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教会你,如何分辨元、明、清不同时期釉里红瓷!

传说元朝时一个铜匠闲来无事到瓷窑里找瓷匠聊天,聊天过程中铜匠没注意身上的铜屑,不小心落到了还未烧制的瓷胎上。经过高温烧制,铜屑发生反应,在瓷器的表面上也就形成了红色。而有时候艺术来的就是这么巧合,加入铜屑烧制好的瓷器非但没有形成破坏,瓷器反倒看上去更加美观。
其实小编本身对于釉里红一直是有所偏爱的,它的釉色瑰丽而沉静,具有艳媚而不浮躁、热烈而又含蓄的特色。不仅如此,每次釉里红的盛行仿佛都寓意着盛世的来临,,明朝洪武皇帝鼓励烧制釉里红,于是出现了大明盛世;清代的康雍乾三代发展釉里红,所以出现了康乾盛世,而现在在拍卖市场上,釉里红再次大放光彩。这么美丽又有寓意的釉里红瓷谁又能拒绝的了它的魅力呢?
不过釉里红之所以被称为瓷中贵族,可不仅仅是因为这些,更重要的是它的数量极其稀少,且烧制难度非常之大。众所周知,釉里红是釉下彩绘瓷的一种,它是以铜为着色剂,在白胎上直接绘制各种图案纹饰,在上面施一层釉,铜在高温还原中发出了红色,所以名叫“釉里红”。
自唐代开始采用含铜料在高温瓷器上绘制红色纹饰以来,这种技法给陶匠们造成了巨大的挑战。由于铜红料极为敏感,陶匠在制作过程中必须小心翼翼地处理底釉的成份、铜红料所占比例、窑内的焙烧温度和还原程度,以及瓷胎在炉膛内的摆放位置,以达致预期的颜色效果。较诸十四世纪,当前的技术水平可谓突飞猛进;即使如此,陶工打开烧制釉里红瓷器的瓷窑时,映入眼帘的往往不是预期的一抹艳红,而是一片晦黯灰涩,色泽褪尽的情况亦时有发生。根据明代监制瓷器之官员呈递的多份奏章,足见当时的陶匠在烧制釉里红瓷器时所面对的重重困难。
正是基于以上特点,釉里红坐上了瓷器贵族的宝座。且在拍卖场上不断刷新着各种记录,
2006年一只明洪武釉里红玉壶春瓶在香港佳士得的春季拍卖会上以RMB  81,660,800的高价成交。
2014年一只明宣德三鱼纹高足杯在香港苏富比以RMB 34,645,800的价格成交。
而2010年一只 清乾隆 釉里红穿枝螭龙图葫芦瓶在香港苏富比以RMB  38,033,600的价格成交。
如此价格被冠以“贵族”,真的是实至名归了。 接下来小编想详细给大家讲讲不同时期的釉里红到底要怎么区分。
元代釉里红:
釉色:元代时期的釉里红烧制技术其实并不成熟,纹样多有晕散现象,釉里红的颜色会时隐时现。这时期釉里红瓷器的绘制手法为线描勾勒,在瓷胎上用细线条绘出不同的纹样图案;也可以在胎体上刻划好,再用釉里红填绘地色或填绘纹饰留出白地,最后罩透明釉烧制。
器型:元代釉里红大多呈灰黑色器物以碗、罐居多。
纹饰:装饰简单,有缠枝莲、缠枝牡丹、草叶纹。手法除采用铜红彩在胎体上绘画纹饰之外,还有用铜红单线勾勒,涂抹色地及斑块等其他装饰方法,并经常与青花、刻划花、印花堆塑等结合在一起相互作用。
除了上述几点以外,更重要的是元人喜欢白色,只有汉族才对红色有特殊情感,所以当时的釉里红瓷产量特别稀少,因此每一件元代的釉里红瓷都是稀世珍宝。
图上这件为釉里红划花兔纹玉壶春瓶,元,高20.5厘米,口径6.3厘米,足径6.8厘米,目前收藏与故宫博物院。
瓶身撇口,颈细,腹部下垂,圈足,通体为青白釉。在肩部和腹部都刻有弦纹,上腹部为一只野兔于花丛中奔跑,小兔作回首状,以釉里红为睛,整体刻划技法娴熟利落,刀锋犀利,线条流畅,且在花纹的空白处随意涂抹釉里红,形成红底白花强烈的对比,增强了艺术效果。让我们不得不惊叹元代瓷艺大师们高超的工艺水准和艺术想象。
明代釉里红:
釉色:明洪武早期,釉里红烧造技术仍在探索之中,成品的发色有偏黑灰的现象,甚至有些烧成了“釉里黑”也未被打碎埋掉,其有赭红色(局部有绿苔点)、酱红色(有晕散)、赭褐色(有绿苔点和晕散)、黄褐色、黑褐色等,呈色极不稳定。但中后期的烧造技术与元代相比有显著进步。到了洪武中晚期期,釉里红的颜色多呈较纯正红色。
明代永乐时景德镇窑创造成功色调纯正的鲜红釉。色泽鲜艳、匀润。而宣德时对铜红釉的烧造技术掌握得更好,红釉制品不仅在数量上有明显的增加,而且较之永乐鲜红更胜筹,出现了宝石红、祭红、积红、霁红、醉红、大红、鸡血红、牛血红等名目繁多的新品种。
器型:器型除了瓶、壶外.还有盘、碗、罐等,但基本不见杯盏之类的小件。整体风格古朴、厚重,器型硕大,纹饰丰满,气势夺人。
纹饰:纹饰有缠枝菊纹、缠枝牡丹、缠枝莲等,与元代的人物故事、动物、鱼藻等图案相比就显得简单了。而到了宣德年间,釉里红三鱼、三果器.均采用的没骨绘法,由大笔涂抹,看不见勾勒轮廓线条。这种做法的后果是,偶尔会造成边缘部呈蟹甲青,红釉明艳且微泛青晕,更添花趣。除了传统的白地上用釉里红绘画外,还出现了红地白花等新品种。
这件明洪武的釉里红折枝牡丹纹花口盘,高8.6厘米,口径45厘米,足径22.1厘米。盘口为花型折沿,与花瓣形的盘壁相互对应,圈足为梯形,细砂底,呈火石红色。器物的胎体较为厚重,器身的纹饰图案采用的是釉里红线绘装饰的技法,在盘心绘制折枝牡丹纹,并且盘心与内壁转折处还绘有对称的花卉纹,纹饰丰富多彩,整体釉面发色纯正鲜艳,算是明初釉里红中的珍品,现被收藏与故宫博物院。
清代釉里红:
釉色:和明代相比,清代釉里红呈色有了改进,呈色红中透紫,既无元明釉里红的红艳,也无因烧制不好而出现的灰黑或烧飞。这个时期的釉里红瓷发色已能分出浓淡色阶,这是又一个重要进步。基本上能掌握高温釉下铜红彩料的发色效果,釉里红发色比明代有所提高。呈色稳定,鲜艳明丽,纹饰精致,线条细劲清晰,与青花配合浓谈相宜,和谐悦目。
器型:其器型主要有盘、碗、花瓶、笔筒、高足碗、摇铃尊等。民窑青花釉里红的烧制工艺也日趋成熟。。雍正时期的釉里红瓷烧造技术比康熙时更为精致。其烧造品种一类为仿明代永宣瓷器所作,有三鱼高足杯、盘、碗,三果高足碗和云龙纹碗等。
纹饰:由于釉里红的呈色技术运用娴熟,从而使这一时期的釉里红瓷器的纹饰内容较康熙时表现的题材更为广泛,所绘纹饰均清楚明晰,造型优美,同呈色鲜亮艳丽。特别是青花釉里红的出现,使得釉里红与青花配合浓淡相宜,和谐悦目。
这件 雍正青花釉里红凤穿花纹壮罐,通高28.7厘米,口径12.5厘米,足径11.2厘米。此罐外壁以青花釉里红装饰。主题纹饰为釉里红凤穿花纹,釉色莹润,釉里红发色纯正,青花颜色翠蓝,纹饰布局严谨,是雍正官窑瓷器中的一件上乘之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