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芽阅读课#之魔术
早在三年多前,听着“亲近母语”论坛的时候,我就萌发了一个念头:既然阅读可以理解成为观察能力,那么,阅读的对象,甚至于阅读的表现方式,就不该有任何的局限。
在当年下半年有幸再次参加“亲近母语”论坛活动时,我和徐老师交流到:为什么你们设计的课程只有书本,为什么不能有电影、音乐等等呢?在第二年的论坛上,就听到了亲近母语关于阅读的阐述,已经有了新的见解。而这个时候,我已经把小品、魔术、沙画、动画片……等等题材,运用到了阅读课上。
这次,依然是借助“魔术”这个“媒介”。还记得N年以前,曾经有一个同事,教过我几个关于纸牌的小魔术,当时印象十分深刻,有一两个至今还能玩得转。也还记得今年夏令营的时候,一米姐姐带领孩子们玩的小魔术,看着一朵朵的莲花在水中绽放时,孩子们惊喜的表情。
然而,这次,我借用的是《惊天魔盗团》里的一个片段——抢银行。(吐糟一下:近200个学生,居然只有一个看过这部电影,实在让我……。)没有学生看过这部电影的好处就是,他们会跟着天启四骑士的表演,或惊奇、或赞叹、或向往,或许魔术这个神奇的东西,在任何一个孩子的眼里,都是那么的魅力四射。
然而,阅读课,并不仅是来看魔术的。阅读是一种观察能力,而不是一种观看模式。(这个观看模式也代指看书。)因此,在接下来,当抢银行的魔术被破译了之后,才是阅读课真正上场的时间。
而阅读课一向都没有书本可读,因此,阅读课更多的是通过分享的方式,来打开孩子们的阅读之门。借助于天启四骑士的“魔力”,孩子们比以前专注多多,我借用影片中的各种细节,来“诱导”孩子们做更多的思考。这个过程很痛苦,因为自己是带着一种预期的效果去的,心里也暗暗地受以前的学生表现所影响,而在这次的分享过程中,发现,要做的“前奏”更多,甚至是常常要多说几句,多聊点关于魔术的事情,于是搬出了大卫·科波菲尔,搬出了刘谦,而这些,都是为了让他们学会一种阅读的方法,也是我们阅读方法的第三条: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魔术,为什么不能用来做“道具”呢?学习本来就是无处不在的,学习本来就该是愉快的。如果你在一个痛苦的题材里,你会学到东西吗?你在一个枯燥的内容中,能读出什么呢?
学之师,在于万物之中,在于宇宙之间,书籍只是一个记载,一个人为的记载,它不可能超越自然,也不可能超越内心的渴望。不以分数为目的,不以考试为手段,学习在于观察,观察世界,观察内心。学习在于倾听,倾听来自自然的声音,来自身边的声音,来自内心的声音。
因此,魔术也罢,沙画也罢,《变形记》也罢,《死魂灵》也罢,都可以信手拈来,阅读和万物有着它共通的灵性。这个灵性,会通过各种载体出现,为什么不借用它们呢?
而仅有阅读方法是不够的。阅读课在今后的课程当中,还将围绕着阅读的方法,来展开各种课程活动来实践。这也是阅读课越来越精彩的地方。
阅读课的主旨,不是教书,不是看书,而是学会思考,学会聆听,学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