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有活动 || 知名作家梁晓声5月15日到津,与读者“晓声长谈,读书阅世”
活动简介
“如果不饱含深情的话,一个人怎么能写一百多万字,他在那干嘛呢?兴趣对我本身没有那么大的推动力,一定要加入情怀的推动力,而且情怀的推动力一定是为主的。”
梁晓声获得茅盾文学奖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2019年8月份,梁晓声的三卷本长篇小说《人世间》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得票数在五部得奖作品中位列第一。这部115万字的作品被誉为“五十年中国百姓生活史”,故事的字里行间,处处承载着他关于生活原点的记忆。
20世纪80年代初,梁晓声发表《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成为中国知青文学的代表作家。
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梁晓声转向为平民代言,关注回城知青、下岗工人、进城农民、莘莘学子等,这些平民身影,出现在他的《返城年代》《年轮》《知青》等虚构写作和《中国社会阶层分析》《郁闷的中国人》等作品中。
梁晓声:“我们这一代人我经常形容是扯着父母的破衣襟长大的。困难时期我们不但是口粮按定量,而且是每隔十天才能供应一次。到了第八天的时候,实际上就没粮了,用那种面糊糊打一点菜粥。”
梁晓声的父亲是新中国第一代建筑工人,新中国成立前,跟着闯关东的队伍,一路从山东老家走到哈尔滨。从“小三线”建设到“大三线”建设,父亲常年奔波在外,母亲带着他们五个兄弟姐妹,省吃俭用维持着清贫的生活。
△梁晓声与父亲
解放初期,商品供应不足,国家决定实行“计划经济”,发放各种票证来分配商品。1955年,第一张粮票发行,肉票、布票、煤票……各种票证深深烙进了一代人的记忆中。梁晓声的《从前那些事》,曾经的衣食住行都能在书中找到对应的情节。
△计划经济时代的国营商场
物质生活拮据的岁月里,目不识丁的母亲却“挺支持”儿子看书,怀揣着看书种下的善良温暖的种子,1968年,19岁的梁晓声踏上了北大荒的土地,在黑龙江发表了第一篇小说《麦种》。
上山下乡、恢复高考、改革开放……七八十年代的中国经历了风起云涌的大变革、大转折,每一步,梁晓声们都是亲历者,也是记录者。
1974年,他以“工农兵学员”的身份被推荐进入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当编辑,开始大量以知青生活为题材的文学创作。
5月15日下午14:30,梁晓声将来到广州购书中心天津店“你的文化主场”,与各位读者朋友晓声长谈,读书阅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