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的子女曾经将父母置于“朋友圈”外,你如何看待代际沟通中的困难?
刘涛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广东省融合新闻教学团队负责人
新闻回放
近日,媒体广泛讨论这一社会现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屏蔽父母查看自己的朋友圈。腾讯新闻发布的《朋友圈年度亲情白皮书》显示,52%的子女曾经屏蔽了父母查看自己的朋友圈或者没有加过父母好友。
主持人语
年轻人在微信朋友圈屏蔽父母的行为,频频引发社会热议。子女断然将父母置于“圈”外,看似简单的社交“操作”,却引发出新媒体时代有关代际沟通的是是非非。其实,朋友圈里的世界,又岂止是“圈内圈外”这么简单。如何认识朋友圈这一展示装置,又如何重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体系?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四名学生,尝试给出自己的思考。
屏蔽父母未尝不是一种爱
张威(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8级新闻学本科生)
互联网的普及,让人们可以随时交流,人类之间的感觉距离大大缩小,人类社会进入麦克卢汉所说的“再部落化”新阶段。但这种“再部落化”,并不是通过地缘或者伦理方式将人们捆绑在一起,而是将兴趣、价值、阶层、消费方式一致的人聚焦在一个“部落”之中。“再部落化”的今天,互联网世界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而朋友圈恰恰发挥着这样一种功能和作用。
今天,每个人都在不同的“部落”面前表现出不同的自己。朋友圈的分组功能,刚好满足了目前人们“非群体化”的需要。年轻人在分享生活时,有选择性地向目标受众展示自己的生活现状,正是对“非群体化”的实践。面对父母所处的这个“部落”,年轻一辈往往选择“报喜不报忧”。
而朋友圈,只是生活的一个片段,内容既有正能量,也有负能量。由于年龄、阅历、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别,父母与孩子显然不处在同一个“部落”当中,父母可能会对孩子的朋友圈内容有所误解。因此,年轻人发朋友圈时将部分内容屏蔽父母,是非常正常的操作。“非群体化”成为“再部落化”的一大趋势,让父母弄不懂年轻一辈的网络用语,也让孩子弄不懂老一辈的坚守与固执。发送朋友圈时选择屏蔽父母,恰恰可以减少误会,展示更为优秀的自己,也是不让他们过度地担心,体现的是孩子笨拙的爱。
但我们还是需要认识到,代际沟通不能只是通过朋友圈,而应该是久别时的一通电话,假日里的回家探望,或者遇到困难时说的一句“爸妈,别担心,我能坚持住”。
想要独立,大可不“蔽”
洪羽忻(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9级新闻学本科生)
信息时代,微信朋友圈成为了分享生活,展示自己的重要空间。由于在外求学,再加上平时忙碌的学习生活,微信就成为大学生与父母交流的重要工具。随着大学生独立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在朋友圈屏蔽父母,构筑属于自己的“个人空间”。
大学阶段是学生到成人的过渡阶段。在这一阶段,成人感的出现大大增强了大学生的独立意识,他们开始迫切地希望挣脱父母的束缚。尽管子女渴望拥有独立的自我,但作为大学生,经济上依然依赖于父母的支持。于是,朋友圈的屏蔽行为则是转嫁现实依赖、寻求自我独立的一种替代性方案。
然而,个人空间,一定就是禁止他人进入的空间吗?独立,一定就是完全抛开父母吗?部分大学生对“独立”一词的理解,是否略显狭隘了?相对而言,大学生还难以做到真正独立,父母也不能放心孩子完全独立。
部分大学生屏蔽父母,减少与父母的交流,能否提高自己的独立性还未可知,但却实实在在地让父母担心了一番。能够处理好家庭关系的人才能更加快速地成长,简单地屏蔽与拒绝沟通并不是成熟的处理问题方式。
事实上,子女与父母的沟通方式是多元的,朋友圈只是沟通方式的一种,如果能与父母在线上或者线下多进行交流与沟通,解决他们担心和被关心的需求,相较之下,需要不定时分享生活的朋友圈反倒没那么重要了。
屏“圈”不屏爱,沟通关怀在圈外
邱家达(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9级新闻学本科生)
朋友圈,作为分享心情和生活状态的主要平台之一,近年来却有很多的青年人选择将父母屏蔽,不愿让父母看到自己分享的信息。
对孩子而言,屏蔽父母主要是怕他们唠叨、追问,不想他们过多关注自己的生活。朋友圈消息是碎片化的呈现,许多人的分享只是几句话和几张图片,然而简短的内容可能囊括不了信息的全部。不太理解当代青年社交习惯的父母对于简略不全的信息往往会产生担忧,从而询问子女“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
从这个角度看,对父母屏蔽朋友圈无可厚非,反倒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代际差异带来的误解,给子女释放一定的朋友圈自由。
可是父母为什么会那么珍惜子女朋友圈展现的碎片化信息?父母过度关注导致子女感到困扰固然不对,但是子女太少与父母沟通和分享生活,以至于父母捧着手机时时关注朋友圈动态才能了解子女生活的“蛛丝马迹”,这样的方式显然也不可取。在这种情况下,朋友圈屏蔽父母将削弱彼此之间的联系,父母失落,子女又该为自己的独立自主开心吗?
那么,朋友圈要不要向父母开放?开放就意味着父母会过度关心子女的生活?不开放就说明子女漠视父母的关心?答案并不是非此即彼。子女要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怀会长伴生活,自己也应该适时地回应这份关怀;父母也要知道子女在成长,会走远,手要适时地放开。子女粗暴地一“屏”了之,父母过多地干涉生活,都会让彼此纠缠在代际沟通的深渊。
所以,问题不是屏蔽与开放的二选一,而是在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与关怀有没有日常生活化。跳出圈外,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关怀更应该存在于日常生活中。
朋友圈里的我们依然需要“分隔两地”
罗天恩(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9级新闻学本科生)
现实中的情绪表达往往具有一定的私密性,然而在信息化的今天,我们已经习惯了在线上朋友圈表达情绪。而这种情绪表达往往会引发父母的不解,甚至会伤害到父母。
谁的青春会一帆风顺?年轻人往往会在朋友圈公开表达自己的情绪,特别在运用网络词汇表达情绪的时候,你不知道某一个词语会不会成为忌讳,像“阴阳怪气”“耶斯莫拉”等网络词汇,父母可能不理解。
因为时代在变,代际之间出现了各自的“语言体系”,而要打破语言壁垒,注定是一场艰难的接近和对话。发表朋友圈抒发情绪,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传达给父母的信息可能会偏离原意,引发误解。
社会学家 戈夫曼 曾提出“台前”与“台后”的自我,朋友圈里构造的并非是真实的自我,而是在舞台面前的、戴着面具的自我。子女对于父母而言是一种角色,对于周围朋友而言则意味着另一种角色,这是社交媒体制造的“社交面具”。处于家庭中角色“面具”与社交中的角色“面具”不尽相同,不同角色扮演会产生冲突,譬如父母眼中的“乖孩子”与朋友口中的“叛逆自由”。
因此,年轻人为了自己的社交“人设”,有意进行选择和角色调适,这是一种正常的社交“操作”。表演本身无所谓对与错,一切皆是由社交媒体底层的游戏规则决定的——朋友圈原本就是一场表演,只不过父母被推向了“剧场”之外。
责任编辑:曹金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