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国胜||《中庸》科学思想之初探

作者简介

林国胜,硕士、高级职称、儒学学研者。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在本公众号首发。敬请关注。谢谢!

摘要

现有的研究对《中庸》的伦理德性论述的比较多,而对其所含的科学性探讨的较少,为此本文试图从这个角度进行探索。而当今社会发展到如此阶段,在发展之外也存在一些诸如生态环保等问题。而《中庸》的“中和”思想有着借鉴意义。本文首先概要介绍《中庸》的概况,其次按照以经典论述经典的方式,引经据典地探析《中庸》所蕴含的科学思想,分析“中和”思想、“中庸之道”等的精微、高明之处,以求对现代社会有所借鉴。

一、《中庸》概述

《中庸》和《大学》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两篇文章。到了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将这两篇从《礼记》中抽出来,和《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并专门为《中庸》做了注解,即《中庸章句集注》(下面引用《中庸》的内容也用这个版本)。南宋以后,随着程朱理学的不断传播发展,理学作为官学的地位逐渐牢固,《中庸》也成为官学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之一,对南宋以后的科举教育和人文思想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中庸》为战国时孔伋所书。孔伋,字子思,世称子思子、述圣,为孔子之孙。《中庸》全篇虽然只有三千多字、三十三章节,篇幅不长,但是宋代大儒程颐对《中庸》甚为推崇,认为孔伋所著的《中庸》“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庸》在四书中相对属于比较难懂,思想方面也比较精微,不但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也蕴含着“高明”的科学思想。“尊德行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如果我们能够把握住《中庸》所蕴涵的科学思想,时至今日仍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二、《中庸》所蕴含的科学思想

(一)指出了中庸哲学思想的科学方法论

《中庸》通篇透出丰富的科学精神。“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这些充分涵盖了人们修养道德的途径,也指出了中庸哲学思想的科学方法论。“天命之谓性”,天命是天赋之本性,只有圣人,才能做到“率性之谓道”,这是“诚者”,“天之道”。除了圣人之外的其他人,则是努力通过接受教育“修道”而达到“道”之境界,是“诚之者”、“人之道”。修养道德的关键在于“诚”,也正是圣人本性能够“至诚”,所以能够“诚则明”;除了圣人外的其他人由于心诚不足,则要通过慎独、正心、诚意等,才能由明及诚。这与四书中其他文章的思想一脉相承、一以贯之。《论语》中的“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知之者,又次也。”以及“视听言动”所要求的道德规范和“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等都体现了诚意的重要性。《大学》中的“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从个人学习知识的“格物致知”到服务社会的“齐治平”,其间的“桥梁”也正是正心、诚意、修身。《孟子》更是传承了《中庸》“诚”的思想,“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离娄上》)

   (二)中和思想极其科学高明精微

《中庸》首章点出了中心思想,最后一句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更是画龙点睛之笔。《诗经》中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中庸》第一章也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汉代董仲舒对中和二字评价为,“德莫大于和,而道莫正于中”。对于中庸两字的定义和解释,随着儒学的发展,也越加精炼。宋代大儒程颐说,“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朱熹认为“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说明在历代思想家眼中,中庸和中和两词所包含的蕴涵,极是高明、广大、精微,故此如果能够达到中和境界,那么天地各在其位,万物繁荣昌盛。

《尚书·大禹谟》中记载“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论语》第二十章尧曰)。这里的中指的就是中道,正确的道路,是尧舜禹之间禅让要重点口传心授之道。“舜其大智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舜之所以是具有大智慧的人,也就是舜能够根据过与不及两端的情况,采纳中庸之道用在百姓身上,用于处理事务。孔子说,“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孔子心中的中庸之道,是反对过与不及。在《论语》先进篇中,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因为事物在运动变化过程中,要准确把握住“中”,避免过与不及,做到恰如其分、恰到好处是较难的,这也正是中庸之道的精微之处。遗憾的是,从至圣孔子所处的春秋战国时代起,由于世道渐离淳朴,“人心惟危”,人们受到外部的诱惑增多,欲望渐起,远离了“义”和“礼”。中庸之道慢慢被忽视,未能实行。其孙子孔伋觉得有必要保存弘扬这个可能是最高明的道----中庸之道,故作《中庸》。

这种“中和”思想,对于今天倡导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天下大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是重要的思想源泉。它与老子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相映衬。这其中,很重要的是中和思想的整体性,把天地人看成一个整体,而不是割裂的个体。只有天地人中和了,天人合一,才能和谐。《中庸》第二十二章中写道,“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要做到这些,需要“天下至诚”、“道法自然”,人类不能索求无度,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平衡。

(三)《中庸》的科学辩证思想

“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即使是普通男女,也能够懂得“道”,如果达到极致,就是圣人也有所不知,这就是今天所言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其中所包含的辩证思想。

《中庸》中也对大小、上下、轻重、远近等相对概念进行了丰富的描写,充满了辨证思维。比如,“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鸢飞戾天,鱼越于渊”,“德輶如毛”、“毛犹有伦”,“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等等。对于“天”、“地”、“山”、“水”,小至只有“斯昭昭之多”、“一撮土”、“一卷石”、“一勺之多”,却大至可以“日月星辰系焉”、“载华岳”、“草木生之”、“鱼龙生焉”。故此,《中庸》富含的这些科学辩证思想依然给于当今社会以重要启示。

四)《中庸》可贵的包容精神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是《中庸》非常可贵的包容性,充满着“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和谐共进精神。当今世界各种哲学思想并存,宗教并立,如果不能很好相处,可能引起不同教派之间的摩擦,甚至战争。至今仍存在的中东矛盾,就是有力的、令人痛心的例证之一。可见,我国古代公元前所提出的《中庸》这种“道并行,不相悖”的思想具有多么重大的现实意义。也只有“小德川流”,“大德敦化”,小的德行如河流一样长流不息;大的德行使万物敦厚淳朴,如此这般天地才能“所以为大”。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中庸》的可贵包容精神还在于跳脱出小我,关注天地之大我。“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这些包容精神,也促进了一代代的优秀中华儿女为了追求真理,努力“成物”而不断奋斗!

(五)《中庸》其他的科学精神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意味着决策前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大至经济建设的规划,小至个人的事前计划都需要先“预”,然后才能“立”。“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 ,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子路请教老师孔子,如果是老师统领三军的话,那么将选择跟谁共事。孔子的回答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论语》述而)。说明至圣孔子对于事前谋划是很重视的。《孙子兵法》中也说道“多算胜,少算不胜”。《诗经》写道“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女下民,或敢侮予?”这些都阐述了,事前充分准备的重要性。“预则立,不预则废”的思想至今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治学和道德修养的科学链条,也是治学的科学精神。不但先要有博学,审问推敲,还要有慎思明辨,当然也有笃行,只有做到知行合一,才是真正的学习。“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每个学业有成的人,阅读的书籍无不是从薄到厚,再从厚到薄。首先做到博学,然后不但要继承发扬前人的思想,也要独立思考,不盲从、盲信权威,才能在传承的基础上,得以创新,推动科学思想不断发展前进;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实践,从实践中求得真知,做到笃行。这种路径,到了明朝大儒王阳明这里,发展成为“知行合一”思想,也是一脉相承的。

三、《中庸》与世界上的中道思想

《中庸》由述圣孔伋写作于公元前四世纪,继承和发扬了至圣孔子重要的中庸思想。在西方,众多的哲学家、科学家也很早就探讨了中道思想。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德性作为中道,作为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过度与不及,均足以败坏道德。因此,过度与不及是过恶的特征,适度是德性的特征。而只有达到中道的合适范围,才能成为道德的”。著名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在他的《金言》中写道“一切事情中,中庸是最好的”; 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也有许多关于中道的言论: “人们通过享乐上的有节制和生活上的宁静淡泊,才得到愉快”、 “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动摇不定的灵魂,是既不稳定又不愉快的” 

《中庸》所包含的科学思想,同样与其他重要的哲学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比如,黄金分割法则,“一分为二”乃至“一分为三”等等辩证思想。其中,“一分为二”是分为事物的两端;“一分为三”才提出了事物两端外的第三条道路,也就是中道。乃至于,《中庸》所包含的中庸之道的英文翻译之一(the golden mean)也是黄金法则的意思。

由此可见,尽管东西方文化存在差异,但是人类的智慧是相通的。人类文明在公元前就已经发现了中道的美好,可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的欲望也变得复杂和增多,慢慢地偏离了中道,以至于孔子感叹道“道其不行矣夫”。今天,我们应该重新认识中道,认真挖掘《中庸》所包含的中道的科学思想,为分析、解决当今存在的各种问题提供有益的思路,以造福人类!

注释

余仕麟,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之比较[J].,北京大学学报,2003-12-30,P16-22。

国际汉学研究与数据库中心

研究人员:李清良教授         李伟荣教授         张晓红教授

罗宗宇教授         李海军教授         张冬梅教授

任运忠教授         赖文斌教授         侯海荣博士

成    蕾博士         熊谊华博士         石    雨博士

林嘉新博士         万    燚博士         胡素情博士

网络编辑:刘湘苹、郭紫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