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影响生命|哟嘻哥哥
前 言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很荣幸能够参与到这次的麦芽冬令营当中,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和麦芽的孩子们交流、互动,同时也非常感谢麦芽的“老大”——洪哥,在营会前期准备和进行期间给予志愿者们的指导、帮助和关怀。在这里,我衷心祝愿麦芽公益在各位的努力和支持下能越办越好。
粗略的算了下,由于这次的冬令营在麦芽待了有将近十几天,因此在这段时间里我有很多的机会和麦芽的各位接触,在和大家交流互动的过程中,不仅收获了很多的乐趣,也得到了些许感触。应洪哥的邀请,我得以将自己在参与营会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分享给大家。
壹
对于本次的营会,我的第一感觉是:累。
这种累,既来源于准备课程过程中对身体和大脑的消耗,又来源于应付麦芽那群精力充沛的孩子们的折腾时对精力的挑战。不得不说,经历了这次的冬令营,我必须承认自己真的老了(笑)。无论是运动,还是想象时的天马行空,在面对这群孩子时我都感觉自己有点力不从心,以至于还付出过“血的代价”(那件事蛮丢人的,我就不细说了哈哈)。所以说,小孩子身上蕴藏的活力是大人无法比拟的,当然这是件好事,毕竟在这个并不完美的世界,活力大概是支撑我们积极乐观面对生活中的不公和黑暗时最重要的部分。
虽说整场营会下来很累,但实际上也过得十分充实,每天课上和课下的互动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那种友好的关系,给我留下来很多美好的回忆。
贰
“用生命影响生命”,这是我在整场营会中感触比较深的一句话。
想当初,和我同行的另一位志愿者咕咚哥哥在向我介绍这次的营会以及麦芽公益本身时就提到了这句话,当时的我对这句话的认识是:通过公益活动,让他人受益。这种认识更多的体现出一种单方面的思想,结合营会的内容,我一开始认为的冬令营是向小朋友们传递与传染病相关的知识,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
不过,随着营会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对于前面的内容有了一些不同的看法,我开始思考:我们在营会所做的,仅仅停留于传递知识这个层次吗?我想,学校的教育以及孩子们自身的阅读习惯已经能够让他们接触到很多知识了,如果我们再去做重复的事会不会显得多余?除了知识科普我们还能做些什么让孩子们在营会中能体会更多的东西?
在困惑和迷茫中,洪哥的指导启发了我。长期以来,我对教育的认识仍处于单纯的知识传递这一思维模式,但是,教育就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吗?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无论是科技的变革还是思想的进步,总是和知识的承前启后密不可分。知识的承前启后,承前是基础,人类寿命的有限性和人类社会解放生产力、向更高层次文明发展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奠定了知识在代际间的传递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地位;启后是要求,知识传递的最终目的不是传递本身,而是为后人思考和创造提供源泉,单纯地向下一代传递知识很难给人类文明带来质的改变。
就目前而言,学校更多扮演着传递知识的角色,因此我们应该试着去担任“启后”的角色,引导、鼓励孩子们对他们接触到的知识进行思考,启发他们从深度和广度两个维度进一步观察他们所生活的世界。
在这个过程中,我对于“用生命影响生命”也有了不同的认识。虽然志愿者在本次营会主要负责帮助孩子们更好的认识传染病,但是其实我们也从这次的营会收获了许多,也学到了许多。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固定的主客体,每个人既是影响的主体,同时也是影响的客体,“用生命影响生命”这句话我认为它体现的是生命之间相互影响的一种双向思想,在相互影响之中,让他人受益,自己也得到成长。
(麦芽儿,慢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