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人不愿做省长,辞官回乡后研究书法35年,一手楷书堪比欧阳询
武则天曾言:"身不修则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盖寡矣,而况于天下乎。"心怀天下之人,必定是道德高尚之人;心有苍生之人,必定是嫉恶如仇之人。偌大的世界,追名逐利的人在此迷失,却总有人意志坚定,如同天上的明星,一如从前。
有这样一个人,他曾经担任地位极高的省长,因痛恨官场的勾心斗角与贪污腐败,他决定离开。愤然辞官后,他归隐乡野,过着躬耕南阳的生活。然而,潜心修习的他却有着意外收获,勤加练习书法之后,他终于成为了一代名家,一手楷书堪比欧阳询。
这个人,就是一代书法大家潘龄皋。
年少成名
家庭是一个人最早的课堂,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至关重要。1867年,潘龄皋出生,年少的他便拥有着显赫的家世,生活在书香气之中。潘龄皋祖父名叫潘祖望,是清朝的生员,而潘龄皋父亲潘曾希也是清朝的庠生,因此很小的时候,潘龄皋就始终与书籍、知识为伴。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正是这样的百分之百才造就了一个人的成功。年少的潘龄皋在读书方面十分有天赋,不仅如此,他还经常挑灯夜读,十分勤奋。在潘龄皋的努力之下,他很快便在青年一辈中崭露头角。
15岁时,潘龄皋参加了考试,年纪轻轻的他成为了秀才,潘龄皋也因此而一战成名。因为潘龄皋渊博的知识,人们便聘请他做自己孩子的老师。在教书之余,潘龄皋依旧没有荒废读书,他在夜晚借着昏暗的灯光学习,不停地练习着书法。
潇洒恣意
冥冥之中自有天定,所有的努力都将得到回报。1894年,潘龄皋参加考试,一举成为举人。在翰林院供职3年之后,潘龄皋被调任到甘肃,在那里的小县城当知县。
潘龄皋不仅精通经史子集,在治理地方上也颇有天赋。在职期间,潘龄皋爱民如子,将县城打理地井井有条,百姓们都赞不绝口。此后,潘龄皋一直在各地游走,所到之处百姓无不尊敬爱戴,潘龄皋也因此颇负盛名。1906年,潘龄皋辞官回乡,开始了避世不出的生活。
中华民国建立之后,潘龄皋再次出山,在甘肃省任提学史一职。此后潘龄皋的官职不断变化,潘龄皋为官的心情也逐渐矛盾,他渴望为百姓尽绵薄之力,却并不愿沾染官场的恶习,于是在入世、出世之间徘徊不定。1919年,潘龄皋再度辞职。
星辰总会散发出耀眼夺目的光芒,即便刻意躲避,依旧能迎来众星捧月的生活。1921年,潘龄皋接管禁烟监察的工作,同年10月,潘龄皋出任甘肃省的省长。在其他人看来,甘肃省省长位高权重,是一份别人求之不得的工作,然而潘龄皋却不以为然。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固然重要,可总有人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在政期间,潘龄皋见证了军阀林立、割据争霸、天下疲敝的惨状,对于官场上的勾心斗角、腐败贪污,潘龄皋自知无力改变,却十分痛恨。
他不愿意自己被腐败贪污侵染,不愿再做省长,于是再次退居二线。1921年7月,潘龄皋辞官回乡,选择成为一名隐士。
隐士大家
世间之物都存在着两面性,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另一扇窗已经悄然打开。赋闲在家期间,潘龄皋一直潜心研究书法,渐渐有所领悟,书法技术上也突飞猛进。潘龄皋在书法研习上颇有心得,书法体系自成一派。
潘龄皋擅长楷书、行书,尤其擅长书写小字。在外界看来,潘龄皋的字体形态匀称,笔触圆滑,风格清秀,实在是大家之作。书法专业人士评价到:"轻柔中包含刚劲,简朴中蕴含深沉。" 潘龄皋的书法多变,意蕴深刻。民国时期,潘龄皋与著名书法家谭延闿齐名,南谭北潘成为一代传说。
高尚的品质是一个人重要的组成部分,宁死不屈的人格更是国家与民族之幸。潘龄皋不仅拥有着艺术家的技术,还拥有着属于艺术家的傲骨。
事变之后,潘龄皋曾经在安新县任职。1938年,敌军攻占安州,为了维系自己在当地的统治,敌军将目标放在了颇有声望的潘龄皋的身上。
他们曾经多次邀请潘龄皋出任维持会会长一职,但潘龄皋不愿意自己成为敌军的傀儡,便拒绝了敌军的邀请。为了逃离敌军的掌控,潘龄皋甚至背井离乡,来到了北京。
正直的人永远将正义当作最高的信仰,即便明知前路艰难,却从不妥协。尽管潘龄皋已经逃离,但是敌军依旧穷追不舍,他们再次将河北省省长当作诱饵抛出,逼迫潘龄皋就范。潘龄皋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原则,绝不妥协退让,即便敌军派遣各方人士前去游说,潘龄皋依旧不为所动。
多次进攻却一无所获,敌军最终恼羞成怒,将潘龄皋抓捕起来,关进大牢。潘龄皋自知死期将至,却丝毫不惧怕退让,被抓之时,潘龄皋将寿衣穿戴整齐,从容赴死。寿衣代表着死亡,亦代表着潘龄皋视死如归的精神。
十年之后,在好友的帮助之下,潘龄皋北保释出狱。落魄的潘龄皋只能依靠卖书法作品为生,即便如此,潘龄皋却依旧不向敌军低头。
潘龄皋的一生是伟大的,尽管在勾心斗角的官场生活,潘龄皋却依旧没有沾染上贪污腐败之气丝毫;潘龄皋一生是桀骜的,尽管在入世、出世之间徘徊,他却依旧心向人民;潘龄皋的一生是幸运的,他选择成为隐士,回乡后潜心研究书法35年,成为一代名家。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每个人的心中都曾经充满着希望,也正因为有了希望,人们才会孜孜不倦,不断追求,成为更好的自己。愿天下的人都能够保持本心、充满希望,不求显赫成功,但求无愧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