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声迴荡已千年一一寒山寺

LAM03-07阅读 1148

《枫桥夜泊》 唐 . 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千年前一个霜露满天的秋夜,点点渔火明灭于姑苏城外枫桥附近远山近水间,湖北诗人张继赴京赶考,落第而归,满腹惆怅,乘一叶扁舟,沿运河南下,姑苏的绮丽繁华,未曾消解落魄羁旅之愁。泊舟城外的枫桥,月落鸦鸣,寒霜暗凝、渔火点点,水乡秋夜的幽静清冷,让他更感孤寂清寥……忽然,寒山寺夜半钟声撞响,悠扬缥缈的钟声撞进诗人的心田。由此,在这枫桥河畔,诞生了一曲意境清远的千古绝唱!《枫桥夜泊》从此名扬中外……

寒山寺位于苏州阊门西七里之枫桥镇,建于六朝时期的梁代天监年间,原名妙利普明塔院,因为建在枫桥傍,因此又称枫桥寺。唐朝贞观年间,寒山,拾得自小要好,同在寺庙出家为僧,二人潜心修行,都成正果。寺内年老的主持想从二人中选得一人为衣钵传人,但是左右为难。拾得谦让,乘一叶木舟漂洋过海去了日本,在日本修建了拾得寺,寒山则做了寺里的住持。此后,妙利普明塔院更名为寒山寺,寺内烟火渐旺,成为吴中名刹。

在一千四百多年的漫漫历史烟云中,这座被风雨冲刷千年的江南名刹寒山寺,也曾香火鼎盛、香客盈门;也曾迭遭火灾,屡经兴废,不断上演着荣华与衰败的悲喜剧。

寒山寺正殿,大雄宝殿让人停步不前的是赵朴初撰写的一幅楹联:“千余年佛土庄严,姑苏城外寒山寺;百八杵人心警悟,阎浮夜半海潮音。”释迦牟尼的金身佛像俯视芸芸众生,大殿内人流摩肩接踵,却不闻喧哗,人人肃穆庄严。善男信女虔诚地跪拜在地,青烟袅袅,梵香淡淡,钟磬悠悠,俗世红尘仿佛已在千里之外。

立于殿内,望塑像中手执荷枝的寒山,捧净瓶的拾得,看二人神态安详悠然,陡然想起了寒山拾得两人当年颇具智慧的问答——寒山问拾得:世间有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敬他,不要理他,过十年后,你且看他!

出殿,阳光明亮,似乎一下子洞穿内心。人生天地间,不可能事事纳为己有,有舍方能有得。不能处处顺心顺意,泰然处之方能荣辱不惊。红尘滚滚,物欲汹汹,攥紧手心留下的不如轻轻放开拥有的多。

寒山寺的碑廊里嵌立着宋明以来历代名人唐寅、文征明、康有为等诗词碑刻多块,其中最著名,也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唐张继的《枫桥夜泊》诗碑。清末光绪三十二年,著名书法家俞樾手书了第三块《枫桥夜泊》石碑。

俞樾是清末名士、经学大师,章太炎、吴昌硕、日本的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写这块碑时,俞樾已经是85岁的高龄。但他接到邀请后,十分热情,其书法笔意浑圆、章法稳重、挥洒淋漓,一气呵成,为人所重。

晚清重臣李鴻章书《枫桥夜泊》碑,笔力纵横遒劲。

枫桥实在是一座再普通不过的桥,枫桥下的流水,也是一条小小的河,站在它的身边,实在难以想象,它能载得动那千年渔火与鐘声?

倚在桥栏上,脚下是千百年长流不息的运河水。物换星移,数度春秋,这里的香火鼎盛了一世又一世。人们来这里,不独独是欣赏景色,还是来寻得一种心灵的宁静,寻得一种精神的皈依,得到一些人生的况味。是不是红尘太喧嚣,人的内心太浮躁,需要在这些地方沉一沉,需要停下匆忙的脚步,等一等灵魂?

如果没有张继那首《夜泊枫桥》,谁也不会在意这座桥、这座寺。寒山寺或许早已销声匿迹,枫桥也不会有谁在意它坐落何处。张继在唐代诗人中算不得大家,也不是名家,如果不是这首诗的口口相传,或许我们早就不记得曾经有这样一位落榜的诗人。然而上苍垂顾落魄人,给了他这样一个历史机遇,仅仅一首《枫桥夜泊》,就使他名留千古,而枫桥、寒山寺也拜其所赐,名扬四海,成为今天远近驰名的游览胜地。

1920年10月,著名诗人郁达夫,走过苏州,留下了一首诗《过苏州》:儿时梦想寒山寺,月落乌啼夜半钟。今日姑苏城外过,远鸣刁斗近传烽。其时,郁达夫还留下了关于寒山寺与枫桥的文字,“寒山寺据阊门有七里许,夹河桑林匝翠,一望无际。林外有石道,平坦可步。行进得一石桥,横跨两岸,即枫桥也,桥畔有人家数百户,是曰枫桥镇,寺在镇后,约三进,其间虽略具楼阁,然绝无花木草石之胜。有一楼,架一巨钟,盖应张继诗'夜半钟声到客船’句而特设者。殿外廊间,有石碑二,一破裂,一完好,皆尽《枫桥夜泊》诗,字大如碗口,皆行书,极翩翩有致。据僧云,旧碑系张继自书,新碑则拓而复勒者。然张继吟诗,何曾题壁,伪托可知。”

从郁达夫的诗文中可知,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寒山寺不过一个小小的寺院,且已在风雨中破败,徒具其名了。哪里有今天这般的气势与辉煌,哪里有今天的游人如织?在漫长的历史风雨里,寺庙或许也是时代兴衰的标志。

一个落魄诗人,在一个月落乌啼的夜晚,因为刹那间的感触,使得一座普通的江南小桥有了诗意的美,让一座几经兴衰的小庙,披上了历史文化的色泽。从此,枫桥与寒山寺,成为一个整体,成为永恒的感动,世界各地的人们不辞跋涉之苦,漂洋过海而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文学史上的奇迹。寒山寺夜半那悠扬的钟声,穿过历史的回音壁,激荡在人们的心间。

“登陟寒山道,寒山路不穷。溪长石磊磊,涧阔草濛濛。谁能超世累,共坐白云中。”这是寒山留下的数百首诗中的一首。“谁能超世累“?俗世红尘绊住了多少人的脚步啊。

钟楼为六角形重檐亭阁,造型轻盈,轮廓优美。本身就像一首轻盈隽永的绝句,蓝天作衬,檐角高翘,仿佛随时会振羽而飞。寒山寺的钟声,悠扬清远,洪亮浑厚,半夜撞之,声闻数里,可传遍整个姑苏城。

江枫渔火、月落鳥啼,依旧寒山古寺,鐘声夜半;姑苏城外、胜地重来,如今春风杨柳,灯火瓓珊。

豋上寒山寺南面的枫江楼。临窗眺望,平林漠漠,江南秀色,尽收眼底。远处,太平山、灵岩山青黛如螺,绵亘似屏。近处,运河像是一条白练,蜿蜒飘落。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江南水乡景色堪比画图。……

“ 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者不成著。”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现在留存的名胜古迹,有多少不是因为名人、诗人的名诗名句而留芳千古的呢?王勃邂逅了滕王阁,于是有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惊艳;崔颢邂逅了黄鹤楼,于是有了“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动人;李白邂逅了扬州,于是有了“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流传千古。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使岳阳楼斐声海内外。苏东坡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使杭州西湖名扬天下……

依旧枫桥野渡,客欲何往?俨然夜半锺声,转侧难眠。行色匆匆的社会奔逐,已使人们难以拥有小桥流水的心情,现代工业文明的发达,再也写不出那“夕阳西下”的深沉诗句,优美而深邃的古诗便成为我们心中永远的绝唱,古诗词所营造的优美意境就成为人们心中永恒追求的精神家园。于浮躁和繁华中享受一分宁静和清幽便成了人们回归大自然的动力和奢望。

江边尚说寒山寺,城外犹听半夜钟。溪水自流人自老,渔歌长伴月明中。朋友:如果有一天你感到累了、疲倦了,不妨去看看寒山寺,去听一听那寒山寺的钟声吧!在那渺远的钟声里,你许也会如张继般,得到心灵的安慰。

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苍凉、悠远,这钟声遥遥袅袅,入了耳,更入了心,就这样响着,响着,响彻了千年,犹自未绝......“七年未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陆游《宿枫桥》)”“西风只在寒山寺,长风钟声搅客眠。(顾瑛《泊阊门》)”总有些东西,会在文字里,在吟哦里,在一代代人们的口耳相传里,在人们的记忆里、心灵里,一直一直永存下去。

再游寒山寺杨柳青青细雨浓,千里飞越觅仙踪。十年旧约江南梦,再听寒山半夜钟。更新于 03-1366朵花

投诉阅读 1148

(0)

相关推荐

  • 夜游寒山寺: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夜半钟

    文:大土豆 编辑:Mr.Friday 图片:Mr.Friday\网路 星期五言:苏州是一个去多少次都会有惊喜发现的古城.平江路上的古朴与淡雅,山塘街的繁荣与热闹,苏州园林的静幽与诗意,都让人流连忘返. ...

  • 姑苏城外寒山寺,不见寒山子!

    文字仅关联读书时的感悟和行走中的思考. 只需真正喜欢读书和行走的人关注. 夕照下的寒山寺大门外影壁.图片:开哥随手拍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张继& ...

  • 千家诗(八十一)——枫桥夜泊

    枫桥夜泊 张  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大家好,我们继续来一起欣赏千家诗的七言绝句部分.今天,咱们要来品鉴的是一首来自于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 ...

  • 自古以来最奇怪的寺庙是哪座?

    /有奖读书,可从公众号菜单进入/ 我们都知道,僧人的生活是"青灯黄卷,暮鼓晨钟".其中的"暮鼓晨钟"说的是:寺庙之中,傍晚的时候敲鼓,清晨的时候撞钟.关于这个习 ...

  • “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是什么意思看这几个故事就知道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句话"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普通人在神仙住的洞中呆上了七日,但实际上人世间却过了千年.这其实就是道教中对于长生的概念,或者说是一种表现出 ...

  • [魅力中国]千年古刹寒山寺

    很多不了解寒山寺的游客以为"寒山寺"在山上,其实"寒山寺"没有山,它位于苏州城西十里的枫桥镇,创建于梁代天监年间,初名"妙利普明寺院".相传 ...

  • 城记 | 西湖种茶已千年

    每到初春,龙井新茶上市,带着梅家坞山野灵动的气息和西湖蕴藉的人文艳迹.取一枚极透亮的水晶杯,要那种最简洁朴素的细长杯型,轻轻注入刚刚浮起蟹眼的水,八分满.撮几芽浅碧,缓缓撒在水面,看茶儿在水中慢慢地舒 ...

  • 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仙界和凡间真的有时空隧道吗?

    道缘天下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普及中华传统知识 公众号 壹 最近几年,以穿越为题材的网络小说及电影深受人们的欢迎,剧中主角意外穿越到另一个时空中,在里面大展拳脚,创造了平行时空的历史.在我国民间有&qu ...

  • 【北梦南缘】第十期,美女诗人琼花冬韵七绝一组:清风荡起千帆趣, 乐在云前梦意萦

    北梦南缘文学社编制: 社    长:耕闲客 副社长:燕子 雅韵豪情 沐风 雪之英 秘书长:燕子 主    编:雪之英 管理员:与时俱进 浅唱 听雨 清香绕梦 作    者:琼花冬韵 审    核:耕闲 ...

  • 神都洛阳下清宫,老子栓牛已千年

    作者:弯弯青柯 2020年11月1日(星期日),弯弯青柯走进下清宫. 洛阳下清宫,亦名青牛观.下清宫位于洛阳市老城区北邙山上清宫森林公园下岭.翠云峰南麓,正是洛阳八景中"邙山晚眺" ...

  • “超等第一名”刘已千科举考卷小楷书书法欣赏

    见识一下"超等第一名"科考考卷,绝美小楷不敢小看馆阁体 (2021-05-31 18:51:23) 转载▼标签: 书法书法碑贴书法技巧图片文化分类: 清代书法 爱好书法的朋友都知道 ...

  • 秀 山 灵 气 聚 千 峰一一历史名人与秀山的翰墨情缘

    秀 山 灵 气 聚 千 峰一一历史名人与秀山的翰墨情缘 漱春轩主 2018-12-14 阅读 1534 关注 通海秀山在汉代称为青山,唐南诏时置通海郡,于此设通海都督. 大理国建国后,段思平改通海郡为 ...

  • 圣僧化现世间,境界不可思议!真是山中只一日,世上已千年

    知是空华 · 即无轮转 来源:节选自 虚云老和尚云居山方便开示 四月二十七日开示 有一件事要嘱咐各位的,近日各处来信问本寺是否传戒.大家知道的,我在这里是住茅蓬,各位有缘,所以共住在一块.现在要响应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