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保护”,即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和司法保护,共同构筑起全方位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防线,形成全社会关心、保护未成年人的有效机制和良好风尚。七下教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六大保护做了解读:七下99页相关链接对六个保护做了简单的解读。解读使用的句式是:××保护是指××对未成年人实施的(进行的)保护……如家庭保护是指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学校保护是指学校对未成年人……所以看这保护是谁做的,就能判断是什么保护。家长做的就是家庭保护,学校做的就是学校保护……等等。这种方法直接有效,能解决大部分的问题。但在“网络保护”那里就不灵了。例1,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六条:网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依法惩处利用网络从事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主语“网信部门”属于政府机关,那这是政府保护?错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里明确说这是网络保护。例2,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条:学校应当合理使用网络开展教学活动。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管理。主语是“学校”,那这是学校保护吧,又错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里明确说这是网络保护。例3,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一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提高网络素养,规范自身使用网络的行为,加强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行为的引导和监督。主语是“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那这是家庭保护吧,又又错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里明确说这是网络保护。估计有的同学已有了新的总结:试题情境中如果涉及“网络”,就不看主语了,直接确认这是“网络保护”。这是一个特殊情况。别的保护还是看行为主体判断吧。是的,基本是这样。“家庭保护”:未成年人的父母、其他监护人和共同生活的其他成年家庭成员。“学校保护”:学校、幼儿园、其他教育机构、校外培训机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早期教育服务机构、校外托管机构。“社会保护”:国家、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图书馆、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儿童之家,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展览馆、美术馆、文化馆、社区公益性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影剧院、体育场馆、动物园、植物园、公园,部队,科研机构和科技类社会组织,城市公共交通以及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客运,大型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旅游景区景点,新闻媒体,大型的商场、超市、医院、游乐场、车站、码头、机场,旅馆、宾馆、酒店等住宿经营者,营业性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游艺娱乐场所。“政府保护”: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公安机关,卫生健康部门,教育行政部门,民政部门。“司法保护”: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部门。(广义上的司法机关)特殊情况之一:公安机关为行为主体时还要看在何种情境中,如果是司法活动情境中,属于司法保护,否则是政府保护。例4:每天放学时,学校门口都会出现几名交警指挥交通,守护离校学生们的安全。如果按照七下99页司法保护中的描述,公安机关属于司法机关,但这不是司法活动情境中,应该属于政府保护。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章政府保护第八十八条:公安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依法维护校园周边的治安和交通秩序,设置监控设备和交通安全设施,预防和制止侵害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很显然,更稳妥的方法是看法律原文。六个保护的出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在此法中列出了六个保护名称,每种保护之下又给出了许多法条,依法判断是最准确的,如果按你的标准出现了判断失误的情况,不是法律写错了,是你的判断标准出了问题。这种方法权威精准无争议。特殊情况之二:“司法保护”,有时候主体不是司法机关也可能是司法保护,主要是看未成年人是否处于一个涉及未成年人的司法活动中,这里的未成年人也许是罪犯,也许是被害人。不论什么机关,在司法情境中保护未成年当事人的正当利益就属于司法保护。例5,我国各大电视台、报刊等媒体在报道未成年人犯罪时,会对这些未成年人照片进行技术处理,并用化名代替真实姓名。这是对未成年人的什么保护?看主体是电视台、报刊等媒体,所以这是社会保护?其实这属于司法保护。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章司法保护第一百零三条:……其他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有关案件中未成年人的姓名、影像、住所、就读学校以及其他可能识别出其身份的信息,但查找失踪、被拐卖未成年人等情形除外。命题建议:在试题情境中用七上99页课本上的关键词句定位。学校保护:在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中,学校保护起着重要作用。社会保护: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我未成年人保护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网络保护:有利于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力图实现对未成年人线上线下全方位保护。政府保护:政府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承担着主体责任。例6,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章网络保护第六十五条:国家鼓励和支持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内容的创作与传播……例7,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章社会保护第四十八条:国家鼓励创作、出版、制作和传播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图书、报刊……网络信息等。都是鼓励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内容,一个是网络保护,另一个是社会保护,不讲武德!遇到网络保护要小心,仔细看看法条原文吧。例8,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章家庭保护第十七条(六):放任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接触危害或者可能影响其身心健康的……网络信息等。(七)放任未成年人进入……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例9,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章社会保护第五十条:禁止制作、复制、出版、发布、传播含有宣扬淫秽、色情、暴力、邪教……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网络信息等。例10,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章社会保护第五十一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出版、发布、传播的……网络信息,包含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应当以显著方式作出提示。例11,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章社会保护第五十二条:禁止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或者持有有关未成年人的淫秽色情物品和网络信息。例12,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章社会保护第五十八条:学校、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经营者,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以上内容都有“网络”相关内容出现,但却不是网络保护……
我想,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只想强调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等行为主体都应当注重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的提升,以及在网络空间合法权益的保障,没打算分那么清楚。估计中考命题人今年考这里会简化处理,只考最基础,最简单的呈现,不会弄特殊情况难为大家的。
其实保护未成年人是一个合力系统工程,六个保护都在发挥作用,为什么非要确认谁的功劳最大?许多情境都有复合保护表现,而命题人一个想当然,就把学生弄迷糊了,未成年学生知道自己被保护,很幸福就行了,为什么要分的那么清楚?本是被保护的未成年人,却因判断属于何种保护的试题而受伤害。命题人把情境设置单一些不好吗?想把这个内容研究明白的老师或同学应该买一本最新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难道说学生去考场还得带着未成年人保护法原文去翻查吗?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没有规定的内容出了题怎么办?请放心,中考试题考这个内容一定会严谨、无争议,清晰、不复杂。不会让你纠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