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战学】山韭与小蒜
作者\张战学
山韭与小蒜,是两种长在山野的小菜。小时候,常听母亲与相邻的婶婶、嫲嫲谈论,小蒜或者山韭如何好吃,可做小菜,或者包饺子等等,其于我不仅是一种向往,更是一种美食。
春天是百草丰茂,野花盛开的季节,家乡的田野一派青葱和生机盎然。“面条、油勺、辣掛掛,地软、小蒜、山韭菜,灰条、苜蓿、婆婆丁,小菜麦饭过家家”。地头、崖畔的野菜多如繁星,水灵肥嫩,幼小的伙伴们相约到田间挖野菜,仿佛深山寻宝一般,很快就采了满满的小笼或口袋,回家后放到清水里洗干净,或爆炒或凉拌,田间的野味就变成难得的美味,吃起来非常的过瘾。面条又叫面条菜,大概因叶子形似面条得名,麦田里的面条菜长得繁密,是野菜中的佳品,特别在清水汤面快出锅时放些进去,雪白的面条配上碧绿的野菜,颜色素雅,味道清香。农家巷道田头国槐很多,三月槐树上结出白嫩的花骨朵,槐花在母亲的手里不久却变成了可口旳槐花麦饭,苜蓿、灰条等野菜也可拌以面粉做成麦饭,再佐以辣子蒜水,一顿丰盛美味边做成了,成为充饥的主食。
崖畔、坡头到处开满金黄色小花的时候,那是春天的蒲公英盛开了,蒲公英即婆婆丁,村人看重的是她开花前清苦的味道,具有清火、怯毒、消炎的药效。在家乡的餐桌上,蒲公英通常用沸水淖后捞出再用冷水冲下去除苦味,用蒜末、酱油、盐醋调拌吃起来清爽可口,还可以阴干泡水喝,以去火清热。清明时候邻家的大嫂会到山坡挖小蒜,用小蒜蒸馍馍以祭祀先辈。小蒜挖回家,她会做成酸汤小蒜面,剩余的小蒜洗净晾干切碎捣烂,然后加上盐和些许红辣椒包小蒜馍馍,大意让兄弟姐妹不忘父母的养育恩情,和谐团结。山韭时有人去割,耐心等待之后盛开的山韭会更加美味,捣碎后配上辣椒和调料,吃时味道浓,佐面夹馍皆可。家乡的野菜,洋溢着醇厚的乡情,鲜美的滋味,健体养心。
日间多次爬山在秦岭诸山涧,也见识了不少的山珍。那日牛心峪德山梁上,见到资深驴友手中采下一束山韭,还挖下不少的小蒜,啊,终于可近详观山韭与小蒜了。山韭形如韭菜,小蒜状似野生大蒜,只是小了一些号码而已,然而青葱鲜嫩,清香浓烈尤胜。
山韭与小蒜如山野的兄弟俩,在我心里始终是多了份好奇罢了,平常只是心不在焉,未发现而已。也难怪有城里人错把麦苗作韭菜,误认小蒜为蒜头了。归途有心百度,始知:山韭菜,中药名。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具有活血散瘀,祛风止痒之功效。小蒜正名天蒜、山蒜,百合科植物,多年生长的草本植物,其实山韭与韭菜(别名:长生韭、壮阳草等),同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山韭在韭白处多红色而已;小蒜与蒜(又称葫蒜),百合科葱属植物,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味辛辣。很是形似类同。《滇南本草》:"作菜食,能养血健脾,强筋骨,增气力。连根捣汁,治跌打损伤,敷患处;根同赤石脂捣烂,晒干为末,擦刀斧伤,生肌长肉,神效。"
秦岭山中多珍奇,我跟随驴友多次在秦岭攀爬,除了强身健体挑战毅力,还多次见证了黄精、黄栌等山野灵药异草,也时常觅一物来作我借物言志的载体。大山灌木丛中布满了荆棘,这次偶然从大山灌木丛中发现了遍野的山韭和小蒜,因为灌木丛孕育出的山韭和小蒜彰显出了崇高的精神品质。若不是博学多闻的驴友提醒我这是山韭和小蒜,还以为这是普通的野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山韭、小蒜生命虽短暂,但却把短暂的生命充实在孜孜不倦地山坡上,平凡中透露出伟大,无心与百花争芳香,却是未雨绸缪吐出嫩芽,在山野默默地活出自己的颜色。高大的灌木丛下极其渺小,但它不自惭形秽,而是以一种博大的胸怀容纳一切奉献所有。若被世人发现,做盘中餐或药引也在所不惜。
人生何不像山韭与小蒜,每个人都是平凡中一分子,怎样才能活出伟大?坚守低调坚韧的人生,保持平和的生活态度,践行积极踏实的处世风格。做一棵默默无闻的野小蒜,即便没有被人发现,成长也要不知疲倦;做一棵低调坚韧的山韭或小蒜,即便时遭遇暴雨倾盆,也相信雨过之后是艳阳,无人欣赏也要活得漂亮。既然在这个世界走一遭,就要走出一片属于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