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背:伤寒30条,金匮45条,温病11条
一、《伤寒论》: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
2、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 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7)
3、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12)
4、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13)
5、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16)
6、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26)
7、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35)
8、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91)
9、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96)
10、伤寒中风,有柴胡汤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101)
11、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149)
12、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168)
13、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177)
14、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180)
15、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182)
16、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又作枯,一云向经。讝语遗尿。发汗则讝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219)
17、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252)
18、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253)
19、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254)
20、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255)
21、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263)
22、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273)
23、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281)
24、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303)
25、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323)
26、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326)
27、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337)
28、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338)
29、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350)
30、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396)
二、《金匮要略方论》: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1、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一)
痉湿谒病脉证治第二
2、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已黄芪汤主之。(二十二)
3、太阳中热者,暍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二十六)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
4、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黄汤主之。(五)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5、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二)
6、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八)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7、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二)
8、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三)
9、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十五)
10、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十七)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11、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六)
12、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皂荚丸主之。(七)
13、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十)
14、肺痈,喘不得卧,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十一)
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
15、师曰: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一)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16、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三)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17、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二)
18、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三)
19、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十二)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20、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十五)
21、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十六)
22、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十七)
23、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二十二)
24、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二十三)
25、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二十五)
26、支饮不得息,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二十七)
27、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三十五)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28、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三)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29、夫水病人,目下有卧蚕,面目鲜泽,脉伏,其人消渴。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脉沉绝者,有水,可下之。(十一)
30、师曰: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十八)
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31、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茵陈蒿汤主之。(十三)
32、酒黄疸,心中懊憹或热痛,栀子大黄汤主之。(十五)
33、诸黄,腹痛而呕者,宜柴胡汤。 (二十一)
34、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二十二)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第十六
35、病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十)
36、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十五)
37、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十六)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38、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十)
39、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十二)
40、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十五)
41、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 (十六)
42、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四十二)
43、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四十三)
妇人杂病
44、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五)
45、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六)
三、《温热论》:
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
3、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4、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5、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也。亦须用下法,不可以气血之分,就不可下也。但伤寒邪热在里,劫烁津液,下之宜猛;此多湿邪内搏,下之宜轻。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粪燥为无湿矣。
6、不尔,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11、再人之体,脘在腹上,其地位处于中,按之痛,或自痛,或痞胀,当用苦泄,以其入腹近也。必验之于舌:或黄或浊,可与小陷胸汤或泻心汤,随证治之;或白不燥,或黄白相兼,或灰白不渴,慎不可乱投苦泄。其中有外邪未解,里先结者,或邪郁未伸,或素属中冷者,虽有脘中痞闷,宜从开泄,宣通气滞,以达归于肺,如近俗之杏、蔻、橘、桔等,是轻苦微辛,具流动之品可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