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观感: 热烈奔放的豪迈激情,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 ——电视剧《觉醒年代》观后感
影视观感
热烈奔放的豪迈激情,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
——电视剧《觉醒年代》观后感
改革开放以来,影视艺术百花园繁花似锦,精品力作不断出现,许多剧目热播之后,引起强烈反响。平时抽空看电视剧,再好看的剧目看过一遍之后,很少再看第二遍。但是电视剧《觉醒年代》播出后,自己却连着看了两遍。每看一遍,总会受到激发和感染,被全剧洋溢的爱国热情和精神所感动,所鼓舞。
在迎来的重要节点, 央视一套火热播出的电视剧《觉醒年代》 ,是一部反映建党历史的史诗式巨片,相比近几年来先后播出的党史题材影视剧,无论从历史背景、主体开掘、境界升华,还是人物形象塑造、细节场面的精细描绘,都给人一种新意跌出、视觉震撼力量,让我们伴随鲜活生动的人物群象,走进那个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时代,感受和体会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精神。
一、陈独秀、李大钊等早期革命家的远大胸怀、大义担当,激发了无数热血青年的爱国救国热情
电视剧《觉醒年代》以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为导引拉开大幕。那是一个内忧外患日益加剧的年代,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空前惨烈的第二年,趁着德国在欧洲分身乏术,日本加紧在中国的侵略扩张。自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等人被迫流亡海外,资产阶级革命派无力把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进行到底,国内政局混乱,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时局动荡的中国进入风雨飘摇的时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面对危局,总有一些为国家民族利益而挺身而出的正义之士,他们心忧天下,情系苍生,甘愿赴汤蹈火,力挽狂澜。
北洋政府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的消息传开,更加激发了仁人志士挽救危局的斗志和决心,流亡海外的革命者纷纷义愤填膺,踏上回国探寻救国道路的征途。
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领导人的陈独秀,早年曾经五次东渡日本求学或避难,当时正在日本帮助章士钊创办《甲寅》杂志的陈独秀,毅然回国探寻救国道路。
陈独秀早在22岁那年就进行过反清宣传活动,又先后三次举办过爱国演说会,协助章士钊主编过《国民日日报》,创办过《安徽俗话报》,在芜湖组织安徽第一个具有军事色彩的革命组织岳王会,参加过辛亥革命和1913年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所有这些经历和失败的经验教训,让陈独秀深深感到,要想挽救当前危局,就必须首先改变国人的思想意识,他打定主意,这次回国不谈政治,要全力先从转变自己的思想做起。
当年的革命者汪孟邹为陈独秀接风洗尘,借此机会把邹永成等一些革命同仁聚集在一起,想听一听大家对时局的看法,今后应该怎么。陈独秀开诚布公地说,鸦片战争打破了思想意识格局,西方列强不仅强在武器上,更是强在思想意识和制度机制上,这次回来他将致力于两个方面,一是思想启蒙,二是改造社会。
为更好地把构想付诸于行动,陈独秀打算创办一份杂志来唤醒国人的思想觉悟。陈独秀认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而他们现在这一代人,就是通过办杂志,辨析、选择和验证出一种当代最先进的思想理论,来探索一条振兴中华的道路。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作为一个思想意识超前、富有正义感的革命者,陈独秀敢想敢干,雷厉风行,经过殚精竭虑、废寝忘食的谋划筹备,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出版第一卷之后,从第二卷第一号开始更名为《新青年》。
《新青年》杂志的创刊出版犹如石破天惊,一石激起千层浪。杂志一经发行,就在革命者、工人及青年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
《新青年》杂志的创刊出版,拉开了以民主、科学两面大旗为引领的新文化运动大幕。李大钊在日本听到《新青年》杂志的消息,他激动万分地读完陈独秀的来信后,决定放弃学业,致力于革命事业。
李大钊虽然被日本早稻田大学除名,但是他却觉得如同卸掉了身上的包袱,从此,他可以专心致志的从事革命了。1916年,《新青年》杂志发表了李大钊在日本所写著名文章《青春》,文章以昂扬的激情和强劲的精神,深切地表达了唯物主义,提出再造青春中华的理想主张,号召青年以青春的朝气和理想不断改造自我,建立青春之中华。
湖南长沙街头,天空中飘着雨滴,毛泽东激动地拿着几本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让湖南省第一师范的萧子升、陈昌、李立三等校友们看,他们边吃饭边看杂志。毛泽东非常赞同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的思想观点,认为在陈独秀提出的六条标准之外,还应该再加上一条健壮的而非体弱的。
毛泽东见到《新青年》如获至宝,读过陈独秀的《敬告青年》,犹如醍醐灌顶,他当即下定决心向《新青年》投稿,谈谈国人的体育。同很多立志救国的热血青年一样,毛泽东被《新青年》打开了眼界,开始循着新文化运动的方向探寻救国道路。
天津南开中学小礼堂内,南开学校学生周恩来也被《新青年》吸引,给同学们读起陈独秀的创刊词。
在《新青年》杂志的感召和引领下,陈独秀、李大钊等早期革命家和毛泽东、周恩来等青年才俊,心中充溢着深挚的爱国报国之情,他们激情澎湃,慷慨激昂,雷厉风行,为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不畏艰险,殷勤奔波,奋发图强,勇敢探索,他们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远大胸怀,立志探寻救国救民道路的大义担当,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高远志向、青春活力与奋斗精神,让看过电视剧的无数观众无不深受感染、激发和鼓舞。
无论是电视剧所反映的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还是革命战争年代,无论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年代,还是如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崭新时代,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青年一代,都应该胸怀远大理想,热情奔放,满怀激情,朝气蓬勃,乐观向上,有所作为。
激情是活力之源,是精神支柱。假如我们每当遇到困难和挫折,就丧失激情,萎靡不振,畏葸不前,死气沉沉,那还谈得上创造业绩,开创未来吗?而这正是电视剧留给我们最为深刻、最为珍贵的启迪和教益。
二、透过革命者独特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感受他们胸怀天下、情系苍生的博大情怀
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如何艺术地再现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的探索实践历程,运用电视艺术形式还原这个大事件背后的许多历史人物,既让新时代的人们了解建党历史和伟业,又能从创造伟业的历史人物身上汲取前进的力量,这是事关全剧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课题。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而建党初期的那个时代已经成为历史记忆,要想艺术地、真实地再现那个时代的历史风云、社会生活和众多人物,这无疑在艺术创造上具有一定难度。非常可喜的是,电视剧编导和演出团队,心怀敬畏,敬业奉献,从剧本创作到饰演角色的挑选等各个环节,精心筹划,大胆创新,广泛搜集素材,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取得了新的突破。
最令人难忘、最值得回味的是,全剧成功地塑造了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蔡元培、胡适、鲁迅、陈延年、陈乔年等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编导紧紧抓住重点人物留给观众的第一印象,通过别开生面的出场,描绘人物个性特征。袁世凯同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日本早稻田大学校园内,李大钊等义愤填膺,痛斥袁世凯的卖国行径,坚决表示回国倒袁。
正想见到李大钊的陈独秀此时正好路过,整天忙着写文章的陈独秀把自己弄得蓬头垢面,看见李大钊他们群情激奋的场面,拿过李大钊气得吃不下的饭菜,只管大口猛吃起来。
陈独秀出场蓬头垢面、当众猛吃的形象,恰切地体现了当时流亡海外革命者的现实处境,生动地刻画了陈独秀性情豪放、无拘无束、不拘小节的性格特点。他当时之所以把自己弄成那个样子,胡子芭茬,满身虱子,是因为他参加二次革命失败后被迫流亡日本,协助章士钊筹办《甲寅》杂志 ,整天忙着写文章,所以不修边幅 ,一幅穷困潦倒的模样。从他出场时的言他举止看出,尽管身处逆境,艰苦清贫,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对救国真理的探寻,始终为国家的前途命运而担忧和思虑。
电视剧通过身边人物对陈独秀的评价,全方位、多层面地刻画陈独秀性格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北大校长蔡元培评价陈独秀天马行空,敢想敢干,敢说敢为,这一点可以通过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登台演讲时舞动右臂,紧握拳头,食指上下舞动,慷慨激昂,仗义执言,满腔爱国情怀令人振奋。
北大教授胡适评价陈独秀爱走极端,容易冲动,当胡适提出动议要把北大南迁上海,陈独秀耳闻目睹之后,十分震怒,怒不可遏地当场将胡适草拟的搬迁计划撕毁,当即让几位北大学生将其烧毁,那种怒气冲天、不容分说的火爆脾性表现得惟妙惟肖,非常逼真。
陈独秀挚友汪孟邹夫人评价他爱认死理儿,只要是认准了事儿十头牛都拉不回来,说明了陈独秀性格里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定和韧劲,他从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开始,就在苦苦思索、探寻救国救民的道路,尽管历经艰险曲折,困难重重,但是他始终不忘初心,矢志不移,无怨无悔,永不止步。
电视剧还通过揭示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来表现陈独秀特立独行的性格特点。在北大校园这个特定环境里,陈独秀等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同辜鸿铭等因循守旧派之间的矛盾冲突,围绕着以民主、科学为旗帜的新文化与顽固维护封建旧传统旧道德展开多次激烈辩论,面对辜鸿铭等因循守旧派的发难与诘问,陈独秀表现得从容不迫,沉着应对,体现了他能屈能伸,刚柔相济的性格特点。
陈独秀与陈延年、陈乔年两个儿子之间的矛盾冲突,使父子之间由误会与积怨较深,发展到慢慢地冰释前嫌,相互理解。陈独秀对两个儿子特殊的教育方式,便是从少年时代就鼓励、培养他们独立生存、不靠父母、自立自强的品质和能力。
由于家庭变故等原因,陈延年、陈乔年对父亲陈独秀误会与积怨较深,父子之间聚少离多,每次见面,虽然陈独秀希望自己能与两个儿子敞开胸怀,倾心畅谈,但总是事与愿违,几句话不投机,便会引起争执,不欢而散。
即便如此,作为父亲,陈独秀内心自责对两个儿子关心照顾不够,依然默默关注他们的成长,用自己的言行引导他们走上革命道路,成为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由陈独秀父子之间的矛盾冲突看出,陈独秀既有封建家长制的独断严格,又把希望寄托在青年一代身上,严中寓爱,更加体现了陈独秀对追寻救国救民理想的执著与坚定。
陈独秀最初是通过政治途经来探寻革命道路,历经失败,流亡海外回国后,他下定决心,二十年不谈政治,专心致力于思想启蒙,发动新文化运动,改变国人落后的思想观念。
在新旧观念激烈碰撞,经过“五四”运动洗礼,特别是他起草与散发传单被捕入狱,狱中九十天的仔细琢磨,他深刻认识到,仅仅依靠新文化运动来救国救民,这条道路行不通的,要想找到一条适合国情的救国救民道路,必须依靠政治手段和途经,必须建立一个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政治组织。
出狱后的陈独秀婉拒了蔡元培的挽留,离开北大专门从事革命活动。在武汉大学的演讲被迫停止,他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仓促返回北京后,又被北京警察厅总监吴炳湘盯上。李大钊冒险将受到警察缉捕的陈独秀送出北京。在天津卫海河边上,两人看到了来自全国各地来的难民们,难民们流离失所的苦难生活,让陈独秀和李大钊深为震撼,两人约定,分别在北京和上海等地筹建党的组织,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南陈北相约建党。
陈独秀思想意识、理念行为的先后转变,反映了他的探索实践由浅入深,思想境界不断提升,辨析与判断更加成熟,立场与意志更加坚定,形象和性格更加丰满。全剧通过精心塑造刻画陈独秀、李大钊等中国共产党创始人的艺术形象,历史真实地再现了创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和群众基础。
三、细腻真切,生动逼真的细节刻画,引起观众强烈共鸣,耐人寻味,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全剧通过许多真挚细腻的细节,深刻揭示陈独秀等重要历史人物的心路和情感历程。陈独秀出狱后,北大许多同仁们都来看望他,相聚在陈独秀住所的院子里,李大钊、胡适、刘半农等在现场满怀深情地朗诵了各自创作的诗歌,发自肺腑的浓浓情意深深地打动了陈独秀,也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更深切地感染激发了无数观众。
陈独秀送别陈延年、陈乔年两个儿子赴法国勤工俭学,父子三人紧紧拥抱在一起,当两个儿子赶往码头之时,陈独秀久久地凝望着儿子们的身影,陈延年、陈乔年也分别不时地回转头望着父亲陈独秀。在父子互相凝望的过程中,画面先后穿插出现了陈延年、陈乔年戴着镣铐,满身血污地走向刑场、英勇就义的镜头!
陈独秀不仅自己为革命出生入死,披肝沥胆,殷勤奔波,呕心沥血,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在他的潜移默化,教育引导下,陈延年、陈乔年没有辜负他的期望,走上了革命道路,先后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看着这样的细节画面,怎不令人在扼腕痛惜的同时,又深受感动呢!
李大钊冒险将受到警察缉捕的陈独秀送出北京,在天津卫海河岸边,看到那么多无家可归,贫困潦倒的受灾难民,陈独秀在返回自己所乘马车的过程中,终于抑制不住地掩面大哭,泣不成声。
男儿有泪不轻弹。当年叱咤风云的陈独秀,也不愧为一条硬汉,面对敌人的威逼恐吓,面临生命危险的处境,面对与妻儿分别的场面,他始终都能坦然面对,从未露出半点悲伤情绪,但是面对饥寒交迫,食不果腹的逃荒难民,他却悲伤难过地大哭起来。看过细节,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全剧还有很多细节,通过真切生动的细节,使全剧更加贴近生活,贴近人生,贴近观众。让观众对剧中人物感同身受,跟剧中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增强了全剧的艺术感染力和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