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 大隐隐于市的栖隐寺
三民路铜人像,是汉口闹市中心的地标。
是武汉人很熟悉的的地方,然而附近的一处佛教丛林——栖隐寺,很多武汉人不见得知道。新年第一天,怀着虔诚的心情,根据事先查资料画出的草图按图索骥,拜寻这座千年古刹。
栖隐寺
位于长堤街以南的勤劳街39号,属于满春街道辖区,是一座尼众丛林。在铜人像三岔路口,朝上走进长堤街,不到50米左拐进福建巷,然后笔直走,大约不到100米,只见一座黄色外观古朴的建筑,起初不知此建筑为何背景,也不知栖隐寺有多远,于是顺便问了一家店铺的老板,老板说这就是栖隐寺呀!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这栖隐寺,也是民国时期汉口正信会所在地,门首的“汉口正信会”石刻牌有详细记载。
栖隐寺始建于唐代,原为临济宗。
清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由归元寺首任方丈圭峰之徒月仁住持。毁于辛亥革命阳夏战争战火。1927年改为尼众丛林。德副任监院修弥勒殿。由此可知,汉口有居民居住至少从唐代就开始了。并不是一些文献所说,汉口有人居住是从明朝天顺年间才开始。历史文献记载不错,明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丈量岸墩上房屋,上岸有630间,下岸有650间,有人口6978人。这次丈量是汉口的最早人口统计。但这不能证明,这是汉口的第一批居民。同时,据《武汉市志-社会志》记载,大夹街311号也曾有一座十方寺(十方庵),也是始建于唐代,文革后,为印刷公司、印刷物资站等单位使用。
由上可知,至少在唐代,汉口地区就有人居住,有僧侣、有村民,而不是在汉水改道以后的成化年以后。只不过,当时汉水还未改道,汉口处于龟山(即大别山)之北,古时称山之北水之南为阴,反之称阳。而成化初年汉水改道以后,汉口地区就变成水之阳了,成为天下四聚之商业繁华之地,天下“四大名镇”之一。汉阳地区成了水之阴,但名字未改,还叫汉阳。
所以,栖隐寺是汉口这块地上最古老的寺庙。
寺庙建筑是一座类似于福建土楼的回形封闭式的两层楼房,外表呈黄色,其格局与一般的寺庙的山门、大雄宝殿、天王殿的布局截然不同。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这是有来历的,与汉口佛教正信会有紧密的关联。1920年,汉口佛教正信会成立时,称汉口佛教会,1929年改名汉口佛教正信会。起初租借夏口县农会(慈善堂)和安徽会馆为办事处。后因地方狭小,不适应开展活动,于是准备建新会所。1921年副会长王申甫居士将其兄琴甫自置的位于汉口栖隐寺隔壁之承启堂地基100平方米施舍会中,随即由会员分头募捐,于8月开工,10月底前栋竣工,于是搬迁到此使用。但举行几次法会后仍感到不够用,于是商议续建后栋。由会长李隐尘等居士于腊月十六日柬请武汉政商各界领袖人物会商,当场与会者随喜捐助,约得万金。除偿还前栋资金欠款,剩下的即作为建造后栋的基金。后来由胡子笏之媳胡汤佩琳居士捐出全部嫁奁,并刺血画观音大士像,石印4000多张功德券赠会发售,共得万余金,使工程圆满完工。1923年农历除夕前三天会所全部建成。
会所建筑呈口字形,四周是殿堂,中间是天井。
正殿位于后栋二楼正中,供释迦牟尼佛像,两边“止单”墙上挂百幅画像。农历每月初一、初八、十五、二十三日的共修之期,都在大殿进行。前楼讲堂是传经说法的地方,可容500人。东三楼为密坛,密宗信徒每月初十、二十五日会供期在此举行。西三楼供奉阿弥陀佛,供净土牌位。楼下正殿为说法堂,供有缅甸佛教协会赠的5尺高玉佛一尊。殿内可容600人。前栋楼下是接引殿,供丈六金身接引佛,能容200人,护法殿供8尺韦陀立像。其他塑像均遵丛林法式,唯楼房结构有别于其他寺庙。
正信会在长江中游地区活动了几十年,其影响居国内在家学佛团体的前列,为武汉佛事活动的又一中心。
1952年以后,陈铭枢任该会临时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陈离汉后,公推韩大载为代主任委员,沈肇年、陈志纯为副主任委员。“文革”期间,正信会停止活动,大部分文物集中到归元寺,佛像全部被毁。
1982年,成立了以朱志刚居士等11人组成的正信会恢复委员会,1985年,浴佛节正式恢复了宗教活动。1987年,几经变迁,隔壁的栖隐寺搬到汉口正信会,合而为一了。
据负责对外宣传的中道法师说,过去栖隐寺的规模很大大,鼎盛时期,寺院范围一直延伸至今铜人像一带,可见香火之盛。
如今,新的栖隐寺安养院现位于东西湖区,大雄宝殿拟于腊月初七(即2020年元月七日)举行上梁庆典,大批的善男信女和居士将前往庆祝。
中道法师给笔者简要介绍了栖隐寺的历史和沿革和民国时期太虚法师在此传道的故事,以及1924年印度学者泰戈尔也曾来此讲学,由于历史的原因,栖隐寺流传下来的资料很少。临别时,笔者与中道法师互留了联系方式,说一定要看看你写的文章和拍的照片。
钩沉三镇逸闻 讲述武汉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