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成瘾者》| 良舟工作室解读

关于作者

马克·刘易斯博士,加拿大著名发展心理学家、神经科学家,多伦多大学荣誉教授、奈梅亨大学教授,师承新皮亚杰学派代表人物罗比·凯斯。至今已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同时是发展心理学专业刊物的编辑。著作有《情绪、发展和自我组织》《欲望的生物学机制》等。

关于本书

马克·刘易斯曾经是一个资深瘾君子。在青少年时代,他尝遍了几十种不同的毒品,使得自己的健康和生活全面崩溃。后来,他艰难地摆脱了毒品,重建人生,成为一名心理学家和脑科学家。在本书中,他以优美、深刻的文笔,讲述了自己吸毒和戒毒的亲身经历,在描述主观感受的同时,对毒瘾的生理心理机制加以科学分析,帮助人们认识和利用成瘾的原理,自主和积极地生活。

核心内容

成瘾是复杂的生理和心理过程不断演化的结果。人们尝试毒品等成瘾物质,最初通常是为了满足某些心理需求;一旦染上毒瘾,人的大脑就会在生理上被化学物质改造,使得毒瘾很难戒掉,而从本质上来说,一切成瘾都是通过学习改变生理的过程;通过化学物质激励人的行为,是人类在漫长进化中形成的根本特征,这一特征如果运用得当,对个人的生活和成长也可以非常有益。正确对待成瘾现象,就要求我们要看清它并善用它。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本期为你解读的是《疯狂成瘾者》,副标题叫做“TED脑科学家的戒瘾成功之路”。

这是一本关于脑科学的科普图书,同时也是一本有关毒品的小百科。本书作者叫做马克·刘易斯,是一位加拿大的心理学家、神经科学家。不过,我要是说出他的另一个身份,你一定会大吃一惊,想知道答案的话,就请听我慢慢讲来。

这本书的中文版大约有300页,我会用大约28分钟的时间来为你讲述书中的精髓:成瘾的心理根源和生理机制有哪些?成瘾现象揭示了人类怎样的固有缺陷?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个事实?

话说1979年夏天,在加拿大的桑德贝市,好几家医院闹起了贼。工作人员经常发现门锁被人撬过,柜子和抽屉被翻个底朝天。这贼不偷别的,专偷杜冷丁、吗啡、安非他命之类的处方麻醉剂。显然,这是一个恬不知耻的瘾君子。大家果断报警。

一天夜里,警察在巡逻时,发现一个黑影正鬼鬼祟祟地从一家药房的窗户翻出来,他们迅速出动,抓住了这个贼。经过一番审讯,警察发现这家伙不是什么流氓混混,而是一个前途大好的有为青年。他是温莎大学心理系的研究生,因为成绩优异,导师推荐他来桑德贝市的一家医院实习。答案来了,他就是本书的作者马克·刘易斯。作为脑科学家的刘易斯,曾经有一个令人躲得远远的身份——资深瘾君子。

如果我们把长年抽烟的人叫“老烟枪”的话,那本书的作者刘易斯应该叫“老毒物”了。他从15岁时就开始吸毒,尝遍了大麻、摇头丸和各种致幻剂。后来,还在马来西亚的丛林里吸过一氧化二氮,在老挝直接从制毒厂买过海洛因,还是印度加尔各答鸦片烟馆的常客。在读心理学专业期间,他整天从实验室偷麻醉药品,最后发展到破门盗窃。

终于,在这一天,全世界都知道了他不光彩的秘密,他被定罪判刑,还上了报纸。温莎大学开除了他,朋友爱人离开了他,所有体面的工作岗位都拒绝了他。可以说,他的人生悲剧在这一天达到了高潮。

当然,戏剧的高潮通常并不是结局,在之后的两三年里,他艰难地摆脱了毒品,重新申请了研究生,最终成了一名心理学和神经科学教授,后来还成为著名的学者。回首往事,他觉得必须把他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说出来,配合科学分析,帮助更多的人认识毒瘾,和广义上各种成瘾的原理,从根本上促进更多戒瘾方法的产生。

以上就是这本书的由来,而我们今天的分享,将围绕三个主题展开:第一个主题,不妨叫作“引狼入室”,我们将结合作者的经历,分析吸毒的心理根源大概有哪些;第二个主题,叫作“请神容易送神难”,揭示毒品通过怎样的生理化学机制改变人的大脑,使得毒瘾很难戒掉;第三个主题,叫作“魔鬼的契约”,意思是,成瘾是人类的固有缺陷,好比我们天生就和魔鬼签订了契约,那么,该如何面对这个事实?

第一部分

先看引狼入室,吸毒的心理根源有哪些?从作者的经历和感受来看,大概有三种,分别是逃避恐惧、寻求归属和探索自我。

我们一般都觉得人类是个情感丰富的物种,实际上,最强烈、最原始的情绪只有那么几种,比如说恐惧,在它的驱使下,人会做出难以理喻的事情。本书作者开始吸毒、滥用药物,就是出于恐惧。

作者在读高中的时候,他的父母打算两年内从加拿大搬到美国,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他原本以为这至少是两年之后的事,但突然有一天,父母要让他立刻转学到美国去上学,以尽早适应在美国的生活。

哪怕是成年人,在面对生活环境的重大改变时,也会感到不安,而对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来说,这种不安甚至会演变成恐惧。作者写道:“想到要离开家,我的脑子被某种可怕的迷失感占据了。此外还有一种无形而又强烈的恐惧感。父母是不是不想要我了?我做错了什么吗?”

当他转学到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泰博学院,恐惧的预感变成了现实。这是个军事化管理的海军学院。不但管理制度严厉枯燥、扼杀个性,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是等级社会的小小缩影。在这里,充满了谄媚、欺凌、孤立和歧视。可以说,凡是你能想到的心理伤害,泰博学院一样也不缺。更可怕的是,这些伤害是全天候的,由于是寄宿制,一天结束之后他也无家可归,宿舍里等待他的,是又一轮恶意的捉弄。

于是,马克开始偷偷摸摸地喝酒,喝强力咳嗽药水,后来又抽上了大麻,希望借助这些药物,暂时逃离让人畏惧的生活。一句话,在恐惧无助的时刻,他把毒品当成了逃离现实的紧急救生门。

导致作者迷恋毒品的另一种心理根源是寻求归属感。人类是典型的社会性动物,我们需要感觉到自己是某个群体的一员,这会让人觉得踏实和安全。哪怕是最坚强的人,也无法忍受被群体冷落和孤立的感觉。

度过了艰难的高中生涯,毕业后,马克·刘易斯考上了加州名校伯克利大学,还和同校的一位学长合租了一套公寓。像所有刚走上社会的年轻人一样,他想要建立新的关系,找到新的社会位置,更重要的,是找到新的伙伴,在小团体中实现归属感。

当时是1967年,而1967年的伯克利大学是个什么地方呢?那是个嬉皮士的圣地。一派迷乱和狂欢的气氛。在马克眼中,似乎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在抽大麻和嗑药,至少,每一个有魅力有个性的人都这么干。他当然不能落后,不能被排斥在潮流之外,于是,他把大麻、LSD、致幻蘑菇、安非他命等毒品当成了与人交往的礼物。

有一天,室友托马斯向马克介绍了三个新朋友,其中一个是大概30岁的男子,气质优雅,还有一个漂亮的女孩和一个朝气蓬勃的男孩。这三个人美貌、时髦,而且十分友善。马克立刻对这个“三人组”产生了爱慕,希望和他们成为亲密的朋友。

然而,这个三人组给他带来的并不是幻想中的友爱,而是更加花样翻新的毒品。在和他们的密切交往中,马克终于接触到了毒品之王——海洛因,并且一上来就用静脉注射的极端方式。

不过,人总会成长,能够逐渐辨别出,什么是真正的关爱,什么是虚假的归属。后来,马克因为过量吸毒而休学,还被父亲抓住痛骂了一顿。这让他猛然觉醒,决定摆脱那些虚幻的依赖,成为一个独立而成熟的男子汉,探索真正的自我。

可是,谁也不会想到,探索自我这种看似积极的心理动机,也能和毒品挂上钩。

当时,马克的父亲得到一份为马来西亚的原住民看病的工作,全家搬到了吉隆坡,马克于是在东南亚生活了一两年。那段时间里,他经常在父亲工作的医院里帮忙,见证了生命的脆弱和珍贵;还在马来半岛的山区旅行,在简朴的村庄里体验原住民的生活。闲暇时光,他弹琴,画画,写诗,大量阅读克里希那穆提的书,探索自我的意义和意识的本质,换句话说,他在追求“开悟”。

你肯定知道一个流行的开悟方式,那就是冥想,但你可能不知道另一种极端的方式,那就是吸毒。比如说,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就经常吸取一氧化二氮。一氧化二氮俗称“笑气”,是以前牙医常用的麻醉剂,它会让人处在半清醒和半沉睡的状态。詹姆斯觉得这种状态能让他体验意识的微妙变化,察觉绝对的真实。

出于好奇,马克在一个聚会中尝试了一氧化二氮,却对这玩意儿嗤之以鼻,那些难以抓住的幻觉哪里是什么“宇宙意识”,不就是中毒吗?

我们可以理解马克在毒品效果方面的自信,毕竟,他是个经验丰富的专家,但问题是,他错误地把吸毒经验和控制能力划上了等号。他的心里冒出了一连串想法:吸毒就会失去自我吗?一个人往自己的身体里注射什么东西是他自己的事。他曾大量吸食各种毒品,现在不也好好的吗?所以,最重要的是控制,偶尔的失足不会造成伤害,只要它还在掌控之中,只要能坚定地把意识聚焦于自我,就能够靠自己的力量超越毒品。

如果你看过一些关于吸毒者的报道,就会知道,几乎所有的吸毒者在第一次尝试或者复吸时都是这么想的。人们总是企图证明,自己能够在吸毒这件事上把握自我、控制自我,总觉得自己是个例外。

这些关于自我和控制的理念,使马克踏上了一条失去自我控制的不归路。在接下来的短短四个月内,他离开吉隆坡,依次游历了老挝、泰国、缅甸和印度,一头扎进了各种鸦片制品的乐园。

可以说,正是这几个月的经历,让他彻底丧失了及时戒毒的可能性。从此之后,毒瘾完全脱离了心理和意志能够掌控的范围,他已经从生理上被完全改造了。

第二部分

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说的“请神容易送神难”,毒品通过生理化学机制改变了人的大脑,使得毒瘾很难戒掉,就连有深厚专业背景的作者马克,也陷入了毒瘾的泥潭。

总的来说,毒品有三大法宝让人们上瘾,分别是调节兴奋与抑制,树立渴望与奖励,改造神经和激素。

先说毒品的第一大法宝,调节兴奋与抑制。这是让你先尝点甜头。大脑中包含无数的神经元,通过神经突触互相连接,你可以把神经元想象成一个个小点儿,小点儿之间有很多连线。神经元通常有兴奋和抑制两种状态,一个神经元被激活或者被抑制,会影响周边的神经元,如此类推。通常在半秒钟之内,某种信息就能像海浪一样席卷整个大脑。

在正常状态下,大脑里的神经元绝不会全体一致行动,而是一些兴奋,另一些抑制,此起彼伏,像个七嘴八舌的噪杂市场。如果哪天它们一致行动了,变成合唱效果,就会导致癫痫发作。

那神经元是怎么沟通到底是兴奋还是抑制呢?这需要通过一种叫作神经递质的化学物质。神经递质就好比信使,经过神经突触的道路,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

毒品之所以能让人产生各种体验,实际上就是脑细胞吸收外来的化学分子之后,神经递质被改变了,大脑从常态转向不正常的兴奋或者抑制状态。比如说,作者最开始尝试的酒精和镇咳药水,主要是起抑制作用的,它们封闭有兴奋作用的神经递质,提升有抑制作用的神经递质。这样一加一减,该兴奋的神经元兴奋不起来,该抑制的还保持抑制,整体上,你的大脑就进入了一种麻木不仁的状态。这个大家应该比较熟悉,就像喝醉之后,人的感觉会变迟钝。

而大麻和LSD的效果刚好相反。LSD是一种强烈的致幻剂,会增加神经元的激活率,使每个神经元更加敏感,却忽略了团队合作的规矩。好比一个舞台上,每一个演员都极尽夸张地表演,而不去管整体的配合。这样,每种思维、反应、想象和知觉的碎片都被放大了,这些碎片还会极有创造性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荒诞的狂欢式的画面。那一刻,没有什么是真实的,没有什么是可烦恼的,一切都那么稀奇有趣,令人赞叹。

毒品的第二大法宝是树立渴望与奖励,这是为了搞垮你的理智。一般来说,我们有意识地去做一件事,是因为我们想做这件事,大脑中的前额叶皮层,就是我们用来思考问题的地方,是人类的理智所在。我们可以把前额叶皮层看成一个公司,公司里有三个部门,分别实现工作记忆、决策和评价这三种功能。

在工作记忆部门,记忆让人能记住大约一分钟以内发生的任何事件,而工作是指将记忆中的细节拼起来,产生意义。在决策部门里,相互矛盾的想法和策略被快速而智慧地进行比较,之后执行整个公司的决定。评价部门负责对人脑接收进来的信息进行评价:这东西是好还是坏,应该接近还是回避?

这个评价部门非常重要,它反应最快,不需要意识判断就知道当前的世界是有吸引力的还是令人生厌的,紧接着,它就迅速启动一个动作模式,前进或者撤退。它还能对决策部门产生直接影响,换句话说,决策部门怎么决策和执行得先看评价部门的脸色。

可以看出,我们最终想不想要,决不决定做某事,评价部门的意见最重要,但邪门的是,这个评价部门喜欢收受贿赂。这里的贿赂当然不是钱,而是一种叫作多巴胺的神经递质。换句话说,谁给它大量的多巴胺,它就为谁说好话。结果,那些能带来大量多巴胺的事情,常常会让我们的理智投降。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会让我们的多巴胺水平升高,比如美味的食物、被人夸奖、刚萌芽的爱情、完成重大任务等等。而多巴胺升高又反过来让我们想要不停地重复这些事情。凡事过头了就会出现问题,为了不让我们吃饭吃到撑死,做爱做到虚脱,人体进化出一种保护机制,当觉察到多巴胺频繁升高时,会分泌一种物质抑制多巴胺。这也就很好理解为什么老夫老妻很少有激情的原因了,因为宝贵的多巴胺消失了。

而毒品干了些什么呢?它们会破坏这种保护机制,让你每次使用毒品时,都能得到大剂量的多巴胺。也就是说,只要你吸毒,就可以得到一个大大的奖励。比如,冰毒和可卡因,都是大量促进多巴胺分泌的毒品。这么一来,你的渴望和奖励都被牢牢地固定在毒品上,一次又一次不停地重复,你大脑中负责理智的部门被毒品调教成功,这就是成瘾的本质。

毒品的第三大法宝,是改变大脑的神经和激素,也就是说,调教的最终目的是全面改造。包括大脑在内的众多系统和神经递质都会随着成瘾而发生改变。神经学家仍在尝试攻克这个难题,每年他们都能发现更多的改变。对此,我们不应该感到惊讶,如果大脑不改变,我们将无法学会新技能,养成新习惯。例如,小提琴手的大脑中,负责控制左手的运动皮层体积会增大;出租车司机的海马体的体积要比一般人大,那是不断记忆城市街道的成果。这些都是学习。学习意味着增加了某些神经突触的数量和强度,同时也会削减另一些突触,导致遗忘。

学习在塑造神经突触时,还有一个好搭档,那就是情绪。渴望的情绪能大大促进对某事的学习,它能让那件事牢牢地停留在意识的焦点上,直到这事变得自动化和习惯化。多巴胺激励大脑去反复地搜寻和使用毒品,不断强化与此相关的神经突触。最后,成瘾者的大脑只有两种稳定状态:对毒品的极度兴奋和对其余一切的漠不关心。在社会新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瘾君子对亲人的冷漠,为了搞到买毒品的钱,甚至不惜对亲人拔刀相向。

让一个在生理结构上以吸毒为使命的大脑去戒毒,已经相当困难了,而毒品对于人体神经递质的干扰,更让戒毒变成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鸦片、海洛因等吗啡类毒品,之所以能缓解我们的压力和焦虑,最主要的途径就是抑制人脑中的 CRF 。 CRF 是“促肾上腺素释放因子”的字母缩写,顾名思义,它的作用是刺激肾上腺素产生,从而启动交感神经系统,让人体进入高度紧张和警觉的状态。比如,一头老虎突然跳出来,你就会进入这种状态,帮助你一瞬间逃跑或战斗。

当使用毒品时, CRF 被暂时抑制,一旦麻醉效果消失, CRF 会大量反弹,导致交感神经系统高强度地持续活跃,好比把你和老虎关在一个笼子里。这会带来生理上的焦虑和痛苦。比如心跳加速、呼吸变浅、流汗、神经特别敏感,连躺在床上翻个身都会全身疼痛。成瘾者的神经系统早已十分脆弱,这种冲击足以让意志最坚定的人复吸,因为吸毒是将 CRF 水平降到可承受程度的唯一途径。

第三部分

说到这里,你已经充分了解了毒瘾这个恶魔的可怕之处和高明的手段。它会在你心理脆弱的时候发出诱惑,接着从生理上改造你的大脑,让你成为它的奴隶,但你可能没有想到,我们的身体里面本来就藏着魔鬼的影子。这就是接下来我要为你讲述的“魔鬼的契约”,成瘾是人类的固有缺陷,我们如何面对这一事实?

说起毒品制造和贩卖,大多数人肯定会义愤填膺,想要严惩不法分子。但从人体生理的角度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毒品制造者,我们的大脑,就是一个小型的毒品工厂。神经系统天然就会产生许多与毒品成分相似的神经递质,比如说,大脑会产生大麻素,也会制造鸦片类物质,正是因为人脑对这些东西如此熟悉、如此亲切,才会对外来毒品欣然笑纳。

如此说来,在成瘾这个问题上,我们都有一种原罪,在进化的道路上和魔鬼签订了契约,以生命和灵魂为代价,换取片刻的放纵和满足。难道人类进化的目的就是为了在自己的脑子里尽情地经营鸦片馆,举办大麻聚会?难道进化会耗费几百万年的时间打造一个自我毁灭的神经系统?答案肯定不是这样的。

现代科学研究告诉我们,大脑制造的类似毒品的物质,都是有用的。比如,大麻素会参与记忆、认知和运动控制的调节,而鸦片类物质被科学家们称为“情绪分子”,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就是你的情感世界,让你能感受到自己在愤怒、激动或相爱时是什么滋味。

鸦片类物质还有三种重要功能:一是缓解疼痛或压力,在面对疼痛、恐惧和焦虑时,它会抚平我们的创伤;二是产生愉悦感或幸福感,比如当我们拥抱或玩耍时,就会分泌这种物质;三是把上面两种感受,即缓解或愉快,作为激励人们去做某些事的手段。比如母乳中就含有鸦片类物质,让婴儿喜欢他们的母亲。

当多巴胺的兴奋与鸦片类物质的舒缓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奖赏。在大脑中,先是鸦片类物质让你感到幸福,然后引起多巴胺的释放,提高了当前呈现在知觉中的事物的吸引力,让你想要更多。你看,树立渴望和奖赏,并不是毒品的专利,我们的大脑天生就会利用这种关系,达到某些进化上的目的。食物和性爱令人愉悦,是为了让我们保持生存繁衍的动力,拥抱和依偎令人幸福,是为了让我们建立起密切的联系,有利于团结合作。

只是这种原始的生理机制并不具备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才让我们不假思索地追求奖赏,爱情、游戏、肥皂剧、财富和权力,都能让人上瘾,吸毒只不过是一种特别恶劣的成瘾。

看清了成瘾的真面目,我们就能找到应对它的办法,既要在一些事情上回避它,也要在另一些事情上利用它。

我们要回避的是恶性的成瘾,要坚决对它说不,不能存有任何侥幸心理。具体的做法有积极预防、及时戒断和寻求支持和监督。比如说,毒品滥用通常由不良环境和有害的社会关系引起。一些娱乐场所会使用毒品来寻求刺激,而一些坏朋友也会引导你染上一些坏习惯。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对这一类的环境和人员提高警惕。而当觉察到自己对某些事物表现出上瘾的苗头时,一定要在难以自拔之前,主动戒除。

比如,每当想要抽烟时,可以立刻去做做运动,及时转移注意力,也可以吃几块糖来代替。如果不幸深度上瘾,一定不要因为感到丢脸而瞒着家人和朋友,要对真心爱我们的人说实话,向他们寻求支持和监督。像毒瘾这类特别严重的毒瘾,还必须借助社会机构的力量。当然,在戒断过程中,最重要的还是自我鼓励和自我监督。

那利用“成瘾”又是怎么回事呢?利用成瘾指的是我们可以利用奖赏和学习的生理过程,去追求一些真正值得追求的事物。比如说,在他人努力去做积极有益的事情的时候,我们要及时给予奖赏。当小朋友考了100分,父母却不以为意,还敲打他不要得意忘形的时候,他还会继续认真读书吗?当一个出色的员工做出成绩,老板却不给他奖励的时候,他还会甘愿给公司创造价值吗?而我们也可以经常采用自我奖励的方式,促进自己不断进步。比如说,在连续学习几个小时之后,奖励自己玩会儿游戏、聊聊天;在坚持健身几个月之后,买下某个一直想要的商品。

此外,我们也绝不能忽视理智的力量。对我们自己来说,期待奖赏无可厚非,但如果做什么事都只依赖奖赏的激励,那可能一辈子都成不了什么大事。

关于“魔鬼的契约”这个话题,今天的分享还有一个“彩蛋”,那就是本书的姊妹篇《天生变态狂:TED心理学家的脑犯罪之旅》。《天生变态狂》讲的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法隆的故事,他花费35年的时间,深入研究变态心理学,发现心理变态者有着异于常人的大脑结构,因而导致他们的知觉、思维、情感、智力等心理因素非同一般。比方说,血肉模糊的场面会让普通人心惊肉跳,却让某些心理变态者感觉愉悦。

2005年的时候,他出于好奇,用仪器扫描了自己的大脑,结果大吃一惊,他自己的脑部结构跟心理变态者一模一样!难道詹姆斯自己就是个心理变态者?从遗传角度来说,确实如此。在詹姆斯的父系血统中,至少有几十个变态狂魔,好些都是杀害妻子和母亲的凶手,而一般的流氓恶棍就更多了。因此,在生理上,詹姆斯的大脑继承了心理变态的基因,是个天生的变态杀人狂。但黑暗的家族史并不等于詹姆斯的未来也是一片黑暗。

2008年,他在TED演讲中,鼓起勇气坦白了恐怖的家族史,揭露了自身成长过程。他特别提出环境和自我选择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也许我们生来就有着魔鬼的影子,但我们没有理由放弃自己的人生。

不管是疯狂成瘾者,还是天生变态狂,我们今天所谈到的两位作者,最终都战胜了魔鬼,也战胜了自我。所以说,魔鬼的契约并不可怕,只要我们不迷失其中,就能够善用它的力量。

总结

好,说到这儿,今天的内容就聊得差不多了。下面,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今天为你分享的内容。

首先,我们说到了吸毒的心理根源,从作者的经历和感受来看,大概有三种,分别是逃避恐惧、寻求归属和探索自我。在心理脆弱的时候尝试毒品,是一种“引狼入室”的行为。

其次,我们说到了毒品通过一系列生理化学机制改变人的大脑,分别是调节兴奋与抑制、树立渴望与奖励、改造神经和激素。由于神经系统的彻底改变,毒瘾变得很难戒掉,就像“请神容易送神难”。

最后,我们说到了成瘾是人类的固有缺陷,因为我们的大脑天生就会产生类似毒品的物质,就好像我们在进化过程中签订了“魔鬼的契约”。但这并不可怕,我们可以利用成瘾的原理,利用奖赏和学习,去追求积极的目标。

总之,我们应该从现实中寻找意义,从理智中汲取力量,拒绝成瘾和依赖,只有这样,我们的大脑才能在进化的竞赛中获胜。最后,我们要特别强调,绝不能忽视毒品的巨大危害,毒品不仅能轻易毁灭一个人,还能彻底毁掉一个家,甚至毁掉一个民族。虎门销烟的历史距离我们并不遥远,而在今天,我国对毒品制造、运输、贩卖和使用等行为坚决采取严厉的制裁,只要涉毒,无论数量多少,都将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撰稿:良舟工作室
脑图:刘艳
转述:江宁

划重点

1. 吸毒的心理根源,包括逃避恐惧、寻求归属和探索自我三种。 2. 毒品通过调节兴奋与抑制、树立渴望与奖励、改造神经和激素等机制改变人的大脑。 3. 成瘾是人类的固有缺陷,因为我们的大脑天生就会产生类似毒品的物质。我们可以利用成瘾的原理,利用奖赏和学习,去追求积极的目标。
(0)

相关推荐

  • 节前被分手,如何尽快走出来?

    悬崖之上,情花从中,只影神伤的李莫愁反复吟唱着"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她想亲口问他:为什么要离开我?难道你不爱我了吗? 那个令她魂牵梦绕一生的男子,抛弃了她,娶了 ...

  • 为什么说吸冰毒久了大脑损伤越难恢复?

    吸毒其实是一种严重的身心疾病,长期滥用冰毒可导致成瘾吸食者心理.性格甚至人格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在这种巨变所带来的是吸食者责任心匮乏.道德沦陷,社会公德心的缺失.而这种思维能力退化.情感淡薄.人格扭曲等 ...

  • 吸毒成瘾到底是什么原因?

    吸毒成瘾其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涉及神经生物学.精神科以及社会学等问题.长期以来有个问题也在困扰着人们:怎么绝大多数吸毒者明明知道滥用毒品伴随严重危害,那为什么他(她)们还是要不计一切后果来反复寻求. ...

  • 6.26国际禁毒日|催眠技术在戒毒人员中的应用探讨

    ▼ 摘要: 近年来,随着康复医学的兴起, 戒毒所在帮助吸毒者生理戒毒的基础上,逐渐加强对吸毒者的康复心理治疗,"催眠戒毒疗法"作为一种挑战"戒毒必定痛苦"的 ...

  • 吸食冰毒上瘾真的会让人变成精神病吗?

    常有人一些吸食冰毒患者的家属会关心:冰毒真的会让人变成神经病吗?其实,冰毒可导致吸食者产生幻想.臆想等不同病症,具体表现为凭空说话.自言自语.甚至有暴力倾向等. 冰毒,又称甲基安非他明.甲基苯丙胺,属 ...

  • 《华夏意匠》| 良舟工作室解读

    关于作者 李允鉌,1930年出生,著名建筑师.建筑理论家,先后在北京.香港.曼谷.新加坡等地从事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工作.他从青年时代就盼望能看到一本较为完整和系统地论述中国古典建筑的著作,却一直未能如 ...

  • 葡萄牙小伙捡垃圾成瘾,街头一顿怼,竟遭网友疯狂点赞,这波节奏带的666~

    在葡萄牙有这样一位街头艺术家--Bordalo II,跟其他艺术家不同,他的创作自由奔放,但一点都不费钱.残垣断壁,废旧物料,甚至报废的整台车和废弃的建筑物,都可以成为他手中炙手可热的艺术源泉. 他每 ...

  • 每日学点心理学之881:妻子能否替代丈夫要求岳母退还彩礼,法律与现实如何解读。/成瘾行为

                  成瘾物质依赖诊断标准 为一种适应不良的使用方式,导致明显的临床损害,在某12个月的期间里,至少有以下三条表现. 耐受性:表现以下的一种. 需要增加较大剂量,才能达到中毒水平 ...

  • 旅行成瘾的16条症状,超过6条,说明你染上了旅行瘾

    ▲ 上班时 坐在电脑前 心里总是不自觉地就想去外面 觉得格子间里很压抑 常常幻想如果现在正在外面游山玩水该有多好 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感受呢 对照下面这些症状 超过8条 说明你已经患上了旅行瘾! 任何形式 ...

  • 中学生上网成瘾怎么办?这样做,孩子学习会进步很快

    现在一些中学生,每个人几乎手里都会有一部自己的手机,很多孩子自从有了手机以后,每天无时无刻都在玩手机,根本不关心自己的学习.孩子要是上网成瘾,一上起网来就控制不住自己的话,父母就得注意了,因为网瘾不但 ...

  • Ann Rev Neurosci:成瘾回路模型的巩固| 脑科学顶刊导读97期

    ✎ 顶刊导读目录  1,闭环刺激内侧隔核可终止癫痫发作 2,cGAS-STING在神经退行性病变.神经炎症和衰老中的信号传递 3,MAP2在精神分裂症中被不同程度磷酸化从而影响了其功能 4,RCL1拷 ...

  • 吃糖也会成瘾吗?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糖摄入量每日应该不超过25克.而据研究发现,我国每人每年平均的糖摄入量是19.6公斤,相比于30年前,上升了5倍,也就是说每人平均每天的糖摄入量已经接近53.7克,远远超过了健康的推 ...

  • 过分追求快感,通往成瘾的不归路

    <门徒> 以下为朗读小姐姐全文音频 作者 | HelpGuide 翻译 | 茹小茹 朗读 | 胡恩 美工 | 老雕虫 编辑 | 桃子 培养多样的兴趣,为生活增添色彩,相信困难迟早都会过去, ...

  • 【脱口秀】郭麒麟突发怪病,吓坏无数网友:纵欲成瘾,究竟有多可怕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患起了"中老年疾病".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痛风和腰椎间盘突出,它们正在逐渐缩小发病年龄. 就连刚刚25岁出头的郭麒麟也中招了,在他参加的某档综艺节目上,他在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