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员如何提高评课水平?
听课、评课是教研员的基本工作,是衡量教研员业务水准的一个最鲜明的尺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间的听课、评课已经成为校本教研的基本形式。
作为教研员,如何有高人一筹的听课、评课本领,是新时期教研员专业成长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积淀理论功底,做到“胸有成竹”
评课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教研员自身的理论功底。只有自身的理论功底厚,评课时的底气才能足。
首先,教研员要有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理论是行动的指南,任何教学的实践都应有理论的支撑。教研员应该较系统地学习、了解前人所创立的比较适合我们的教育理论,要带着思考去学习。现在各种理论很多,任何一种理论都有它合理的成分,作为教研员不能当理论的搬运工,要在不断地学习、实践中形成自己的思想。
其次,教研员要对本学科《课程标准》有准确理解和把握,对本学科专业知识有较强的驾驭能力。《课程标准》是学科教学的依据,只有吃透《课程标准》才能对学科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有较好的把握,才能从课程的高度来审视每一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教研员要深入研究教科书,不仅研究教学所用教科书,还要研究不同版本的甚至是国外的教科书,看看相同的知识在不同的教科书中是如何呈现的,从中可以看出不同的思路,得到启发。
最后,教研员要关注国内同行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一些积极的尝试。在新课程逐步深入的时期,各地在课堂教学改革中进行着积极的探索,形成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很多好的模式被教师们所效仿。教研员必须随时掌握新的信息和动态,才能对教师们在各种课型中所采用的不同方法有所了解,不至于孤陋寡闻。
二、立足教学实际,做到“有的放矢”
教研员的评课必须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只有联系实际才能有的放矢地评课,才能体现出评课的实效性。
一要联系教师的实际。教研员的评课不同于专家在报告会上的评课,不能一味地求高、求全、求新,教研员的评课是日常教学研究的一环,更注重的在于教师改进教学的可操作性指导,更关注于教师在评课后的改进。所以,教研员在听课前应该对教学的环境和条件、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有所了解。
二要联系学生的实际。要了解所教班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成绩。只有较全面地了解学生实际,才能准确判断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科学,采取的措施是否有效,才能从学情出发,为教师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和改进策略。
三要有亲身的教学体验。教研员不要长期脱离课堂,要经常走上讲台,亲自实践,这样对于教材本身,对于学情都有切身的体会和了解,对于听课中出现的问题,更容易产生感悟,对于教师的一些做法更容易理解,与教师的沟通更容易产生共鸣。这样,才不会纸上谈兵。
三、善于提炼升华,做到“高人一筹”
提炼升华就是在评课时通过对课堂教学的观察,通过对一节课上所出现的有研究价值的现象的分析,总结出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查找出低效的问题,提出改进教学的建议,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提炼的基础是听好课。做好课堂观察,记好第一手材料。听课一般从两个方面记录:一是学生听课的状况和听课的效果,看看学生对于本节课的兴趣、精力的投入以及学习的收获。二是教师教的过程,包括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效果的有无、教师素质以及师生关系。记录的方式一般采取课堂实录加针对性记录的方法,简明如实地记录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同时根据迅捷的临场反应和个性思维,边听边有目的地选择重点做好标画记录,这样便于点评时对所记内容一目了然。在提炼中,教研员必须考虑教师的说课自评,了解教师的思路和意图,也大致了解了他的理论功底,并因此对评课内容进行调整,使之更具针对性。
提升就是在评课时避免依照课堂的教学流程、对每一环节的教学予以分析评价,而是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上以本节课为依托,以重点环节或重点观察点为研究对象,归纳出符合先进教育理念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总结出教师的教学风格和特色,提出应该改进的意见。也可以不纠缠于本节课优点和不足,只谈听课体会,通过富有哲理的体会,给教师留下思考和启发。
总之,作为新时期的教研员,必须加强学习、自我充电,不断获取新的信息,接受新的教学理念,了解前沿科技成果,掌握学科特点,熟悉各种课型,锤炼多种评课方式,在实践中感悟、推敲、提高评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