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山民居,未经触动的百年古村
云南建水古城以西13公里的地方,有个叫做团山的村庄,历史上这里是彝族的居住地,彝语叫做“突舍尔”,意为“藏金埋银之地”,有没有藏金埋银我不知道,但从明朝开始居住在这里的汉族移民张氏子弟,在清朝末年,凭借个旧锡矿赚得盆满钵满,皆回乡建盖豪宅,光耀门庭,于是这座古老的小村庄摇身变成集聚中国传统建筑的精致村落,更难得的是,百年过后,这里依然完整地保存着传统建筑16座,寨门4座,寺庙3座,宗祠1座,完美地代表了滇南民居建筑的典型特征。2006年,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保护基金会将团山民居列为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确认团山民居是极为罕见的未经触动的人类珍贵遗产的典范。
在云南,我们遇见了一座质朴的古城建水,在建水,我们又遇见了一座原真的古村团山。
团山古村不大也不算小,“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走马转角楼”等云南传统的民居建筑形式,在村里都能看到。
团山民居建筑群已经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保存完好的滇东南民居建筑群。
团山古村的平面图,团山民居已经成为一个景点,门票50元。
与建水古城一样,团山村中也有形态各异的古井,围墙井建于民国初年,本是族人张国芳的私家水井,1958年张家拆除围墙,成为全村公用水井。
团山民居建筑群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占地面积18384.5平方米,建筑面积16158平方米,百多年来,基本保持着原貌。
张氏始祖张福于明洪武年间由江西饶州府鄱阳县贸易入滇,先居于建水城西门外的蓝头坡,后三迁择里,定居团山村,人丁兴旺,衍为巨族。
张氏族人遵“百忍”家训为安身立命之本,家风良好,子孙好学上进,安居乐业,文武人才众多。
清朝光绪年间,随着个旧锡业的兴盛,张氏后裔靠矿业赚取了第一桶金,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他们随后组建“天吉昌”商号,把生意做到了昆明、上海、香港、越南等地,成为当地巨富。
然后的故事就是中国传统观念的延续,富裕后的商人们用马队把一坨坨金银运回家乡,在祖宗生息的地方修建精美豪宅,光宗耀祖。
无论徽州的古建、山西的大院、岭南的碉楼,还是滇南的团山,都是同一个模式,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不论你去到哪里,赚了钱是一定是要回家乡盖房子的。
大户人家的房子除了精美的木雕门窗外,还有完善的防御措施,这扇砖墙上就有一处枪眼,以抵御外人入侵。
村中很多老宅子还有人居住,虽然有些杂乱,但不影响建筑的精美,有人气的老建筑才有灵气。
高台上的小叶榕是村里的风水树,种植于20世纪初期,在祠堂后面种这棵树的意义在于与水池对应,化解煞气,借长青之意,催旺运势,荫庇家人无病长寿。
游览团山村可以沿着指示牌的路线,也可以随便转转,整个村庄都是滇南民族风。
不像中国绝大多数古村落一样,经过历代的发展,早已经新旧建筑混杂,团山村还是依然如故。
村中还有卖贝壳化石的,滇东南这个地方动植物化石还真不少,团山村离著名的澄江化石地也不算太远。
团山村还遗存有4座寨门,这是其中一座。
老房子上遗存的文化大革命印迹。
曾经的辉煌都已经烟消云散,只留下一座座无言的建筑。
张氏祖训:“莫言人短、莫道己长、施恩勿讲、受恩不忘”,典型的中国传统美德,假如中国社会没有经历上世纪的诸多巨变而延续着发展,道德水平一定高过现在很多。
张氏宗祠始建于1783年,墙上嵌有张氏“百忍宗派”石碑三通,是昔日村中举行重大活动,调节纠纷的地方。
一只花猫慵懒地躺在窗台上。
村中大成殿前有大井,约建成于明朝,俗称拉扒井,直径4米,水深5米,至今从未枯竭。
建水古城的水井是一大特色,数量多且种类丰富,团山大井是我迄今为止见过的井口直径最大的水井。
村中皇恩府建于1909年,因为屋主张树元的母亲“扶孤成立,子孙济济,五世同堂”,深受村人爱戴,被朝廷立封安人,敕封“皇恩旌表”。
皇恩府的建筑保持着古色古香,基本上都是原物,十分难得,这扇花窗的有意思之处在于从不同的角度看,可以看到不同的效果。
是不是任何建筑过了百年之后都会有价值呢?一座建筑的价值主要还不在于它年代的久远,而在于它本身的精美程度和历史意义,当今泛滥的火柴盒楼房,哪怕保存五百年,恐怕也是没有太大价值的。
老村、老宅、老树、老人,不仅是团山村,也是中国大多数村庄的现状。
在村中随便转转,古旧建筑随处可见,团山村不仅保留了历史的沧桑,也保留了建筑的精美,这是团山村难得之处。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老宅子墙上的这些话不知写于何年何月,但在这里看到,意味更加深长。
庭院深深,人去楼空,团山村的昔日辉煌早已不在,但这样一座古老的村庄,适合慢慢游走,独自发呆。
2006年团山古民居被列入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名单,世界纪念性建筑保护基金会认为:“这里的建筑有着端庄的外表,装饰着价值极高的优雅精致的木雕花格窗户,雕镂精细的木、石、砖各种浮雕,并有非常美丽的彩绘装饰,是世界上极为罕见的未经触动的珍贵遗产的典范”,2013年团山民居建筑群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过,今天的团山村,既没有周庄的嘈杂,也没有丽江的小资,这里依然还是一座古老的村庄,村民们在祖先留下的老房子里平静的生活着,这里没有喧嚣的酒吧,没有名字怪怪的店铺,没有熙熙攘攘的游客,只有一份静静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