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王烽火戏诸侯,平王东迁西周亡 | 经典中国通史51

周宣王在位49年死去以后,他的儿子宫涅即位,这就是西周有名的腐朽昏聩的末代天子——周幽王。幽王一继位,周王朝就相继遇到了严重自然灾害的沉重打击。

首先是宣王末年和幽王初年发生的旱灾,使得全国的河流、泉池都干得见了底,草木庄稼也全都枯死,国内赤地千里。民众只得离开家园,逃到别处去谋生,真是哀鸿遍野,路有饿莩。

大旱给周王朝带来的严重困难还没有得到恢复,幽王二年首都镐京和泾水、渭水、洛水流域又发生了强烈的地震。

周王朝的一个史官伯阳甫对地震的原因曾作过探讨研究,他分析发生地震的原因说:“天地有阴阳二气,平时各得其位,大地平静。但如果阳气在下面,阴气压着它,使它不能升起,就会发生地震。现在泾水、渭水、洛水流域都发生了地震,是阳气为阴气压挤所引起的。”这种从地下存在的矛盾运动中,去探求地震原因的想法,是十分可贵的。

但他认为这是老天爷“讨厌”了周王朝,降下了地震的灾异对周幽王进行警告。他劝谏幽王说:“周王朝恐怕要灭亡了。历史上伊水、洛水曾干枯过,是夏王朝灭亡前的征兆。黄河的水也曾干枯过,是商王朝灭亡前的征兆。现在周王朝发生的事情和夏、商二代灭亡前的情况很相似。一个国家山川牢固,立国才能有所依托。山川竭,就是亡国的征兆。河流枯竭了,山峰也定会跟着倒塌。老天爷要抛弃我们了,你看周王朝存在不过十多年就要完了!”果然,当年三川(泾水、渭水、洛水)干枯,而周人发祥地周原上的岐山也轰然一声倒塌了……

交相产生的旱灾和地震使周王朝的社会生产遭到了严重破坏,社会秩序也陷入了一团混乱和动荡之中。昏庸的周幽王对此不闻不问,反而整天沉醉于花天酒地的生活之中。

幽王三年,得到了一个漂亮的女子名叫褒姒,周幽王对她十分宠爱。褒姒生了儿子伯服以后,幽王对她更是另眼相看,废掉了原来的王后申后和她生的儿子太子宜臼。又正式册封褒姒为王后,册立伯服为太子。

周幽王自得到褒姒以后,终日与她饮酒作乐,早把朝政忘在脑后。虽然褒姒衣必罗绮,食必珍馐,但脸上从来没有露出过一次笑容。周幽王用尽了一切办法,想使她发出笑声,都没有达到目的。

有一天,幽王心血来潮,终于想出了个能逗得褒姒大笑不止的办法,这就是上演了一场“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原来,古代交通不便,为了及时报警,在山顶上修建了许多高大的烽火台,上面准备了许多高大的烽火台,上面准备了许多狼粪、火把之类,并派兵在台上驻守。一有敌情,看守烽火台的士兵白天就燃起狼粪,一缕白烟便直冲云天,很远的地方都能看见,所以古代把外敌侵略就叫做“狼烟四起”;夜里,则点起火把,远处见到了火光冲天,便也能知道这里发生了军事情况,这就是所谓的“烽火报警”。

周幽王这一天陪伴褒姒来到了烽火台上,点起了狼烟火把,并把大鼓也擂得震天价响。周王朝曾与各国诸侯有约:必须“藩屏周室”。诸侯们一看到烽烟大起,以为有外敌来犯周京,连忙率领兵马赶到镐京。但是到这里一看,只见周幽王陪伴着褒姒在台子上悠然饮酒作乐,并没有什么特殊军情发生,才知道受了愚弄,一个个懊恼地带兵回国……

褒姒在台上看到各国诸侯受骗的狼狈相,觉得十分开心,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周幽王一看这个办法终于逗得褒姒发了笑,心里也非常高兴。为了能使褒姒继续发笑,他又依法炮制了几次,结果来“勤王”的各国诸侯一次比一次减少了。后来,当幽王再点起烽火时,就根本再也没人理睬了。

幽王为了剥削更多的财富供他享乐,还提拔了“善谀好利”的虢石父为王朝卿士,进一步加重了民众的负担,这就更激起了国内民众对他的不满。

被幽王废掉的申后是姜姓的申侯的女儿。申侯对此十分恼火,公元前771年,他联合了缯国对周王朝大兴问罪之师。申侯怕自己的力量单薄,还勾结了犬戎族一起进攻周幽王。周幽王被吓慌了手脚,连忙燃起烽火向各国诸侯报警。

但是,各国诸侯平时被幽王欺弄惯了,这次又以为是在戏弄他们,因此没有一国诸侯派兵前来“勤王”。镐京很容易的就被申、缯和西戎联军攻破,周幽王带着褒姒出逃,在骊山脚下(今陕西临潼)被戎人追上杀死,褒姒也成为戎人的掳获品。繁华的镐京经过戎人的烧杀抢掠,变得残破不堪。周王朝聚敛的大批财宝、珠玉也被戎人席卷而去了。

从周武王灭商到周幽王被杀,西周一共经历了11代,12王,统治了约257年的西周王朝就这样灭亡了。

各国诸侯得到幽王确实被戎人杀死的消息以后,才知道这次可不比往常。卫国、晋国、郑国和秦国都派来了人马前来援救周王朝。各路大军星夜赶到镐京以后,戎人仓皇逃走,留下的只是一座被焚烧殆尽、洗劫一空的空城。各国诸侯看到幽王已死,便与申侯、缯侯商量,把原来的太子宜臼从申国请回来,共同拥立他为周王朝的天子,这就是周平王。

平王即位以后,看到戎人已散布王畿各地,随时都有卷土重来的可能。再加上镐京残破不堪,自己兵力又很有限,因此公元前770年,在郑武公、晋文侯等各国诸侯的帮助下,放弃了宗周,东迁洛邑。因为洛邑地处镐京以东,号称“东都”,所以历史上把东迁以后的周王朝称为“东周”。

平王东迁以后,周王朝还控制着600多方里的土地。后来,这些土地就愈来愈少了。其中有一部分土地赏给了有功的诸侯。如郑国被赏赐在虎牢以东(今河南城皋一带)。郑国统治者与商人立有盟约,商人不得叛郑,而郑国的统治者不得强买商人的东西。他们互相合作,“庸次比耦,以艾杀此地,斩之蓬蒿藜藿而共处之”,使经济得到了发展;晋国也得到了一部分土地,使昔日“狐狸之所居,豺狼所嗥”的荒凉土地逐渐开发出来;此外,还有一部分土地被诸侯侵夺,一部分被戎人占领,一部分分封给王族或公卿大夫。如此等等,周天子自己所有的土地和民众,就所剩无几了。

东周王朝建立以后,各国诸侯逐渐强大起来,再也不把“天子”放在眼里,周王朝失去了诸侯定期的朝聘责纳,财政上十分窘迫。据说周平王死后,周王室穷得连办丧的钱都拿不出来,只得派人到鲁国“求赙(旧时拿钱助人办理丧事叫赙)”——请求救济。

这时候的周王朝“王室式微”,周天子成了名义上的“天下宗主”,再也没有力量对天下进行控制了。而各国诸侯之间,强并弱、大凌小,齐、楚、秦、晋开始强大起来。自此,我国历史进入了“政由方伯”的大动乱时期——春秋时期。

在建立东周王朝的过程中,秦襄公起了重要作用。他不仅在驱逐犬戎时战绩卓著,而且护送周平王“东徙洛邑”也出了很大力。周平王对秦襄公感激涕零,把他从“大夫”的爵位一下子就擢封为“诸侯”,并把岐西的大片土地封给秦国。周平王还与秦襄公有盟约说:“戎人太猖獗了,无端地夺走了我岐、丰一带大片土地。今后秦国如能把戎人赶跑,收复的土地就归秦国所有!”

从此,秦襄公成为周王朝的诸侯,在汧、渭一带建立了国家,与各国诸侯正式发生了联系,秦襄公护送平王到洛邑以后,凯旋归国,真是踌躇满志,志骄气满,在西畤刻石纪功,这就是流传至今有名的《石鼓文》。

所谓《石鼓文》,就是在10块圆柱形的大石上,刻满了秦国的大篆文字。因为石形像鼓,所以被人们称为石鼓文。虽然由于年代久远和风化剥蚀,石鼓上的文字残损得很厉害,但秦襄公护送平王东迁的历史事件,在《石鼓文》中还是有迹可寻的。石鼓到今天还保存着(包含合文、重文)321字,是研究周秦历史的重要史料。

《石鼓文》不仅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而且上面的文字是我国保存最古的篆文。《石鼓文》用笔劲遒、隽永,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是研究我国古代书法史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秦自襄公建国以后,在西陲经过世代经营,终于加入了春秋时的“五霸”和战国时“七雄”的行列。到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振长策而御宇内”,混一六合,结束了封建割据的混乱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秦王朝。因此,《石鼓文》是西周奴隶主王朝灭亡的历史见证,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的秦王朝的奠基石。

本文内容编选自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中国读本《经典中国通史》之《西周史话》。《西周史话》作者为王宇信先生,1940年5月出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经典中国通史》全套共有16本,分别是:《夏商史话》《西周史话》《春秋史话》《战国史话》《秦汉史话(上)》《秦汉史话(下)》《三国史话》《两晋南北朝史话》《隋唐史话(上)》《隋唐史话(下)》《五代史话》《宋朝史话》《元朝史话》《明朝史话》《清前期史话》《晚清史话》。

这套书是由17位大多出生于上世纪上半叶的老一辈历史学家,耗时数年,精心编撰而成。从夏商到晚清的历史迁徙,五千年华夏史全景描绘,专业权威,又通俗易懂,老少皆宜,传世经典,值得学习珍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