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人 | 筑起大武汉近代文化长城
人类的历史,就是文化发展的历史,人类文化实质上是包含着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两个方面缺一不可。上海滩十里洋场时期,冒险家的乐园,文化缺失,被称为文化沙漠。香港成被英国占据100多年,繁华的自由经济维多利亚港湾,在文化上也是一滩沙漠。回眸武汉,近百年文化发展历程,大别巍巍,扬子流长,荆楚文脉相承的传统,寻觅前辈在历史大舞台的身影和密匝足迹,时在今日应该是极为有现实意义之事。
《名人武汉足印·文化卷》一书,洋洋60万言。三伏天,余蜗居空调斗室,捧读数日,饶有兴致。感到市志办的太史官们,在近数年来,武汉三镇大拆迁中,成片旧城区老街道拆光,多少历史建筑物被推倒的同时,而你们推出了名人丛书系列,用手中铁笔记录了江城波澜壮阔真实历史,筑起大武汉近代文化的长城,其绩是居功至伟。
给百年江城文化留下远去的背影
《文化卷》对江城自辛亥百年以来,全景式荟萃各个时期文化上领军人物,其中包括国内外文化名人,选取了94人为代表,为他们点赞,立传。这些曾在江城这块沃土,风云际会时刻,无论是北伐时期,抗战前期,解放战争时期,还是1949年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各个文化聚合点上,这些文化名流在江城这个大都会留下的创造的业绩和美誉。江城百姓忘不了这些风流大腕,他们是城市英雄,永远受人称道和尊敬。
《文化卷》谱写的94位列传,个个金光熠熠,独立风骚。他们一长串英名,建立的口碑永远镌刻在江城百姓心中,清季以降,武汉崛起成为“文教昌明”之区,他们承先启后,续延荆楚文脉。在新时代将文化领域各个方面,推向更新更高局面,当年他们曾经辉煌过,在激荡的潮流中,他们不是匆忙过客,是站在时代前列的,文化领军的鸿儒硕擘。国难当头,在扬子江潮头浪尖,黄鹤楼下呐喊的文化勇士们,走上三镇街道冲向强敌奋勇抗争,掀起了全民抗战的又一次高潮,走在最前列的精英大家的名字,家喻户晓,他们是郭沫若、洪深、范长江、胡风、艾青、丰子恺、冼星海、陈荒煤、严文井、周小燕、姚雪垠、碧野、徐迟、崔嵬等。还有大批国际文化名人也投入这场反法西斯战斗中来。这些异国文化名人,斯诺、史沫特莱、斯特朗、伊文思、泰戈尔悉数来华,在武汉投入战斗行列,这些文化巨子在武汉文化史上创造了空前文化盛景,声誉江城,惠及神州,泽被至今。早已成为江城形象靓丽的名片,这是何等荣耀!
本卷编纂者,除市志办专业史官们外,还有数十位文史专家,这是群贤铸造的武汉文化辉煌篇章。我们今天谈来,深感前辈史迹染人,得亲馨咳,风范长存。我们要感谢作者给江城昨日文化史留下远去的背影。
纵横捭阖 为史存真
余读罢洋洋六十万言《文化卷》巨作,掩卷闭目沉思,感同身受,诸多作者们,用良知精心擘划时代文化风云争雄人物。武汉苍穹,辽阔楚天,文星汇集,闪烁璀璨,惟楚有材,九十四位明星形象,呼之而出,读者开卷后,受益匪浅。作者编史写人,用春秋笔法,穿越时空,写一代宗师泰斗,巨匠级的大咖,他们是显赫的文学家,思想家,科学家的名望和丰功业绩成果,影响几代人,其文脉传承也延续至今日,给江城留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文化卷》编纂者有担当,很大气,也很宽容,不愧大武汉“有容乃大”的精神的传承。在选题时,百余年来,文化过客繁多,不下千百,编者仅精选94位,很精当,代表时代风骚一辈。文学泰斗,思想巨贾,科学名流无一遗漏。建国后,某些名人教授学者曾受批判,冷冻人物,重新露面,如:陈西滢、张恨水、胡风、曾卓。五十年代,我读华中师院中文系,这些人是资产阶级反动文人,文学史上淡化,其作品冷藏,不让接触,以免中毒。编者正面,公正介绍这些人物,让读者了解真相,还历史本来面目,这是难能可贵的气魄体现,历史上文化大舞台各类左、中、右代表人物,皆粉墨登场,但在抗战武汉,在抗日统一战线开展时,将各阶层人民大众团结起来,共同对抗入侵者。这就是大武汉的包容!
统一体例 轶闻多 重细节描写
编者为全书统一体例,作者数十人,达到全书和谐统一体。综观94人列传,94篇文章结构近似,篇幅相近,语言朴实,生动无华,亦为《文化卷》匠心特色。
每篇文章结构相同,采用总-分-总的叙述方式,开场白,总叙高度概括历史人生平要迹,再用小标题分述人物二三事,最后归纳小结,全文结构完整,每篇文章能抓住主人公音容相貌,轶闻佳话,注重细节,扣人心弦。
如董玉梅写的书法大师宗彝书“江汉关”三字的故事,花纹银500两,未见题款,宗师不悦,江汉关经理专门设宴招待宗大师,说明名人不需题款,“天下第一关”都如此,大家都知道是王羲之写的,宗师马上纠正说:“非也,此乃明朝进士肖煜所书。”“江汉关建筑高大,情况特殊,为壮观瞻,省掉落款,不算什么,用不着解释。”此话一说,宾主尽欢而散,一时传为佳话。
又如刘鸣鸣写的废名往事篇,他读北大是“背书机器”,读书胚子,佛道情趣浓,因创作无课不逃,他和沈从文,台静农三人是当年写乡土高手作家。后因参佛,信佛停止写作,甚至为佛和好友熊十力老乡争吵,两人都声称代表佛,争吵声越来越大,后又无声,两人打起来了,打完了吵,吵完了打,再打再吵,没完没了。废名个子虽高,却瘦骨嶙峋,不管怎么用力也难把熊十力放倒。于是两人相持久不能平息,观者觉得有趣。抗战时,两人分道扬镳,相距甚远,两人写文章互相诋毁。这些轶闻往事,表现文学家文学道路孤独,结缘佛法,由儒而佛,那个时代某些性情中人的共性的写照。作者写出废名这个活脱鲜明作家个性,如今念其人,阅其文,不免令人寄慨遥深。他生前身后的寂寞是注定的,完全是悲剧性人物。
数十位写史专家,个个是行家高手,有几位作者,记叙名人行状轶事,说明他们根植江夏民居,生活草民之中,是创作环境。郑保纯写闻一多,闻就职武大,潦倒磨石街11号。江城酷暑天,先生打着赤膊,在楼上写东西,不刮胡子,面庞消瘦,同时大部时间都到磨石街25号,同兄弟合住祖屋,他经常跑空袭警报,此磨石街就是保安街一条支巷子,抗战时被日机炸毁,胜利后在此地区建一新街,名曰巡回街,尽是些棚户。郑保纯另一文,写的是被称为文坛洛神的女作家萧红,她被鲁迅先生赏识,引导她成为“左联”的前卫作家,她曾在小金巷21号和丈夫萧军同居,开始写《呼兰河传》开篇心血之作,生活安定,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市民生活。此小金龙巷也是保安街的一条支巷。此磨石街和小金龙巷两小巷皆在我家保安街374号恤孤巷旁李公馆两侧翼。八十年代的大拆迁中,保安街此段夷为平地。斯物己拆,斯人已远去,睹物思情,怀念惆怅而矣!
《文化卷》视角广阔,用磅礴气势,记录江城文化,全方位剖析社会方方面面,也可以说是解乡愁的一个好教材读本。当然《文化卷》在选材、人物立项、代表性,还是有可商榷的空间。
打捞城市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转载请注明出处,勿侵犯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