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上海老洋房,聆听久远的故事(3)

A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

繁华的旧上海

造就了众多风格各异的洋房

记忆

时间

爱情

亲情

友情

感知

人生

人生

艺术

时代

生活

这些旧洋房有着神秘的出身,

直到今天还留有上海三十年代的味道,

在这样的洋房里开餐馆,

调子是摩登、优雅的,

食客在用心享用美食的过程中,

似乎也吞出着历史的沉沉香气。

上海的老洋房是上海最经典的住宅,每一幢都承载着一个当年上海滩的传奇故事。

从今天起苏杭爷为大家讲述100幢属于哪个年代的上海老洋房名人旧居的故事,并配有沪语视频。由于视频的限制,每次只能上传十段,因此每次展示十幢老房子。视频以抖音里的“上海宝爷”为主,一并感谢。

别错过

上海100幢老洋房久远的故事(1)

上海100幢老洋房久远的故事(2)

武康路

英国剧作家萧伯纳去武康路散步后说:'走进这里,不会写诗的人想写诗,不会画画的人想画画,不会唱歌的人想唱歌'。这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武康路。武康路一条海派文化展示街。这里有典雅的英国乡村式别墅,有法国文艺复兴样式的建筑,有细节雕饰的西班牙式洋房,有沪上至今少见的地中海式建筑,这些历史建筑群充分展示了上海独特的海派文化。

莫觞清别墅

- 武康路2号 -

该建筑为砖混结构假三层,红瓦四坡屋顶,有棚屋形老虎窗,南立面三开间,左右对称,南立面中部阳台为半圆形平面,其下部布置两根塔司干柱式,对应形成半圆形敞廊,上面半圆顶出挑。白色拉毛墙面,设有混凝土壁柱等装饰,同样是简化的古典式装饰,层间水平线脚拉通,开窗接近柱间。北立面主入口为叠涩的圆拱券形,石雕门饰向内层层收缩。整体风格朴素大方,构件装饰等有几何形倾向。

莫觞清为上海缫丝业最大的资本家之一。还兼任美商蓝乐璧洋行买办。1917年,同汪辅卿及美国人蓝乐璧合资开设美亚织绸厂,2年后停办。1920年春,与天生锦绸庄合作,再度开设美亚织绸厂,聘请从美国留学回国的蔡声白任经理。晚年辞蓝乐璧洋行买办职务,过寓公生活。

莫觞清画像(齐亚明画)

这幢房子最早的主人就是莫觞清的住宅,号称上海滩“丝业大王”。20世纪50年代上海市委书记柯庆施曾在此居住,后作为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办公室。

美亚织绸厂展览会请张学良题词

正广和老屋

- 武康路99号 -

在电影《色戒》的结尾,王佳芝放走了易先生之后,故作没事般随手叫了一辆黄包车说:“到福开森路去!”。这里福开森路就是如今的武康路。当时的福开森路正是“法租界”内的高档住宅区。而王佳芝和易先生幽会的场所就是武康路99号——最初的主人曾是英商正广和汽水公司大班的住宅。

1864年,即清朝同治三年,有一个名叫乔治·史密斯的英商踌躇满志来到上海,在当时的英租界内 (现在的福州路44号)创办了 “广和洋行”,主要经营洋酒和啤酒业务,多种洋酒的半成品在上海兑水、装瓶,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力和广阔市场,获取利润。

“正广和”从租界洋行起家,到曾经的业界魁首,颇多原因。汇丰银行对其扩张给予资金周转上极大便利。当时最先进进口饮料生产设备则保证其产品“滴滴蒸馏”、“口味纯正”。洋老板为获取高额利润,绞尽脑汁做宣传,不仅在各大报刊登大幅广告,还让那安有漂亮锯齿形布蓬的马车穿越整座城市,开上海滩马车送饮料先河,及至首创汽车送货上门。其广告用语为 “正广和多种汽水,滴滴蒸馏而来,菌类完全绝迹,于解渴怡神之外,有安全卫生功”。“无论何时地如欲饮汽水,请呼(正广和),并认明商标”。从此,在上海人的心目中,“正广和”=汽水,汽水=“正广和”,“正广和”三字成为汽水的代名词。

黄兴公馆

- 武康路393号 -

黄公馆建筑实分为南幢和北幢两个部分:早期部分是南幢,建于1912年,新古典主义建筑样式。后续部分北幢,建于1933年,装饰艺术派风格,寓所是在今日沿街大楼的南面,是一幢英国乡村式花园洋房。黄兴故宅,孙中山也数次往日的地区,尊称黄国际公馆。

黄兴1893年入长沙城南书院,22岁时考中秀才,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毕业于武汉两湖书院,次年春被湖广总督张之洞选派去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师范科学习。他喜好军事,课余曾请日本军官讲授军事课程,每天清晨必练习骑马、射击,为日后领导武装起义准备了条件。戎马一生的黄兴,和孙中山相互开创了亚洲地区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和孙中山一起被中国人并称之为明国“开国功臣二杰”。
荣漱仁旧居有新华路上的“罗马花园”美誉,南面的花园原有暖房、亭子、假山等,现已不存,仅有弧形围墙墙顶盖红色圆筒瓦,墙面贴泰山砖,这幢建筑设施讲究、造型美观,花园宽敞。

20世紀初期,黃興(坐者)、長女黃振華(後排中)、長子黃一歐夫妻在美國的合影。

叶恭绰府邸

- 武康路395号 -

这座始建于1926年的花园住宅,曾先后为北平研究院镭学所、药学所、世界社旧址,1982年,上影演员剧团搬迁至此。这座宅里的故事,也许都足够记录成册,只是人们不知道罢了。关于这幢房子的人文历史,有文章说这幢房子最初的主人是谁已经无法考证清楚了,只知道曾经是叶恭绰的府邸。

叶恭绰,晚清贡生,后选用训导。21岁时入京师大学堂仕学馆。1912年任北京政府交通部路政司司长,兼铁路总局局长。后历任中央银行董事、财政部长等职。1929年与朱启钤等组织成立中国营造学社,与龙榆生创办《词学季刊》。同年兼任故宫博物院理事。30年代后期在香港组织发起中国文化协进会。1942年移居上海,抗日战争胜利后由沪返穗,1948年再次移居香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回到北京,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北京中国画院院长等职。

叶恭绰旧照

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上海电影为中国电影的初创和发展建立了卓越的功勋。而1953年成立的上影演员剧团也经历了60多年风雨和光辉历程,为中国电影事业发展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在中国电影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武康大楼

- 淮海中路1842-1858号 -

武康大楼邬达克设计,是上海最早的外廊式公寓建筑。建筑外形为法国文艺复兴风格,第一、二两层处理成基座,连续半圆券廊,水泥仿石墙面;第三至七层为清水暗红砖,典雅古朴。

老房是一个载体,它承载着时代的变迁,承载着岁月的流逝,也承载着来往住客们的喜怒哀乐和生老病死,把这些加在一起,便成就了一座城市的历史。而武康大楼则更像一个恪尽职守的哨兵,默默的守护着周围和它一样历尽沧桑的老房子,守护着整座老上海的记忆。武康大楼不仅住着很多演艺界明星,还有很多普通的老住户,他们是与众不同的一群人。

武康大楼曾经还有过一个很特别的名字,叫诺曼底公寓。说到诺曼底,人们一定会联想到二战中那场有名的战役“诺曼底登陆”,那武康大楼和这诺曼底登陆到底有何渊源?其实,武康大楼与诺曼底战役无关,而是法国人习惯于用地名给建筑取名字。

孙道临、王文娟夫妇是武康大楼的住户

巴金故居

- 武康路113号 -

这是一座优秀历史建筑,是巴金先生在上海的住宅,也是千万读者心目中的文学圣地。房子为近代独立式花园住宅,门窗、门廊简洁宽大,带有早期现代派特点。

巴金原名李尧棠,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bai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巴金晚年提议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和文化大革命博物馆。

巴金和子女

故居由一座主楼和两座辅楼及花园组成,主楼为主人生活、工作和接待宾朋之所,现在按着主人生前的原貌布置,其中一楼有客厅、太阳间,二楼有书房、卧室,三楼为藏书室等。北辅楼原为车库(被主人用来藏书)和锅炉房,现改造为多媒体视听室,南辅楼原为主人储藏室,现为游客服务中心。花园四季如春,玉兰、樱花等花木多为主人当年手植,在院子的步道上曾留下巴金先生沉思的足迹。半个多世纪以来,这座小院见证了一代文学巨匠后半生的生命历程和中国文学的风风雨雨。

巴金和他的大哥李尧枚(1929年于上海)

意总领官邸

- 武康路390号 -

这是典型的地中海风格住宅,这样的地中海式建筑在上海已经濒临绝种。现上海现仅遗两处。除了武康路390号之外,另一处在高安路63号,即励家花园。

上世纪30年代,初系意大利驻沪总领事尼隆纳之邸所。该屋尝为法商永兴洋行所有,1946年,这里是私立沪新中学的高中部,56年并入南模中学。1949年后由人民政府接管。58年归上海拖拉机汽车公司,1981年5月市机电局迁至此地办公,90年3月更名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1995年9月改制为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

该处为民国时期的意大利驻沪总领事尼隆纳之邸所,也是为“领事领袖”所筑之宅。1932年5月2日,意大利驻沪总领事尼隆纳到沪履任,旋膺“领事领袖”。时租界之中,华洋杂处,民、刑讼事,常由地方政府设于界内的“会审公堂”审断;地方政府与租界当局之争执,常由谓“领事团”的组织调处。

顾将军故居

- 武康路109号 -

旧居是一幢豪华的英式乡村别墅。该宅围墙高耸,浅黄色粉刷的外墙,外有窗棂修饰。在这样一幢风格独特的小楼前,小说和现实融合了。高高的围墙,修缮得体的窗棂,浅黄色粉刷的外墙,在午后的斜阳里,神秘而略带忧伤。最让人心动的是,大门上方,绿色藤蔓缠绕着弧形支架,无声无息而又姿态尽显。

辛亥革命爆发后,顾祝同曾参加革命军。1921年冬,到桂林投奔孙中山,任粤军许崇智部军事教导队区队长。1925年参加东征后,历任国民革命军师长。1927年后,历任第九军军长、第一军军长、第十六路军总指挥、国民政府警卫军军长、国民党四大中央执委、江苏省政府主席、五省“剿匪”北路军总司令、重庆行营主任、贵州绥靖主任、省府主席、西安行营主任等职。

英国乡村别墅式住宅特征比较鲜明。山墙和外墙上有半露木构架,红砖勒脚,屋顶高大而且坡度比较陡,与西班牙式住宅相比,其用地范围和建筑面积较大,通常会带有较大庭院。

孙多森花园

- 武康路1号 -

主建筑为三层砖混结构,正立面一层底部架空,开券形门洞,有螺旋纹柱。南侧宽阔的二层露台向花园延伸出一段平缓的弧形台阶,富有浪漫色彩。露台上有连续的拱券门洞,方形窗洞和券形窗洞相间,上有红色筒瓦雨厦。黄色水泥拉毛墙面,红筒瓦四坡顶。屋前有相当宽敞的独立花园,院内数株参天的法国梧桐阴翳蔽日,使得住宅生活别有洞天。

孙多森是早期金融家和实业家,中国第一个银行条例缔造者,享有中国“面粉大王”之称,曾在1913年担任中国银行总裁、参政院参政等官职,以及开办通惠实业公司、中国实业公司、中孚银行等家族企业,的孙多森(1867—1919、其叔父是清末光绪皇帝的老师,外公是李鸿章的大哥李瀚章。),及其兄弟孙多鑫,是该花园住宅最早的主人。

他初创的中国银行是留给银行业最大遗产

该处华山路孙氏房产在解放后由孙家后代变卖,后来一部分为民宅,另一部分是永乐电影公司办公地所在。现为上海市拥军优属基金会使用。

孙多森创立中孚银行

严裕棠旧居

- 武康路212号 -

这幢建筑是我国近代民族机器制造业先驱,上海大隆机器厂创办人严裕棠的旧居。严裕棠,沪西严家宅人。19岁做学徒,1902年,严裕棠与铁匠诸小毛合伙办铁工厂取名大隆。1906年独自经营大隆。1912年,开始修配纺织机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隆机修业务兴旺,工人达300多人,资本也为开办时的20倍。1949年,严裕棠离开上海到香港转而又赴南美巴西里约热内卢发展,成为当地著名企业家。严裕棠还从事房地产的买卖,在江浙等地都置有房产。

老房子是一幢不大引人注意的花园别墅。进入大门,在花园深处矗立着一幢亮丽的英国式的乡村别墅。建筑立面朝东,屋面陡峭,铺盖红瓦,东边屋顶为壁炉烟囱。建筑外墙为白色粉墙,木构架外露,色彩对比十分鲜艳。二层楼有宽大的阳台,底层为联排落地门窗。整幢别墅显得精致典雅,在四周花木扶疏的簇拥下显得十分幽静典雅。

上海解放前夕,严家人马一分为二,严裕棠离开上海,移居香港,转而又侨居巴西发展,成为当地著名企业家。大儿子严庆祥及老五严庆禧等人留在上海,继续发展大隆机器厂。严裕棠先生六子严庆龄1948年到台湾后,在新竹创办台元纺织厂,1953年又与妻子吴舜文创办裕隆汽车制造公司,建立了台湾自主汽车工业。裕隆集团旗下有纳智捷汽车品牌。

严裕棠为抗战慷慨解囊

到了晚上,一扇扇窗户映出温婉的灯火,隐隐约约飘出轻曼的钢琴声。这就是代表老上海身份和地位象征的花园洋房。上海的“洋房生活”不但是上海市民的梦想,它也是一些生活在上海的老外们的梦想。

壹玖叁伍

排版 / 喜喜

图片 / 网络

文 / 苏杭编写

(未完待续)

来源:“苏杭日记”公众号

(0)

相关推荐

  • 建筑会“说话”:上海这些掩映在梧桐树后的老房子,每个都有自己的故事

    (本文由朱志荣口述.潘新华整理) 每座城市都有它独特的气质与风韵,而建筑作为城市的缩影,堪称城市文化最直观的载体. 上海的宁波路上,矗立着一栋网红"纸片楼",它位于石潭弄的最南端, ...

  • 上海永不拓宽的64条马路 你逛过几条?(二)

    接10月16日: 16.高安路(淮海中路-建国西路) 全长约一公里,道路两旁围绕着梧桐树,老建筑风格挺多的,不过基本都是偏现代风格一点的,而且这里的花园住宅曾经的主人都是蛮有名的. 17.香山路 香山 ...

  • 探访上海老洋房,聆听久远的故事(8)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A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 繁华的旧上海 造就了众多 ...

  • 探访上海老洋房,聆听久远的故事(7)

    最美古屋 MOST BEAUTIFUL OLD BUILDINGS 人生最好的旅行 莫过于在一个陌生的地方 发现一种久违的感动 上海作为中国最早开埠的城市之一,也是英.法.美.日等列强的纷争之地.他们 ...

  • 探访上海老洋房,聆听久远的故事(4)

    A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 繁华的旧上海 造就了众多风格各异的洋房 记忆 时间 爱情 亲情 友情 感知 人生 人生 艺术 时代 生活 这些旧洋房有着神秘的出身, 直到 ...

  • 探访上海老洋房,聆听久远的故事(10)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最美古屋 MOST BEAUTIFUL OLD BUILDINGS 人生最好的旅行 莫 ...

  • 探访上海老洋房,聆听久远的故事(2)

    A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 繁华的旧上海 造就了众多风格各异的洋房 记忆 时间 爱情 亲情 友情 感知 人生 人生 艺术 时代 生活 这些旧洋房有着神秘的出身, 直到 ...

  • 探访上海老洋房,聆听久远的故事(1)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A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 繁华的旧上海 造就了众多 ...

  • 《安家》“霸占上海老洋房”现实故事:你永远喂不饱一只白眼狼

    作者:洞见·涵露微微 恩不可过,过施则不继,不继则怨生.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洞见主播林静朗读音频 01 热播剧<安家>以房产中介的视角,呈现了温暖感动,但最多的,却是市井人心的自私. 龚 ...

  • 上海老洋房的故事

    向外看一看 在上海的西南角,徐汇区和卢湾区的交界处,几条幽静的马路边上一幢幢房子红瓦粉墙,尖尖的屋顶,椭圆形的钢窗:透过花园的栅栏,你可以看到大片浓绿的植物,几棵参天大树从栅栏顶上探出头来.到了晚上, ...

  • 对标上海与巴塞,那些迷人的老洋房背后的精彩故事

    如果您去上海或者巴塞罗那一日游 或者某个时间长期住在魔都或者巴塞罗纳那 想体验城市最地道的风情 十有八九会给你推荐老洋房 #武康大楼# 这栋建于1924年独具设计感的老洋房,不光对上海人意义非凡,同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