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焕仙先生:莫对无智慧者说这些,小心他们打破你的头
提 示
袁焕仙先生简介 袁焕仙先生(1887—1966),四川省盐亭县人,南怀瑾先生之师。先后在成都、南京成立“维摩精舍”,讲学传法,一方度化,四众共仰,门下弟子众多,南怀瑾先生为其中翘楚。袁焕仙先生著述由南怀瑾、徐剑秋等编撰、缮稿,整理为《维摩精舍丛书》;近年出版有《袁焕仙著述集》。
【按】以下摘自 袁焕仙先生《维摩精舍丛书.黄叶闲谈》。文中“白话参考”为“南师如是说”公众号自撰,仅供参考,欲深入理解,请研读原文。
曰戒、曰定、曰慧,支开为三,理原不二。任何一学,皆可了彻本来,发明大事。未了彻前,三学竞秀,理有万殊;既了彻已,一物也无,事非殊致。 【白话参考】佛法的“戒、定、慧”三项学问,分开来讲是三项,原理则本无二致。任何一项修学到家,都可以洞彻了悟本来心性,发现明白生命大事。没有了悟之前,三项学问各有发挥,发挥的道理千差万别;了悟之后,就能明白六祖说的“本来无一物”,万事并无差别。 以戒言,能持即定,知持即慧;以定言,知定即慧,能定即戒;以慧言,能慧即戒,常慧即定。明其德曰智、仁、勇,即其体曰法、报、化,绳其用曰戒、定、慧。随处立名,立名即真。既有真也,妄即虚形;非离真而有妄,实藉妄以诠真。真妄虚名,三学焉寄?非达天德者,其孰能游?志公曰:“无智人前莫说,打汝色身星散。”大慧杲曰:“无智人前莫说,打你头破额裂。”今昔永叹,贤哲徒怀。 【白话参考】就戒学而言,能够持戒就能入定,明白持戒的道理就是智慧;就定学而言,明白入定的道理就是智慧,能够入定自然能守戒;就慧学而言,有智慧就能守戒,常在智慧之中就是入定的状态。说明其德行,是智、仁、勇三德;涉及到本体,有法、报、化三身;规范其作用,是戒、定、慧三学。这些名称都是随缘随处设立的名词,名词是建立在真理上。既然有真实,那些虚妄只是徒有其形;并非在真实之外还有虚妄,其实是假借虚妄来诠释真实。所谓的真实与虚妄又只是空洞的名词,戒、定、慧三学能寄托在哪里呢?(也都只是空名。)没有达到与天同德的人,谁能深入这种境界?志公禅师说:“在没有大智慧的人面前不要说这些,小心他们打得你粉身碎骨。”大慧宗杲禅师则说:“在没有大智慧的人面前不要说这些,小心他们打得你头破血流。”古今贤哲们都常常因此感慨叹息。 一言知返,千古尚有宪垂;一理契机,当下即明本体。载于史,炫于帙,不胜数也。爰摘古人明言、先哲伟论,而次三学之后,再示入德之程。自不检赘,遑曰说同,意者抛纶江上,或有金鳞破浪而来;非曰缘木求鱼、平地摝虾也。题曰《警语》。 【白话参考】听到一句教导,便知道回头归家,这是古来圣贤垂示的典范;契合一条义理,便能够举一反三,立刻发现明白心性本体。这类事迹被载入史书禅籍,多不胜数。于是我摘引了古人的明理之言、先哲的高妙宏论,放在上述“戒定慧”三学之后,进一步揭示入道的路程。对于这些摘引内容,我并没有专门挑选,也谈不上认同推荐,目的在于放钓钩于江中,或许会引得大鱼破浪而出;这可不是缘木求鱼、旱地捞虾。以下这部分,题名为《警语》。 世尊升座,众集。文殊白椎曰:“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世尊便下座。 【白话参考】释迦牟尼佛召开法会,大众都集合在座下。文殊菩萨持白色礼杖宣布法会开始,说:“仔细研究法王的大法到底是什么?法王的大法就是这样!”释迦牟尼佛听了立刻下座,法会到此结束。 黑氏梵志献合欢梧桐花,佛召仙人:“放下着。”梵志放下左手一株花。佛又召仙人:“放下着。”梵志又放下右手一株花。佛又召仙人:“放下着。”梵志曰:“吾今两手俱空,更教放下个什么?”佛曰:“吾非教汝放舍其花,汝当放舍外六尘、内六根、中六识,一时舍却,无可舍处,是汝放身命处。”梵志于言下悟无生忍。 【白话参考】黑氏梵志向佛敬献合欢梧桐花,佛对他说:“放下吧。”梵志便放下左手的一株花。佛又对他说:“放下吧。”梵志便放下右手的一株花。佛还是对他说:“放下吧。”梵志问道:“我现在两手空空,还让我放下什么?”佛说:“我不是让你放下手中的花,而是让你放下外面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放下里面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放下中间的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一下子把一切都放下,放下到无可放下,这正是你安身立命之处。”梵志听了佛的话,顿时领悟了“无生法忍”。 调达谤佛,生身入地狱。佛命阿难往而问曰:“你在地狱中安否?”曰:“我虽在地狱,如三禅天乐。”佛又令问:“你在地狱中还求出否?”曰:“我待世尊来便出。”阿难曰:“佛是三界导师,岂有入地狱分?”调达曰:“佛既无入地狱分,我岂有出地狱分?” 【白话参考】调婆达多(提婆达多)因为毁谤佛,现生就堕入了地狱。佛命阿难去问他:“你在地狱中还好吗?”他回答:“我虽然身在地狱,却好像在三禅的境界中,自得其乐。”佛又让阿难问他:“你在地狱中,还想出来吗?”他回答:“我等佛来地狱后,便会出去。”阿难问:“佛是三界众生的导师,岂有进地狱的道理?”调婆达多道:“佛既然不会进地狱,我又怎会出地狱?”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