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文萃卷五

遼海叢書 作者:(近人)金毓黻 主編


  補遺

  詔

  制

  諭

  表

  書

  檄

  雜著

  ◆詔◆

  賜圖空國師詔

  戒公事造次詔

  征女真詔

  ○賜圖空國師詔 【 開泰二年】

  朕聞上從軒皇下逮周發皆資師保用福邦家斯所以崇德象賢亦不敢倚一慢二者也今覩大禪師識超券內心出環中灑甘露於敬田融葆光於實際總持至理開悟眾迷朕何不師之乎 【 圖空國師勝妙塔碑】

  ○戒公事造次詔 【 太平十年】

  漢兒公事皆須體問南朝法度行事不得造次舉止 【 契丹國志七】

  ○征女真詔 【 天慶五年】

  女真作過大軍翦除 【 國志十】

  ◆制◆

  遺制

  ○遺制 【 會同十一年】

  永康王太聖皇帝之嫡孫人皇王之長子太后鍾愛羣情允歸可於中京即皇帝位 【 通鑑後漢紀二 國志四】

  按通鑑永康王兀欲集蕃漢臣於府署宣契丹主遺制胡注遺制兀欲自為之也

  ◆諭◆

  詣漢軍行營宣諭

  ○詣漢軍行營宣諭 【 天慶五年】

  韓汝誨

  將士離家暴露日久風霜之凍誠可憐憫今女真遠遁不可深入竝令放還 【 國志十】

  ◆表◆

  遣使詣後唐上表

  ○遣使詣後唐上表 【 天顯二年】

  虛文進

  頃以新州團練使李存矩提衡郡邑掌握恩威虐黎庶則毒甚於豺狼聚賦斂則貪盈於溝壑人不堪命士各離心臣即拋父母之邦入朔漠之地幾年雁塞徒向日以傾心一望家山每銷魂而斷目李子卿之河畔空有怨辭石季倫之洛中莫陳歸引近聞皇帝陛下皇天眷命清明在躬握紀乘乾鼎新革故始知大幸有路朝宗便貯歸心祇伺良會臣十月十日決計殺在城契丹取十一日離州押七八千車乘領十五萬生靈十四日已達幽州云 【 舊五代史本傳】

  按舊五代史曰明宗即位之明年盧文進自平州率所部十餘萬眾來奔行及幽州先遣使上表洎至洛陽授滑州節度使檢校太尉歲餘移鎮鄧州

  ◆書◆

  復晉求修舊好書

  使遺樂壽監軍王巒請舉地內附書

  復後晉杜威書

  致宋帝書

  致宋仁宗書

  再報西征書

  遺晉太后書

  報晉少帝書

  趙行實自燕迴得書

  上京回書

  ○復晉求修舊好書 【 會同八年】

  已成之勢不可改也 【 國志二通鑑後晉紀四】

  按國志晉帝至澶州遼帝屯元城別將攻太原晉詔劉知幾杜威馬全節張彥澤等將兵拒之於黎陽復遣譯者孟守忠致書於遼帝求修舊好復書云云

  ○使遺樂壽監軍王巒請舉地內附書 【 會同十年】

  地中契丹兵不滿千人乞朝廷發輕兵襲之己為內應又今秋多雨自瓦橋以北積水無際契丹主已歸牙帳雖聞關南有變地遠阻水不能救也 【 通鑑後晉紀六 舊五代史晉少帝紀】

  按通鑑開運三年契丹使瀛州刺史劉延祚遺樂壽監軍王巒書請舉城內附云云舊五代史載文略異

  ○復後晉杜威書 【 會同十年】

  趙延壽

  久處異域思歸中國乞發大軍應接拔身南去 【 通鑑後晉紀六】

  按通鑑開運三年有自幽州來者言趙延壽有意歸國樞密使李崧馮玉信之命天雄節度使杜威致書於延壽具述朝旨啖以厚利洛州軍將趙行實嘗事延壽遣齎書潛往遺之延壽復書云云朝廷欣然復遣行實詣延壽與為期約

  ○致宋帝書 【 重熙十年】

  興宗

  李元昊於北朝為甥舅之親設罪合致討曷不以一介為報況營築長堤填塞要路開決塘水添置邊軍既稔猜疑慮隳信睦儻思久好共遣疑懷以晉陽舊附之區關南元割之縣見歸敝國共康黎元 【 國志八】

  按國志帝遣蕭英劉六符往宋求石晉所割瓦橋關十縣其書與二十卷有異故錄

  ○致宋仁宗書 【 重熙十三年】

  興宗

  蠢爾元昊早負貴朝疊遣林牙齎詔問罪尚不悛心近誘過邊民二三百戶今議定秋末親領師徒直臨賊境又云恐因北軍深入卻附貴朝或再乞稱臣或依常作貢緬惟英晤勿賜允從 【 通鑑長編】

  又書 【 重熙十四年】

  興宗

  元昊縱其凶黨擾我親鄰屬友愛之攸深在蕩平之亦可藩服亂常式貢修之不謹親鄰協力務平定以斯宜 【 通鑑長編】

  ○再報西征書 【 重熙十八年】

  興宗

  元昊伺窺邊事特議討除再幸邊方欲殲元惡而夏國馳告元昊云亡嗣童未識於矜存狡佐猶懷於背誕載念非緣逃戶可致親征熟料兇頑終合平蕩苟欲稽於一舉誠無益於兩朝 【 通鑑長編】

  ○遺晉太后書

  太宗

  吾有梳頭妮子竊一藥囊以奔於晉今皆在否吾戰陽城時亡奚車十乘在否 【 舊五代史晉家人傳】

  ○報晉少帝書

  太宗

  比欲許爾朝覲上國朝臣寮奏言豈有兩個天子道路相見今賜所佩刀子以慰爾心 【 舊五代史晉少帝紀】

  按史云帝以契丹主將至欲與太后出迎彥澤先表之稟契丹主之旨報云云

  ○趙行實自燕迴得書

  趙延壽

  久陷邊庭願歸中國乞發大將遣接即拔身南去 【 舊五代史八十四】

  ○上京回書

  李良嗣

  隔於素昧未相致於禮容酌以權宜在交馳於使傳共計成於大事盍備露於信華 【 燕雲奉使錄】

  按錄云李良嗣時在上京作詩詩見文存主令契舟吳王妃起舞獻酒酬酢甚歡回書云云

  ◆檄◆

  暴晉出帝之惡於天下檄

  ○暴晉出帝之惡於天下檄

  太宗

  納叔母於宮中亂人倫之大典 【 新五代史晉家人傳】

  ◆雜著◆

  伴宋使紀程

  伴宋使紀程(劉經)

  伴宋使紀程(牛營)

  ○伴宋使紀程 【 統和二十六年】

  李詢

  靈河有靈錦顯霸四州地生桑麻又東至黃龍府一千五百里為東京又東至高麗女貞四千里東北至遼海二千里 【 乘軺錄】

  按續談助三乘軺錄大中祥符元年知制誥路振作原注自靈河已下接伴副使李詢言詢嘗使高麗經女貞涉靈河凡五十程錢大昕宋奉使諸臣表失載

  ○又

  劉經

  遼海即遼東也樂浪玄菟之地皆隸焉北至上國一千里即林胡舊地本名林荒虜更其名曰林潢府國之南有故也潢水西至炭山七里山北有涼殿西北至刑頭五百里虜小暑即往涼殿大熱即往刑頭東北百餘里有鴨池鶩之所聚西南至山後八軍八百餘里虜之兵欲南牧皆集於幽州 【 乘軺錄】

  按原注遼海已下事館伴使劉經言

  ○又

  牛營

  崧亭關在幽州東二百六十里虎北口在幽州北三百里石關門在幽州西一百八十里虎北口東三十餘里又有奚關 【 乘軺錄】
 
  按原注崧亭石門奚關路幽州客司牛營言

  遼文萃卷五

(0)

相关推荐

  • 五代史卷二

    宋 歐 陽 修 撰 梁本紀第二 開平元年春正月壬寅天子使御史大夫薛貽矩來勞軍宰相張文蔚率百官來勸進夏四月壬戌更名晃甲子皇帝即位[自即位以後大事則書變古則書非常則書意有所示則書後有所因則書非此五者則否] ...

  • 【边疆时空】孙昊|《宋會要·蕃夷類·女真國門》箋注

    孙 昊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8-13世纪东北与内亚草原政治文化的联动关系.辽金民族史.独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丝绸之路'与女真政治文明研究". < ...

  • 遼文萃卷七

    遼海叢書 作者:(近人)金毓黻 主編 逸目考 ◆逸目考◆ 詩 歌 賦 詔諭 冊 文 上書 書 贊 記 序 碑 幢記 ○詩 歌 聖宗賜蕭撻凜平敵烈部嘉獎詩 [ 本紀] 賜耶律和覩袞詩 [ 又] 賜皇太弟 ...

  • 遼文萃卷六

    遼海叢書 作者:(近人)金毓黻 主編 作者考 ◆作者考◆ 聖宗 本紀諱隆緒小字文殊努幼喜書翰十歲能詩既長曉音律好繪畫在位四十九年 道宗 本紀諱洪基字納琳清寧三年帝以君臣同志華彝同風詩進皇太后六年五月監 ...

  • 遼文萃卷三

    遼海叢書 作者:(近人)金毓黻 主編 書 ◆書◆ 封箭諭高麗將書 致宋帝書 與宋誓書 將伐夏遣使告宋書 賜沙門郎思孝書 使涿州遣宋書 遣蕭德崇等為夏人議和使宋國書 遣回鶻王必里克書 密遣人至雄州投蠟彈 ...

  • 遼文萃卷二

    遼海叢書 作者:(近人)金毓黻 主編 表 奏疏 上書 銘 序 ◆表◆ 請立太祖表 高麗李守和回表 高麗朴寅亮陳情表 以涿州降宋表 蕭太后遣使至宋納款稱臣表 偽為夏元昊歸款表 高麗王謝表 ○請立太祖表 ...

  • 遼文萃卷一

    遼海叢書 作者:(近人)金毓黻 主編 詩 詔 冊 敕 ◆詩◆ 以司空大師不肯賦詩以詩挑之 和詩二首 天安節題松鶴圖 ○以司空大師不肯賦詩以詩挑之 興宗 為避綺吟不肯吟既吟何必昧真心吾師如此過形外弟子爭 ...

  • 遼陽州志卷五

    遼陽州志卷五 遼海叢書 作者:(近人)金毓黻 主編 星野志 ○星野 [ 祥異附] 九州各有星野以躔度分配五行災祥之說起焉雖遼陽文獻無徵但九州載籍具存得以參考敢或闕歟作星野志 稽春秋元命苞箕尾散為幽州分 ...

  • 孔子研究第一书《孔子家语》全集原文注释译文 卷五·五帝德篇

    <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今传本<孔子家语>共十卷四十四篇,魏王肃注,书后附有王肃序和< ...

  • 学经典 | 《除欲究本》卷五 · (二十八)隔江观火

    隔江观火 湖北湘江岸上,有一商人,出门讨帐,整去了五年.一日还家,走至江边,遇江水大涨,不能回去.他家里人也看见他回来,他也看见家里的人,两相对面. 这江岸上就是码头,有许多亲友,看见他十分欢喜,一处 ...

  • 学经典 | 《除欲究本》卷五 · (二十七)全真缘由

    全真缘由 余闻高人有言,昔日长春老祖,演全真教者何为也?只因俗家有父母妻子所累,昆弟朋友所累,一切家事所累.身不能自专,故改装出家,单学除欲炼性,私欲除尽,出五行三界,免轮回而脱壳登仙,寓极乐而不来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