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仙,香港最著名的庙宇
庙不在大,有仙则灵,黄大仙祠放在内陆很多地方,就是一座毫不起眼,历史短暂的普通寺庙,可它出生在香港这座国际大都市,一座700多万人挤在11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年还接待四、五千万来自世界各地游客的城市。
于是黄大仙祠成为了香港最著名的庙宇,香火旺得无法形容,每天都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朝拜,以黄大仙命名的黄大仙区还成为香港十八区之一。
好在港澳台人还没有堕落到寺庙也收门票的程度,还保存着中华民族起码道德,要不黄大仙祠也收取个50元门票,相信也会赚得个盆满钵满,话说内陆那些收门票的寺庙,佛祖同意了吗?
香港的黄大仙祠其实发源于广州,广州黄大仙祠始建于公元1899年,
1904年得各界热心人士捐款重修,后来陈炯明主政广东,以革命者自居,说要破除迷信拆除庙宇,
1910年把广州黄大仙祠给拆了,
1915年,道士梁仁庵、梁钧转父子,从广东西樵山普广祖坛奉接赤松仙子宝像去到香港,最初在香港湾仔供奉,
1921年,来到现在的地方建啬色园至今,所以黄大仙祠又叫做啬色园。
黄大仙祠是香港人气和香火最旺的地方,这里每天都挤满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和信众,农历新年大年初一在黄大仙争上“头柱香”,更是香港一年一度的贺岁胜事。
黄大仙祠到达非常方便,地铁观塘线黄大仙站B2或B3出口出来就是,黄大仙祠也不需要门票。
黄大仙祠与中国传统寺庙无甚不同,无论建筑风格还是供奉菩萨都大同小异,唯一不同的就是周边环境,被高楼大厦包围得严严实实。
1921年7月,黄大仙祠在现址落成启用,1922年8月,啬色园正式成立,负责管理祠庙,建成之初,是私人道场,只供道侣及家属入内参拜,直至至1956年8月21日,黄大仙祠才获政府批准全面开放予善信参拜。
2008年4月3日,啬色园宣布斥资1亿4000万元,历时3年进行了35年来最大规划的扩建工程,现在是扩建后的黄大仙祠。
香港人占领中环、台湾人占领立法院,其实黄大仙祠早已被内陆游客占领,你看要想在黄大仙祠前照个相,不拍合影都难。
黄大仙祠供奉的主神是道教的神仙黄初平,晋朝时浙江金华人,少年时在山上放羊,遇到仙人带他到山中学道,一学就是40多年,法力高强,能点石成金。
他的哥哥黄初起一直在山中找他,后来找到了,见他能指石变羊,两兄弟便一起修练,双双为仙,由于他们隐居于赤松山,所以叫做赤松黄大仙。
总之自古以来关于道士的传说都是炼丹得道、羽化登天、治病救人、有求必应之类的,黄大仙基本上也是如此,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得道升天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修炼成仙,炼丹寻求长生不老和包治百病的药方是道士的主要工作之一,谁知道长生不老的药方没找到,道士们倒是一不小心把火药给炼了出来,成就了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后来还成为改变世界历史的重要工具,历史就是这么歪打正着。
这是天蓬元帅吗,其实这是黄大仙祠的十二生肖之一,实在太像二师兄了,头上那朵花是为了体现八戒的风骚吗。
庙祠旁的两层建筑物则是解签之地,内有很多专业解签相士提供解签服务,据说价钱约每支签大约20至30港币。
扩建后的黄大仙祠占地18000多平方米,牌坊后面就是主殿大雄宝殿,旁边还有三圣堂、从心苑等建筑,在内陆只能算得上一座中等偏小规模的寺庙,但在寸土寸金的香港,真的算得上大庙宇。
庙宇不在大,香火旺才是正道,黄大仙不收门票,也是香港香火最旺的寺庙。
还有人拿红包过香火的,具体含义我不太清楚,这是在平时,放在节假日或特定时候,据说挤进来上柱香都困难,大年初一上头柱香,更是拼体力和毅力的活动。
工作人员要不停地把香火拿掉扔到旁边香炉里面去烧,几分钟后,香火又插满了供台。
赤松黄仙祠,估计当年在赤松山上放羊的黄初平,得道成仙也没想到1600多年后,自己会在一座国际大都市里食得如此多的香火。
主殿前两只铜鹤展翅欲飞,挂有“道经师”三个字,大雄宝殿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进去的,大概是会员或者特定人员才能进去,一般游客只能在外面张望一下。
虔诚的信众,女性居多,也许是女性更缺乏安全感,更需要精神寄托。
其实黄大仙祠不止供奉黄大仙,还供奉儒、释两教的神祇如孔子、观音等,所以黄大仙祠也是三教融合的寺庙。
主殿旁边的三圣堂,供奉着关帝、观音和吕祖,关公是财神,观音是佛教神仙,吕洞宾是道教神仙,在香港这座中西交融的国际都市里,神仙也混居。
黄大仙祠其实很小,如果随便走走看看的话,十分钟足够了,主要就是黄大仙师宝殿、三圣堂和从心苑花园几部分。
香港黄大仙祠的历史也不长,不过90多年,但对于只有170多年历史的香港来说,黄大仙祠绝对称得上是古迹。
所以黄大仙祠于2010年5月被确定为香港一级历史建筑。
从心苑则是于1991年园方为庆祝黄大仙祠建成70周年而建,取名自孔子的“七十而从心所欲”。
苑内的长廊参照北京颐和园长廊兴建,还有小桥、水榭、人工湖及各式各样的小亭等,不比内陆的私家花园大,所谓人工湖其实就是一个池塘。
黄大仙祠还是香港第一家获政府批准举办道教仪式婚礼及签发结婚证书的道教庙宇,真心不知道道教婚礼是怎么回事,想想在寺庙里举办婚礼应该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2008年重修时,新建了 “太岁元辰殿”,殿内设有众星之母斗姆元君、六十太岁及六十元辰,并提供电子感应“上表”祈福系统及LED星象天幕,入场费为100港元,不过我也没注意这个 “太岁元辰殿”在哪。
祠内还有不少古树,黄大仙祠是个极具中国传统的地方。
寺庙外的街边是一排排的香档,卖些香火小饰品之类的东西。
还有香港著名景区无处不在的许留山甜品店,1960年在新界元朗开业,最初售卖传统凉茶和龟苓膏,后来改卖甜品为主,成为著名的香港品牌。
黄大仙祠是香港人气和香火最旺的道观,特别是每年农历年底及正月初一至十五日,有大量善信前往黄大仙祠,为过去一年酬谢神恩及为未来一年求神庇佑。每年农历八月二十三日是黄大仙师宝诞,所有黄大仙的弟子会于正午时份聚集于祠内的主殿参与祭祀活动,很多社会名流也会前往参加。而每逢年三十晚,很多善信带着香烛祭品,你挤我拥,到黄大仙庙霸头位,争上头炷香,取其好意头,希望来年可以事事顺境,得心应手。
香港虽是一座经济高度发达、中西交融的城市,但传统的东西非常盛行,比如信风水、星座、运程之类,而求签问卜更是香港地道的农历文化。不过我还是觉得,黄大仙祠是一座较为普通的道观,只是由于位于香港,所以声名远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