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县志[郯城县志]
郯城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郯城建置始于郯国。少昊后裔中的炎族首领 (后称郯子)封于炎地,称炎国。炎,古音亦读郯(Tan)。春秋前后,国名多加“邑”字,从而炎国转化为郯国。县境之域,几经变迁,直至1999年,面积1312.6平方千米,辖11镇、11乡,871个行政村,人口96.45万人,多为汉族居民。郯城县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区南部冲积平原, 东部马陵山,海拔184米,为最高峰。境内主要河流有沂河、沭河、武河、白马河等。郯城县属暖湿带季风区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境内土地肥沃,盛产小麦、水稻、花生等,是山东省重要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境内矿产资源主要有金刚石、铁、煤等。银杏、板栗、白柳、琅琊草和四大辣 (辣椒、生姜、大葱、大蒜)是郯城县的著名土特产品。 郯城地处鲁东南,北依沂蒙,南临淮海,为山东南大门,苏鲁之通衢,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春秋时郯国国君郯子曾两次朝鲁,被鲁昭公盛宴相待;史书上“孔子师郯子”和“郯子鹿乳奉亲”的故事被传为千秋佳话;在郯国,孔子曾与学者程子“倾盖而语,终日甚亲”。境内文化古迹甚多,城北有“郯国故城”,城东有保存完好的“孝妇冢”,城西有为孝妇平冤昭雪而闻名的于公之墓,城西南有魏成侯王朗及唐朝大将史大奈之墓,城东南有旧石器遗址及孔子当年登临望海的“望海楼”。风景秀丽的马陵群山中,又有史学界瞩目的“马陵古道”,《孙膑兵法》中“隘塞死地”的独龙涧和埋葬庞涓的“安子墓”。革命先驱刘之言在1929年创建了中共鲁南第一支部,继尔又组建了中共临郯县委,领导和发动了著名的“苍山暴动”。抗日战争初期,罗荣桓率一一五师挥师鲁南,解放了马头、郯城,并于1940年创建了临沂地区内第一个县级抗日民主政府。 在解放战争中,郯城人民有万余人参军,6万余人随军支前,数百名干部随军南下开辟新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78年以后,逐步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实现了单一粮食生产向多种经营转变。进入20世纪90年代,逐步形成了银杏、板栗、桑蚕、瓜菜、畜禽、条柳六大支柱产业。1999年,全县农业总产值21亿元,是1949年的106倍;粮食总产量55.95万吨,是1949年的5.6倍。 新中国成立前, 县内仅有2处工厂,余皆个体小作坊。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对个体手工业和私营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集体和国营工业逐步发展。1958年新建8处厂矿。至20世纪70年代末,全县已形成纺织、化工、造纸、机械、电器、矿业、食品等20多个门类的工业生产体系。80年代起,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郯城工业的重要支柱。
1985年,工业产值首次超过农业产值,改变了农业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历史。至1999年,全县工业总产值79亿元,为1949年的395倍、1978年的131倍。 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等项事业全面进步。1995年,郯城县被评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1993年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县”。
1999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43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37元。社会商品零售额由1949年的35.87万元,增加到1999年的11.7亿元。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