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身处地为他人想想
设身处地为他人想想
窦 旭 民
人与人之交往,除了真诚、坦率之外,还有一点应该牢记,那就是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应设身处地,多为他人想想。例如:一般人都喜欢归功于自己,把过错推给别人;而难能可贵的就是主动把过错揽到自己身上,把功劳推给别人,这是一种高风亮节的气质,更是一种坦诚待人的德行。
传说有一个寺庙,因藏有一串佛祖戴过的念珠而出名。念珠的供奉之地只有庙里的老主持和七个弟子晓得。七个弟子都很有悟性,老主持觉得将来把衣钵传给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光大佛法。
不料想,那串念珠突然不见了。老主持问七个弟子:“你们谁拿了念珠,只要放回原处,我就不追究了,佛祖也不会怪罪”。
弟子们都摇头,无人承认。七天过去了,念珠依然不知去向。老主持又说:“只要承认了,念珠就归谁”。又过去了七天,还是没人承认。老主持很是失望:“自认没拿佛珠的,你们都下山去吧”。
第二天,六个弟子收拾好东西,长长地舒了口气,干干净净地走了,只有一个弟子留了下来。老主持问留下的弟子:“念珠呢?”弟子说:“我没拿。”老主持又问:“你为何要背个偷窃之名?”弟子说:“这几天我们几个相互猜疑,有人站出来,其他人才能得到解脱。再说,念珠不见了,佛还在呀”。老主持笑了,从怀里取出那串念珠戴在这名弟子手上说:“不但想到自己,更能为他人着想的,你已经得到了佛法的真谛”。
这一故事告诉人们:能为他人着想的人,绝对不是一般的人,因为他已经具有较高的思想境界,在那么一个情形之下,能够想到旁人的压力困境,而甘愿自己受到委屈,需要多大的勇气啊!即使自己得到不公正的猜疑和处罚,也是没有怨言可讲,这又是多么可贵的品行啊!
难怪老主持最后将念珠戴在留下的那名弟子手上并告诉他已经得到了佛法的真谛。好人终有好报,善良自有回馈。此乃天经地义,勿需轻易质疑。
多为他人想想,不仅是一种人品美德,也是一种社会风尚。建设和谐社会,更需要这种精神。其实,“我为大家,大家为我”,这本来就是一种社会共识,只是有时候常被人们忽视或者忘却。但在困苦或危急之时,突然间就显得格外重要。因为社会是由众生组成的,人人需要关怀,人人需要爱护,人人需要帮助,人人需要支援,很难设想一个单独的人如何生存?既然如此,人们没有任何理由闹矛盾、设障碍,搞得势不两立;也没有任何理由搞侵略、抢财富,发动不义战争。即就是政治意识、信仰理念等不同,但公平公正总是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在此目标下,为何不多为他人想想?
我清楚,阶级和阶级斗争是社会前进的动力,出于人之劣性,私欲不除,难以立公,而公平公正亦难以真正实现。不过,依照历史发展的趋势,社会总是不断前进的,总有那么一天,“公”字会普及天下,“多为他人想想”会扎根于每个人的心中,那就是共产党人为之奋斗不息的“共产主义”到来!
2021年4月4日于渭滨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