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传下的避煞法、阳宅九形煞化解法(收藏鸭)

杨曾廖赖风水

这是“赖布衣风水研究院”的另外一个公众号,本号介绍风水文化和案例。联系方式:13917387648
40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当有煞时,择地时应力避之,但总体还行,只局部有煞,或迫不得已只能选某地,或煞是后来出现的,那就只能化解了。古老的化煞方法及阳宅形煞的化解方法如下:

早在秦汉时期,中国民间灵异事件便流行用桃木雕刻神荼、郁垒二神,挂在家门口驱除恶鬼。后来有人嫌雕刻神像太麻烦,便改将他们画在桃木板上,即所谓的「桃符」。关於神荼、郁垒二神驱鬼的由来,《山海经》记载说:古神州之沧海,有座度朔山,山上有棵大桃树,枝繁叶茂,绵延三千里。大桃树的东北角,有个鬼门,乃万鬼出入之地,其上驻有神荼、郁垒二兄弟,负监督看管之责。若出现为非作歹的恶鬼,神荼、郁垒便将其逮捕,然后用苇编绳索捆绑,扔去餵食老虎。黄帝统治天下时,因见世间浑沌,恶鬼恣意横行,十分扰民,於是教百姓将神荼、郁垒的神像以桃木雕刻后,用苇编绳索悬挂在家门前,以防恶鬼入侵。

唐朝以后,门神除了神荼、郁垒外,还有秦琼和尉迟恭。据《西游记》的说法,唐太宗原本答应帮犯错的龙王看好大臣魏徵,不让他去斩龙王,但魏徵还是在睡梦中达成了任务。於是,阴魂不散的龙王,每晚都提头向唐太宗索命,唐太宗因此吓出病来。骁勇善战的武将秦琼、尉迟恭听说后,主动於晚间帮唐太宗「看门」,遏阻龙王鬼魂的骚扰。几天下来,唐太宗觉得他们太过辛苦,便叫宫廷画师将两人的像画在门上,同样也达到了驱鬼的效果。於是,新一代的「门神」就此产生。

悬挂钟馗画像,装鬼

提到「捉鬼」、「驱鬼」,中国人最先想到的就是钟馗。相传钟馗乃唐德宗年间的进士,虽然文武全才,但相貌丑陋,入宫晋见皇帝时,皇帝本要将他钦点为新科状元,不料一看到他那张令人望而生畏的脸孔,当场吓得魂不附体,说什么也不愿把状元头衔颁给他。钟馗不甘受这奇耻大辱,愤而自刎。事后,唐德宗颇有悔意,便命人将钟馗以状元的身份安葬,并封他为驱魔大神。

不过据明清学者考证,早在南北朝时期,民间就出现「钟馗」的称谓。宋?沈括的《补笔谈》里也记载一则钟馗帮唐玄宗捉鬼的故事:唐玄宗自骊山返回宫中后,关注奇门遁甲法术 不幸罹患疟疾,治疗了一个多月,都不见好转。某天晚上,他梦见一个跛一只脚、瞎一只眼的小鬼在偷杨贵妃的紫香袋和他的玉笛。突然一个穿鞋戴帽、裸露两臂的大鬼出现,将小鬼逮住,并挖其眼珠嚼食。唐玄宗於是问:「你是什麼人?」大鬼回答说:「臣乃钟馗,应试武举不中,誓言替皇上扫除天下妖孽。」唐太宗睡醒后,便召名画家吴道子来,将自己所见的钟馗画出,分赐群臣以避鬼魅,后来民间也跟著仿效,以钟馗画像驱鬼。

二、窗贴锦鸡剪纸

身为家禽的鸡,除了报晓与提供蛋、肉食材外,还是吉祥与避邪的象徵。中国人喜欢在过年时张贴锦鸡剪纸,尤其头上有鸡冠的雄鸡,代表「加官进爵」。而窗户黏贴大红的锦鸡剪纸,更含有驱鬼避邪的功效。由於古人相信鸡能啄食蝎、蛇、蜈蚣、壁虎、蟾蜍等五毒之虫,所以遇到鬼怪作祟,道士总洒鸡血来破解。

一般住家为防鬼魅入侵,也习惯於窗户黏贴锦鸡剪纸。传为西汉东方朔所著的《神异经》里,便描述一种吃鬼的神——尺郭,头戴大鸡冠,四出寻找鬼怪。据说他把鬼当饭吃,白天吞三千,夜晚吞八百,要是口渴,便喝点露水。正因如此,鬼怪见到大红的锦鸡剪纸,往往以为尺郭又出现了,立刻逃之夭夭。

三、燃放爆竹

早在《神异经》里,即记载人们利用竹子燃烧时产生的爆裂声来驱赶山鬼,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也说:「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可见在火药发明以前,民间多烧竹子驱赶恶鬼。火药发明后,人们将火药装在竹筒或纸筒里,点火燃烧。由於爆裂的声音与烧竹子时相似,故称「爆竹」。几经演化,又有长串鞭炮的产生,目的都在驱鬼避祟。

后来,由於爆竹与鞭炮的花样翻新、种类繁多、制作精美,节庆时燃放爆竹、鞭炮,多半是为了炒热气氛、增添喜气,驱鬼避祟的本意反而不那麼重要了。

洒豆驱鬼

日本是个妖魔鬼怪传说盛行的国家,因此也重视各种驱鬼驱邪的仪式。例如每年除夕夜,日本各地不管大小寺庙,都要敲钟一百零八下,凡是听到钟声的人,都静坐不语。这一百零八响钟声,主要目的在赶跑邪恶的鬼魅,并请求神只降福。

此外,每年立春的前一天,有个「除旧布新」的活动,家家户户要把长年不用的器具搬出来烧掉,以免上头有鬼魅依凭作祟。然后无论寺庙或家庭,都会举行「洒豆驱鬼」的仪式。日本人相信,这天若吃与自己年龄数目相同的豆子,则一整年可平安无事,所以寺庙举行「洒豆驱鬼」仪式时,观礼者总是争先恐后地抢豆子吃。有些没到庙里参加仪式的家庭,则由家长戴上鬼怪的面具,装作是鬼,然后让子女向「鬼」洒豆,一边大喊:「鬼出去,福进来!」场面既热闹又有趣。

能驱鬼的植物

1
大蒜

西方国家认为大蒜是吸血鬼的克星,无论配戴在身上还是吃下它,都会让吸血鬼敬而远之。中国民间也有用大蒜来驱鬼的说法,如端午节的早上吃大蒜避邪,过年在家门前悬挂大蒜驱鬼。

2
柳枝

柳枝也是中国民间认为能驱鬼的植物之一。后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卷五说:「正月旦,取杨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道士作法驱鬼时,也常使用柳枝。此外,少数民族请巫医救治病患时,巫医多会替病患配戴柳枝,避免鬼怪再来作祟。

3
桃枝

早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里,就有「桃木驱鬼」的记载。每年春节,家家户户除了悬挂桃符外,也有挂桃枝在门口驱鬼的。其实除了桃枝,桃叶、桃子亦能驱鬼。东汉许慎注《淮南子》时,说:「鬼畏桃也。」《荆楚岁时记》也说:「桃者,五行之精,能压服邪气,制御百鬼。」所以道士作法多用桃木剑,鸾堂扶乩请神也多用「桃枝柳笔」。

4
菖蒲

清?顾禄所著的《清嘉录》卷五说:「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於床户,皆以却鬼。」菖蒲因外型似剑,又称「水剑」。配戴在身上或放置床头,能驱鬼避祟,护身保平安。

能驱鬼的物品

1
镜子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八说:「镜乃金水之精,内明外暗。古镜如古剑,若有神明,故能辟邪魅忤恶。凡人家宜悬大镜,可辟邪魅。」民间信仰认为镜子可以照妖,鬼怪看了会害怕,所以道士、巫觋作法时,怀里多有一面护心镜。不少住宅也在门首、窗户顶端悬挂八卦镜以驱鬼,据说随身携带小镜子,也能达到驱鬼的功效。

2
玉器

自古以来,人们即相信玉能避邪、消灾,因此祭祀用品多以玉石制成,平常也多配戴玉饰以防邪祟。为了使玉石避邪的效果更强,有些人还会将它刻成佛像、八卦图样,以保平安。

3
白水晶

水晶的种类很多,功用各不相同,如粉水晶能促进人际关系、增加桃花运,黄水晶能带来财运,紫水晶可招福、增加智慧。而白水晶则可避邪、除煞,配戴在身上,可常保身心安康。

4
石敢当

宋?王象之的《舆地碑目记》记载说:「石敢当,镇百鬼,压灾殃,官利福,百姓康。」元?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也说:「今人家正门适当巷陌桥道之冲,则立一小石将军,或植一小石碑,镌其上曰『石敢当』,以厌禳之。」民间认为,凡是巷弄出入口、河岸、池畔、村落入口处等,都是阴阳交会的不祥处,鬼怪容易出没,而以石头制成,上刻「石敢当」三字的「石敢当」,具有避邪、止煞、镇鬼的效果。

九大形煞及化解方法:

1、反光煞:凡因阳光、水面、玻璃的反射而被照射则称为反光煞。
化解方法:一般反光煞的化解,可在玻璃窗贴上半透明的磨砂胶纸,再把明咒葫芦两串放在窗边左右角,加上一个木葫芦,便能化解普通的反光煞;反光较弱者则不必加木葫芦,反光强者要多安放两串五帝古钱配白玉明咒便可化解。
2、割脚煞:在市中心很少见,是大厦接近水面,水贴近房屋,当运者就要利用这段时间进取,能发财,但不长久。它的特点是运气反复,当运时大富大贵,失运时一落千长。
化解方法:在每年有变的旺气位放八白玉或其它升旺的风水用具。
3、镰刀煞:凡是弯形的天桥或带弯形的平路都称为镰刀煞,可招血光之灾。配合玄空飞星的吉凶,便能化解镰刀煞的凶性。订阅号:天机录

化解方法:在吉位安放一对铜马及五帝钱可以化解此煞。

4、孤峰煞:所谓“一楼独高人孤傲”,是指一座楼宇的前后左右都没有靠山或大厦,经云:风吹头,子孙愁。凡犯孤峰煞都得不到朋友的扶助,子女不孝顺或远走他乡或移居外地等。

化解方法:只要在吉位或旺气位安放明咒葫芦和铜葫芦便可。

5、qiang煞:这是一种无形的气,所谓“一条直路一条qiang”,即是家中大门对正有一条直长的走廊,便是犯qiang煞,另外窗外晾衣杆也属于。以本身为中心点,见有直路或河流等向着自己冲来也是qiang煞。主血光之灾、疾病等。

化解方法:一是挂珠帘或放屏风;二是在窗口安放金元宝或麒麟一对,能助事业顺利。

6、白虎煞:即风水师所说“左青龙,右白虎”中的白虎,即指房屋右方有动土的现象,凡居所犯白虎煞者,轻者家人会多病或因病破财,重者会有人伤亡。

化解方法:在受煞位置放一对麒麟。

7、天斩煞:两座大厦靠得很近,致使两座大厦中间形成一道相当狭窄的空隙,远望去就仿似大厦被从天而降的利斧所破,一分为二似的。主有血光之灾、动手术及危险性高的疾病。

化解方法:安放铜马,严重者以一对麒麟正对煞气。

8,穿心煞:一些楼房下被建了地下铁路或隧道,从楼下通过,便主犯穿心煞。此煞对较低层的单位影响较大,致使宅运不稳,财运差,且住客身体健康较差及易生血光之灾。

化解方法:在旺气或吉方安放铜葫芦、五帝钱、及一对文昌塔。

9。廉贞煞:一般风水注重背后有靠,但如果所靠之山并非名山,而是山石嶙峋,寸草不生的穷山,风水学上则称之为廉贞煞,这是煞气颇大的一处风水恶煞。“靠山” 在风水学上代表的人物为上司及长辈,后靠恶山的影响为上司或长辈为难自己,令自己的才能不能发挥。倘若自己身为行政人员,则主自己没有实权,部属多属阳奉 阴违。

化解方法:经常把窗帘放下;于煞方挂葫芦;严重者放四对貔貅挡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