟读【108】

    言行举止须有度,何待三思而后行. <论语>第五篇第十九章: [原文]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译文] 季文子办事,要反复考虑多次后才行动.孔子 ...

  • 素说论语:学而篇(01)

    学而第一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试译]孔老师说:"学了,然后能在合适的时候去重复实习把握它,不也 ...

  • 素说论语:学而篇(02)

    学而第一 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试译]有老师说:"一个人 ...

  • 素说论语:学而篇(03)

    学而第一 1.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试译]孔老师说:"说着迎合别人心意的话,装出讨人欢喜的神色,这种人的仁德仅仅是外表装装样子的,而内心的仁德是很少的.& ...

  • 素说论语:学而篇(04)

    学而第一 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试译]曾老师说:"我每天多次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反省.一是替人家谋事有没有尽自己 ...

  • 素说论语:学而篇(05)

    学而第一 1.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试译]孔老师说:"领导一个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谨慎认真地处理政事,信实无欺,取信于民.要节 ...

  • 素说论语:学而篇(06)

    学而第一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试译]孔老师说:"年轻人在家要孝敬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兄长,善待朋友.言语 ...

  • 素说论语:学而篇(08)

    学而第一 1.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试译]孔老师说:"作为一个君子如果不自重自强,没有一颗修仁德诚信之心,则不会战 ...

  • 素说论语:学而篇(09)

    学而第一 1.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试译]曾老师说:"以一颗修仁德的诚实之心,细致小心谨慎地观察事情已向我们显现的结果,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临薄冰地辨识求索,预测事情的发展 ...

  • 素说论语:学而篇(10)

    学而第一 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试译 ...

  • 素说论语:学而篇(11)

    学而第一 1.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试译]孔老师说:"父亲在世时,我们要看其子的志向,父亲去世了,我们要察看其子亲事的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