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种体质(对症养生)』第六章 湿热体质:身体困重,多痘多疮

第六章  湿热体质:身体困重,多痘多疮

形体特征:偏胖或偏瘦。

心理特征:急躁易怒。

总体特征: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黄腻等湿热表现为主要特征。

常见表现:以面垢油光、口苦口干、慎重困倦、易生粉刺痤疮、舌质偏红、苔黄腻为主要表现,同时伴有体态偏胖或偏瘦、心烦懈怠、眼睛红赤、男易阴囊潮湿、女易带下量多、脉多见滑数等表现。

适应能力:不耐受湿热交蒸的长夏。

发病倾向:易患疮疖、黄疸、带下等病症。

调理名方:湿重——六一散:热重——连朴饮。

第一节  “战痘”,湿热体质最大的烦恼

面垢油光、粉刺痤疮,帮你辨清显热体质

湿热体质是以湿热内蕴为主要特征的体质形态。一般表现为:肢体沉重,发热多在午后明显,并不因出汗而减轻;舌苔黄腻,脉数。具体表现因湿热所在不同的部位而有差别:在皮肉则为湿疹或疔疱;在关节筋脉则局部肿痛。但通常所说的湿热多指湿热深入脏腑,特别是脾胃的湿热,可见脘闷腹满、恶心厌食、便溏稀、尿短赤、脉濡数;其他如肝胆湿热表现为肝区胀痛,口苦食欲差,或身目发黄,或发热怕冷交替,脉弦数;膀胱湿热见尿频、尿急,涩少而痛,色黄浊;大肠湿热见腹痛腹泻,甚至里急后重,泻下脓血便,肛门灼热。

今年42岁的刘畅,通过自己及伙伴的拼搏奋斗,十几年下来,家有了,事业兴了,可刘畅的烦恼也增多了。

也许有人会说,守着那么大的家业,烦恼当然有了,这也不足为怪。但我要说的烦恼并不在于此,而是在于刘畅满脸的“青春痘”。也许你笑了,说“青春痘”只是在十六七岁、十七八岁时长的东西,怎么会在一个40多岁的女人脸上长呢?这正是十几年的应酬造成的。即使刘畅使劲保持着不很肥胖的身体,但每次酒席上的酒肉还是少不了要进食一些、痛饮几杯的。然而,长久下来,刘畅开始离不开肉了,一天不吃点肉就感觉腹内不爽。渐渐地,刘畅脸上的皮肤不再细腻了,开始一点点地冒出了小痘痘。最初,刘畅还以为是每月“那几天”的原因呢,然而,过了“那几天”后,痘痘依旧不去。这下刘畅可急了,不停地进出美容院,可折腾了几次下来竞无济于事。无奈之下,刘畅只好找中医看了。

由于多年的鱼肉饮食,刘畅体质出现了偏颇,她的体质慢慢趋向了湿热,由此,脸上出现“青春痘”也就不足为怪了。

我国的南方气候潮湿,江河湖泊很多,又加上高温炎热,人们经常要处在热气蒸腾、湿气弥漫的环境中。“天人感应”,若在这种环境中不善于调养,生活在南方地区的人们就非常容易形成湿热体质。

湿热体质一旦形成,又很容易造成其他类型体质的偏颇。如,若湿热内蕴,妨碍了气的运行,可形成气郁质;若其湿妨碍血的运行,则可形成血瘀质;又因湿热是以热为主的,热又可伤阴而成阴虚质。因此,在辨清自己属于湿热体质后,一定要及时做好调养。

 

不要小瞧酒这一助升湿热的“帮凶”

生活中,我们可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或者在某部电视剧中可能也看到过这样的情景:屋外大雪飘飞,屋内炉火正旺,一位好友冒雪而来,一边搓着手,还一边张嘴哈着气。这时候,主人就会非常热情地拿出自己陈藏多年的好酒招待朋友,嘴里还不停地说:“来,先喝点酒,去去寒。”或者说一个人脚腕有些疼,稍懂点中医的老人就会拿来酒精点燃后,一点一点地洗脚腕。这都是借用了酒的热烈之性。而酒,是液态之品,属于湿,这就说明酒又具备湿的性质。因此,酒类,尤其是白酒,具有典型的湿热之性质,若一个人长期饮用白酒,就很容易导致湿热在体内的积聚。

酒之所以有热性,这跟它的酿制过程是分不开的。酒是由谷物经发酵后酿制而成的。谷物经过长时间的发酵后便成了酒糟和清液,而在发酵的过程当中便积聚了大量的热量。

因此,生活中要少饮酒,不要让大辛之品的它成了助升湿热的“帮凶”。

 

从“湿”到“热”再到“痘”的频生

湿热质之人体内的湿和热是纠结在一起的,是共同起作用的。

所谓湿,即通常所说的水湿,它有外湿和内湿的区分。外湿是由于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湿,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引起;内湿是一种病理产物,常与消化功能有关。中医认为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若体虚消化不良或暴饮暴食,吃过多油腻、甜食,则脾就不能正常运化而使“水湿内停”;且脾虚的人也易招来外湿的入侵,外湿也常因阻脾胃使湿从内生,所以两者是既独立又关联的。

所谓热,则是一种热象。而湿热中的热是与湿同时存在的,或因夏秋季节天热湿重,湿与热合并入侵人体,或因湿久留不除而化热,或因阴虚阳亢而使湿“从阳化热”,因此,湿与热同时存在是很常见的。

湿久则化热。我们知道夏天收过麦子之后在麦场上会摞起麦垛,一个个堆得跟个小山似的,里面密不透风。假如在堆麦秆的时候刚好碰上个阴雨天,又加上气温高,那麦垛摞起来几天后,你将手伸到麦垛里面试试,一种闷热热得惊人。为什么?这就是湿化为了热。体现在人的体内也是如此,如果体内的湿久久排不出去而蓄积,慢慢便化为了热。

体内湿和热久久不能除去,那只好以一种方式向外排泄了——痘。这就是很多人长痘擦什么都不管用的原因,它的病根儿在于体质是湿热的,没有将体质调理到平和,没有将体内多余的湿和热排出去,那你的“痘”无论用上多贵的化妆品都是无济于事的。

湿热的人长痈的比较多。那什么是痈呢?痈是指邻近的多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也可由多个疮疖融合而成.

痈是感染毒邪、气血壅塞不通而致的局部化脓性疾病。发病迅速,易脓,易溃,易敛。初起局部光软无头,很快结块,表皮欣红肿胀、疼痛,逐渐扩大高肿而硬,触之灼热。湿热质之人一般都气血壅盛,气血太盛就会往外走,就出现了痈。而且痈是阳证,一般长在肌肉丰厚的地方,如果热到了一定程度就会腐烂、出脓,因此,作为一种病理产物,痈也是体内多余湿热的释放表现。

因此,辨清体质后要及时调理,但湿热体质有个特殊,就是“湿”重还是“热”重要分别对待,不能只去湿而生了热,也不能去了热而留滞湿。鉴于此,湿热体质之人用杏仁15克,飞滑石18克,白通草6克,白蔻仁6克,竹叶6克,厚朴6克,生薏仁18克,半夏15克,水煎后服用,可起到清热祛湿的作用。

 

“胖子”的湿热这样来辨识

痰湿质的人容易肥胖,而湿热质的人也不乏肥胖者,那到底该怎么在众多的“胖子”当中比较确切地说出谁是湿热体质者呢7

第一,看脸色。如果一个胖人体内湿热过盛,面部就会出现油垢,一眼望去,脸就像一张油光纸,又油又亮,用手一摸,感觉有一层油似的。除此之外,脸上还经常会长出一些痤疮、粉刺,这多是体内湿热郁积,排不出去,最后在脸上长出痘痘来。

第二 看饭量。 湿热型的胖人都很能吃。能吃造成了脾胃功能失常,处于“胃强脾弱”的病理状态。胃有湿热,其功能就会亢进,这时人的饭量就会大增,而且一会儿就又饿了。进食得太多,胃纳过旺,就势必加重脾运化的负担,脾有“运化水湿”的作用,脾的负担过重就会造成“水湿内停”。

第三  看舌  湿热型胖子舌质偏红,舌苔黄腻,体内的热越盛,舌苔就越黄,就好像煮饭的时候火太大,饭就煮焦了,成了焦黄色的锅巴,如果再不关火,锅巴就会烧成黑色。所以舌苔的颜色越深,证明你体内的湿热越严重。

第四,看大小便  大便太干燥或者太湿,都是体内湿热的表现。如果身体里热重于湿,则大便燥结;湿重于热,则大便黏滞,小便短赤。湿热体质的人,怕湿怕热,夏末秋初是湿热质人最难熬的时节。

第五,看眼睛。 湿热质胖子的两眼内有红赤的血丝,不痛不痒,这正是由于湿热内蕴、热灼血络造成的。

 

湿热体质的预防要从孕育期开始

父精母血在孕育胎儿的过程中,已经包含了先天的因素在里面,父亲和母亲的身体都强健,体质都平和,那孩子在先天孕育中肯定就好;假如父母的体质都弱,那孩子出生后的体质也强不了多少。湿热体质受先天的影响就很大,也因此,对湿热体质的防范要从孕育孩子起就开始加以重视。

在孕妈妈孕育一个新生命的过程中,孕妈妈的膳食结构、性格心理、居住环境,都会对腹中的胎儿有一定的影响。“母寒则儿寒,母热则儿热”,元代著名医家朱丹溪的这句话就说明了,孕妈妈若是属寒的体质,那么将来也影响小孩子的阳气的生长、阳气的发生;若孕妈妈身体里面积蓄了热的东西,那么将来小孩出生后的体质就会表现出阴虚。我们知道婴幼儿时期小孩经常会长口疮、皮肤湿疹什么的,这些都是热的现象。而这些热的现象,就跟孕妈妈怀孕时经常吃热性的食物有关。

也因此,我们说,怀孕时的孕妈妈若体质偏虚寒,就要适当地多吃一些热性的东西,如当归生姜羊肉汤等。若孕妈妈属偏热的体质,则多喝一些滋阴的银耳汤等。这也正是根据中医的体质理论来给孕妈妈作膳食结构的调整。

孕妈妈的情绪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比如,孕期孕妈妈若心情舒畅,喜欢听一些舒缓的胎教音乐,那孩子出生后性格相对来说就显得活泼开朗。若在孕期,孕妈妈受到了惊吓,那孩子出生后就可能得癫痫。

孕妈妈的情绪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比如,孕期孕妈妈若心情舒畅,喜欢听一些舒缓的胎教音乐,那孩子出生后性格相对来说就显得活泼开朗。

我们说,孩子是一个稚阴稚阳之体,就是阳气未充,阴气未盛,此时就易寒易热、易虚易实。这是生命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是符合生长规律的,因时,家长们没有必要为孩子生病过于紧张。当然,到了童年和婴幼儿时期的体质又有所不同,但只要明白了生命过程不同,体质也会不同,从而做到适时调理就可以了。

第二节 湿热体质养生:“清热”“利湿”同步进行

四季调养:长夏暑湿巧应对

春季气温回升,湿热体质之人,饮食调养应以清热解毒、疏肝为主,谨防湿热病发生。夏季炎热,容易生湿,以清暑利湿为主,秋季气燥,应注意健脾、祛湿、润燥,冬季气候寒冷,应注意健肾利水。

湿热体质的人可出现于各个年龄段,尤其是30~45岁的人更容易受到湿热的侵袭。因为这个阶段的人属生命中“土”的年段,体内湿气本身就比较重,夏秋之交又属中医所说的“长夏”季节,也对应五行中的“土”,又加上此时雨水较多,湿气较重,内外相合,湿上加湿,更容易出现不想吃饭、浑身没劲或者饭后感觉胃满满的、腹胀、拉肚子等症状。

如果湿热侵袭到小孩,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腹泻、大便不顺畅。如果湿热侵袭到老年人,就可能出现下肢酸困、腰疼等症状。

因此,湿热体质者,在长夏湿气较重时,饮食上多选用芳香的蔬菜如香菜、荆芥、藿香等;还可以适宜地饮用一些茶:艾叶、佩兰,可以除湿,竹叶、荷叶可以清热,每天泡茶喝,帮助清除体内的湿热。生姜、大茴香、桂皮等香料,具有祛寒、除湿、发汗等功效,每天做饭时适当放一点有温中祛湿的作用。湿热的季节,粥也是很好的选择,茯苓、白术、小米、大米各适量,每天煮粥喝,健脾、祛湿、养胃。除通过饮食调理外,不宜暴饮暴食、酗酒,少吃肥腻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适度饮水,避免水湿内停或湿从外入。应早睡早起,室内经常通风换气,能不用空调尽量不用,养成按时大便的习惯。早起出来活动到出汗为止,出汗可帮助排湿,但也不要大汗淋漓以免伤气。

不要长期熬夜,或过度疲劳。保持充足而有规律的睡眠。要保持两便通畅,防止湿热瘀聚;注意个人卫生,预防皮肤病变。

避免居住在低洼潮湿的地方,居住环境宜干燥、通风。盛夏暑湿较重的季节,减少户外活动的时间。

 

饮食调养:薏米、绿豆,清热利湿

湿热体质是以湿热内蕴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因热往往依附湿而存在,所以,饮食调理要首先弄清湿热产生的原因,避免水湿内停或湿从外入。平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暴饮暴食,不酗酒抽烟,不吃或少吃肥腻甜甘食品,以保持消化功能的良好状态。平时宜多食用祛湿除热、清利化湿的食品,如薏苡仁、绿豆、白扁豆、冬瓜、瓠子、丝瓜、西瓜、山药、白茯苓、马兰头、枸杞头、黄瓜、金针菜、水芹、荠菜、荸荠、金银花、蛇肉、鲫鱼、乌鱼、泥鳅、萝卜、黄芽菜、豇豆、蚕豆、玉米、小米、百合、苤蓝、茭白、黑木耳、芋头、苋菜、番薯、马铃薯、菊芋、慈菇、藕、地瓜、绿豆芽、豆腐、胡萝卜、番茄、莼菜、菜瓜、地耳、菱、豆苗、梨、苹果、橘子、枇杷、柑、橙子、蕹菜、柿子、草莓、鸭肉(烤鸭忌食)、黄鳝、鲢鱼、赤小豆等。

并且,在饮食中,湿重和热重要区别对待,湿重以化湿为主,热重以清热为主。选食的食物,中医认为阴虚生内热,脾虚而不得化湿,因此又必须注意补阴而不伤脾、健脾滋阴而祛湿退热。

在这里,我们要多说一下湿热体质的天然良药——绿豆。盛夏酷暑,小孩因天热易生痱子,喝些绿豆汤,能预防痱子。绿豆还可以作为外用药,嚼烂后外敷治疗疮疖和皮肤湿疹。如果得了痤疮(就是青春痘),可以把绿豆研成细末,煮成糊状,在就寝前洗净患部,涂抹在患处。“绿豆衣”即绿豆壳,能清热解毒,还有消肿、散翳明目等作用。另外,绿豆还有止痒作用,可专门治疗由体内发热引起的热痒。

大麦  味成,微寒,无毒,性平,凉。入脾、胃二经。具有和胃、宽肠、利水及治食滞泄泻、小便淋痛、水肿等作用。湿热体质可常食。

惹苡仁  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薏苡仁又是一种美容食品,常食可以保持人体皮肤光泽细腻,消除粉刺、雀斑、老年斑、妊娠斑、蝴蝶斑,对脱屑、痤疮、皲裂、皮肤粗糙等都有良好疗效。湿热体质者可经常食用。

慈菇。性凉,味苦甘。归肝、肺经。能清热利尿、通淋、化痰止咳。用于湿热小便不利,或热淋、砂淋、肺热咳嗽,煎汤服;炖肉或以蜂蜜拌蒸食用,有益脾润肺之功,可用于肺虚咳嗽痰血等。湿热质者可常食用。

甘蓝  味甘,性平。归胃、肾经。具有清利湿热、散结止痛、益肾补虚的作用。湿热体质者可经常吃甘蓝。

荠菜:  味甘,性平。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的功效。可用于肾结核尿血、产后子宫出血、月经过多、肺结核咯血、高血压病、感冒发热、肾炎水肿、泌尿系结石、乳糜尿、肠炎等。湿热体质之人可常吃。

茭白:  味甘,性寒。归肝、脾、肺经。有解热毒、除烦渴、利二便的功效。主烦热、消渴、二便不通、黄疸、痢疾、热淋、目赤、疮疡等。湿热体质之人可常吃。

金针菜。  性平,味甘。可养血平肝、利尿消肿。能治头晕、耳鸣、心悸、腰痛、吐血、衄血、大肠下血、水肿、淋病、咽痛、乳痈。湿热体质之人可常吃。

推荐食谱 

薏米蒸鲤鱼

【原料】鲤鱼1条,薏米1 00克,陈皮、生姜片各1 0克,草果5克,盐、味精、鲜汤各适量。

【做法】草果去壳,洗净。陈皮用温水洗净,切丝,水泡1 0分钟。薏米用水浸泡2小时。将鲤鱼去鳞、鳃及内脏,洗净,草果、陈皮丝、薏米塞入鲤鱼腹内。将鲤鱼放入大碗内,加入姜片、盐、味精、鲜汤,上笼蒸90分钟左右,出笼,除去生姜、草果、陈皮丝、薏米即可。

功  效

湿热型肝癌伴水肿、泄泻、食积停滞等。

竹笋西瓜皮鲤鱼汤

【原料】鲤鱼1条(约750克),鲜竹笋500克,西瓜皮500克,眉豆60克,生姜、红枣、精盐各适量。

【做法】竹笋削去硬壳,再削老皮,横切片,水浸1天:鲤鱼去鳃、内脏,不去鳞,洗净略煎黄;眉豆、西瓜皮、生姜、红枣(去核)洗净。把全部材料放入开水锅内,武火煮沸后,文火煲2小时,加精盐调味供用。

功效

祛湿降浊,健脾利水。适用于身重困倦、小便短少、高血压。竹笋是一种低脂肪、低糖、多纤维素食物,具有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防治便秘之功效,也有防癌的作用。

玉须泥鳅汤

【原料】中大泥鳅300克,鸡胸脯肉1 50克,猪小排骨1 00克,玉米须1 5克,葱1根,生姜数片,盐少许,麻油数滴。

:将泥鳅剪开腹部,洗净,用沸水汆过后,捞起,沥干。猪小排骨斩块,装入沙锅,上置泥鳅。放入姜、葱,加入适量沸水;玉米须用纱布扎紧,也置入沙锅内。用文火煲至五六成熟时,放入鸡胸脯肉丝,继续煲至熟烂为度。食用时除去姜、葱、玉米须,加入盐、麻油调味即可。

功  效

泥鳅昧甘性平,可补中益肾、祛湿消渴:玉米须味甘性平,可平肝清热、利尿祛湿。与猪小排骨、鸡胸脯合炖,对糖尿病、泌尿系统感染、疔疮热毒、高血压、黄疸、肝炎等有一定疗效。

马齿苋粥

【原料】鲜马齿苋100克,粳米50克,精盐、葱花、素油各适量。

【做法】将马齿苋去杂洗净,入沸水锅内焯一下,漂去黏液,切碎。油锅烧热,放入葱花煸香,放入马齿苋、精盐炒至入味,出锅待用。将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水煮熟,放入马齿苋煮至成粥,出锅即成。

功  效

马齿苋具有清热解毒、治痢疗疮的功效,粳米具有养脾胃的功效。两者煮粥,具有健脾胃、清热解毒的功效。此粥适用于肠炎、痢疾、泌尿系统感染、疮痈肿毒等病症。

白玉猪小肚汤

【原料】白茅根60克,玉米须60克,红枣1 0枚,猪小肚500克,盐、生粉各适量。

【做法】将猪小肚洗净切块,用盐、生粉拌擦,再冲洗干净。先放入开水锅煮1 5分钟,取出在清水中>中洗。红枣去核后,与白茅根、玉米须一起洗净,用清水稍浸泡片刻,再与猪小肚一起放入瓦罐内,加入清水8碗左右。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煲2个小时,可加入适量食盐和少量生油。

功效

祛湿消肿。

 

经络调养:按摩艾灸,祛湿祛热

多穴按摩

体穴:手三里、合谷、内关、中脘、足三里、内庭等。

按法:以上在医生指导下选穴,采用按或揉的方法,点按以酸胀而不伤皮肤为度,每穴1~2分钟。每次数遍共30分钟。

足反射区:腹腔神经丛、输尿管、膀胱、消化诸区、全身淋巴等。

按法:每个反射区轻中度用力按压2~3分钟,每次数遍共30分钟,每天1次。按完后饮温开水200~400毫升。

单穴按摩

选穴:曲池穴。

按法:用拇指或者是中指指端来按压,每次1~3分钟,每日按摩1~2次。可以起到疏风解表、清热利湿的作用。

 

药物调养:湿重热重,辨证论治

湿热体质一般要分湿重还是热重。湿重的以化湿为主,可选用六一散、三仁汤、平胃散等;热重以清热为主,可选用连朴饮、茵陈蒿汤,甚至葛根芩连汤。以此为基础,再根据某些特殊表现选择相应的中药,如湿疹、疔疱加野菊花、紫花地丁、苦参、白鲜皮等;关节肿痛加桂枝、忍冬藤、桑枝等;腹泻甚至痢疾加白头翁、地榆、车前子等;血尿可加小蓟草、茅根、石韦、萹蓄等。

此外,常用的滋阴中药有天冬、麦冬、玄参等,常用的清热泻火药有大黄、黄连、黄柏等,常用的解毒消肿药有连翘、金银花、大青叶等。

湿重

六一散

【来源】《黄帝内经·素问·宣明论方》。

【组成】滑石粉600克,甘草1 00克。

【用法】调服或包煎服,一次6~9克,一日1~2次。外用,扑撒患处。

【加减】若暑热较重,可酌加淡竹叶、西瓜翠衣之类以祛暑:伤津而口渴舌红者,可加麦冬、沙参、石斛等养阴生津止渴;心火较旺而舌红心烦者,可加竹叶、灯心、黄连等泻火除烦:气津两伤可加西洋参、五味子等益气养阴:小便涩痛或有砂石诸淋者,可选加白茅根、小蓟、车前草及海金沙、金钱草、鸡内金等利尿通淋。

【主治】清暑利湿。内服用于暑热身倦、口渴泄泻、小便黄少:外治痱子刺痒。

三仁汤   

【来源】清·《温病条辨>。

【组成】杏仁1 5克,飞滑石1 8克,白通草6克,白蔻仁6克,竹叶6克,厚朴6克,生薏仁1 8克,半夏1 5克。

【用法】水煎,每日饮服3次。

【主治】清利湿热,宣畅气机。湿温初起、头痛恶寒、面色淡黄、身重疼痛、午后身热、胸闷不饥等症。用于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急性卡他性中耳炎、妊娠呕吐、伤寒、百日咳等症。

平胃散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苍术9克,厚朴(姜制)6克,陈皮(去白)9克,甘草(炙)3克。

【用法】共为细末,水煎,空腹热服。

【主治】燥湿健脾,消胀散满。适用于脾土不运、湿浊困中、胸腹胀满、口淡不渴、不思饮食或有恶心呕吐、大便溏泄、困倦嗜睡、舌不红、苔厚腻。脾虚无湿或阴虚之人,症见舌红少苔、口苦而渴或脉数者禁用。

 

运动调养:长跑、游泳,清热利湿

运动是湿热体质最好的调节方法。湿热体质是以湿浊内蕴、阳气偏盛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适合做大强度、大运动量的锻炼,如中长跑、游泳、爬山、各种球类、武术等。如此可以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排泄多余的水分,达到清热除湿的目的。可以将健身力量练习和中长跑结合进行锻炼,健身力量练习采用杠铃阻力负荷方法,在健身房有教练指导下进行锻炼。

湿热体质之人在进行完中长跑和各种球类运动后,常会有大汗淋漓的状况出现,这时要立即更换已经汗湿的衣物,以免湿气侵入人体内部。运动后不要喝冷饮,防止寒气滞留伤害脾胃。

对于湿热体质的胖子来说,减肥是势在必行的,而最有效的减肥运动就是有氧运动,尤其是消耗能量较多的运动,例如慢跑、爬山、快步走、球类运动、游泳等,每次运动最好一次持续做完,中间不要停止,且每次运动消耗热量须达1260千焦,通常这种运动量会造成心跳加快,或流汗的程度。运动会提高人体的新陈代谢率,但其效果最多只有两天,因此运动最重要的是要持之以恒,如果不能每天做,最少两天也要做一次。

但对于一个极度肥胖的人,即使是走路可能都是很大负担,因此选择运动种类时,要量力而为,逐渐加大运动量,还要以身体能负荷为主,以免心脏、肺脏负荷不了,或是肌肉关节受伤。下面我们列举几种能消耗1260千焦的运动:慢跑30~50分钟;骑脚踏车1小时至75分;步行1~1.5小时;游泳30~40分钟;打网球45分钟至1小时;跳绳30~40分钟。极度肥胖的湿热体质者可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

情志调养:保证目垂目民充足,调畅,隋志

湿热体质的人性情较急躁,外向好动,活泼,常常心烦易怒,应注意安神定志,以舒缓情志。正确对待喜与忧、苦与乐、顺与逆的情绪变化,保持稳定的心态。要保证睡眠,静养心神。

良好的睡眠有祛湿清热的作用。睡好觉神清气爽,皮肤光洁,所以说“女人的美丽是睡出来的”这句话一点不假。

若想减轻和改善湿热体质,不熬夜、保证睡眠充足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经常熬夜则舌苔黄厚,即呈现出湿热之象;睡个好觉则厚苔退去,为湿热已祛,这说明良好的睡眠有祛湿清热的作用。睡好觉神清气爽,皮肤光洁,所以说“女人的美丽是睡出来的”这句话一点不假。湿热体质常见性情急躁易怒、紧张焦虑压抑,因此应该注意静养心神,因为静能生水清热,静有助于肝胆舒畅。如何静养心神?一是经常练习深呼吸,将气息深吸至小腹部;二是多听流畅悠扬且舒缓有镇静作用的音乐;三是练习瑜伽、气功、太极拳、舒展优雅的舞蹈,一来可调畅情志,二来可增加肺和脾胃运动以化湿热。易患疾病:痤疮、黄疸、带下等

湿热是一种过渡性的体质,严重时还可导致其他类型的偏颇体质,因此,我们要及时调理湿热体质,对由湿热体质引起的疾病要积极防治。以下便为湿热体质易患的疾病:

反复长痤疮是湿热体质的典型表现,如面部痤疮、全身的疮疖等。而且不限年龄,湿热体质的人都可能长。另外,反复口腔溃疡、舌尖红赤等也都是因为是湿热体质的原因。

皮肤湿疹

体内积存了多余的湿和热,就会表现于皮肤表面,这时皮肤就会出现如小米粒样的丘疹,色红、瘙痒,破后会有黄水流出来。

体内积存了多余的湿和热,就会表现于皮肤表面,这时皮肤就会出现如小米粒样的丘疹,色红、瘙痒,破后会有黄水流出来。

黄疸

人体内若积存有太多的湿热,最容易滞留于肝胆系统,而肝气主疏发,胆气主沉降,湿热之气则最容易阻滞气机的升降。若胆气不降,则出现口苦、厌食、恶心、腹胀等症状。中医上属肝胆湿热,即现代医学的胆囊炎、胆石症、急性肝炎等。

带下

湿热体质的女性常见有带下色黄、臭秽,常伴有外阴瘙痒等症。若以西医的说法便是官颈炎、阴道炎和附件炎等。

小便淋漓不尽

小便淋漓不尽、尿频是男性湿热体质常见的症状。用西医的说法便是急、慢性前列腺炎。

附一:肥胖的分型论治

肥胖

【病因病机】

肥胖的成因较复杂,多数学者认为肥胖与体质、年龄、饮食习惯、劳逸、情绪、遗传等因素有关。肥胖早在《素问·通评虚实论》就有记载,“肥贵人,则高梁之疾也”;《灵枢·卫气失常篇》论及人体肥瘦时指出,人有肥,有膏,有肉,后世又有“肥人多痰而经阻气不运也”,“谷气胜元气,其人脂而不寿,元气胜谷气,其人瘦而寿”,“大抵素禀之盛,从无所苦,唯是湿痰颇多”,以及“肥人多痰多湿,多气虚”之说。

【分型论治】

痰湿阻滞

【症状表现】肥胖,伴身体重者,平素喜食肥甘厚味,或过饮酒酪奶浆,常感头昏胸闷、神疲乏力、脘腹胀满、恶心痰多、嗜睡口淡、舌质淡红、苔白滑或腻、脉濡滑或迟缓。

【治疗原则】健脾化痰,燥湿减肥。

【药物处方】半夏10克,苍术10克,茯苓12克,山楂10克,鸡内金10克,厚朴6克,薏苡仁15克,荷叶6克,陈皮6克。

【加减】寒湿偏盛加桂枝、白术、泽泻;湿热偏重加蔻仁、杏仁、海金沙;痰多加蔻仁、藿香;痰湿化热加黄芩、栀子、胆南星、贝母;白带多加椿根皮。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气滞血瘀

【症状表现】肥胖,伴面黯唇绀,胸闷气短,腹部胀满,嗜卧,记忆力减退,皮肤可见瘀斑,妇女经行不畅或闭经、痛经。舌质紫暗,苔薄或滑腻,脉沉细涩。

【治疗原则】理气通络,活血化瘀。

【药物处方】桃仁10克,红花9克,枳实12克,当归10克,柴胡10克,牛膝10克,川芎6克,赤、白芍各10克。

【加减】血瘀较甚加丹参、苏木、三棱、莪术;痰郁重加菖蒲、苏合香、青礞石;痰瘀化热选用南星、天竺黄、贝母、黄连、栀子。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肺脾两虚

【症状表现】肥胖,伴头晕目眩,少气懒言,胸闷气促,脘腹胀满,自汗心悸,下肢水肿,神疲嗜卧,便溏,妇女带下清稀、经量少。舌质淡胖,苔薄或白腻,脉沉细或濡缓。

【治疗原则】健脾益肺,化痰祛湿。

【药物处方】党参12克,炙草6克,茯苓1 2克,白术1 2克,陈皮6克,半夏10克。

【加减】体虚气短甚重用党参,加黄芪;心悸胸闷,喘促较重加远志、枣仁、枳壳、菖蒲;无其他兼症可选加山楂、鸡内金、薏苡仁、茅根。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脾肾两虚

【症状表现】肥胖,伴神倦嗜卧,呼吸气短,动则喘气怔忡,腰膝酸软,形寒肢冷,下肢水肿,夜尿频,便溏,性欲减退。舌质淡胖,苔薄白或滑,脉濡缓或弦滑。

【治疗原则】健运脾胃,补益精髓。

【药物处方】熟地12克,山茱萸10克,山药15克,茯苓12克,丹皮6克,泽泻12克,党参12克,白术12克。

【加减】偏肾阳虚加附片、桂枝、仙茅;偏肾阴虚加龟板、鳖甲;脾阳不振加黄芪、白术。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脾胃积热

【症状表现】肥胖,伴情绪抑郁,恶热烦躁,口苦咽干,消谷善饥,尿黄便秘,妇女经少或闭经,经前乳胀,带下黄稠。舌边尖红,苔薄黄,脉弦滑或数。

【治疗原则】疏肝养胃,泄热减肥。

【药物处方】柴胡6克,枳实10克,枳壳6克,黄芩10克,山栀10克,龙胆草6克,茶叶3克,番泻叶10克。

【加减】消谷善饥明显加生石膏、熟地;肝热重加夏枯草;尿黄便秘加生大黄、丹皮。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按摩疗法

取穴:中府、云门、腹结、府舍、气海、关元、脾俞、胃俞、肾俞。

操作:取自然仰卧法,术者循肺经、胃经、脾经走向进行按摩推拿,点中府、云门、腹结、府舍、气海、关元等穴,换俯卧位,推拿膀胱经,点脾俞、胃俞、肾俞等穴。30次为1个疗程。

耳穴埋针   

取穴:内分泌、肺、神门、胃、心、三焦、大肠等。

操作:耳郭皮肤常规消毒后,用止血钳子夹住图钉形揿针针圈,将针尖对准穴位刺入,然后以0.5厘米见方的胶布固定,埋针期间,每天自行按压埋针处1~2次,每次1分钟,每4~5天换针1次,最长不超过1周,5次为1个疗程,每次双耳埋针总数不超过6穴。

体针

取穴:内关、水分、天枢、关元、丰隆、三阴交、列缺。

操作:用平补平泻法,隔日1次,每次留针半小时,15次为1个疗程。

饮食疗法

◇三花减肥茶

【组成】玫瑰花、茉莉花、代代花、川芎、荷叶等多种中药加工而成。

【用法】每天服1包,放置茶杯内,用80~100℃开水)中泡,饮2~3次,一般晚上服。如果减肥速度不快或未达到减肥作用者,可早、晚各饮1包,连服3个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