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又有“新思路”!高校师生驻村做设计,村民参与建造有动

乡村振兴,“美学”助力!4月30日上午,“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探索乡村美学实践”启动仪式暨研讨会,在山东临沂平邑县流峪镇邵家岭村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临沂大学,以及山东省内相关部门等地学者专家共聚一堂,以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刘东峰团队在该村进行的乡村“美学实践”为切入点,探讨了“美学设计助力乡村振兴”项目的进展及未来发展。

活动中,刘东峰首先向专家和嘉宾现场展示了邵家岭村的整体改造效果。记者看到,在该村村口,经过精心设计的“杏花岛”(因村里种有不少杏树,且三面环水,邵家岭村又被称为杏花岛)三个艺术字,与一般乡村的“刷墙字体”区别明显,旁边用原木墩“砌”成几朵杏花,细节处充满艺术感。5条装饰一新的渔船,错落有致竖立在显眼处,乡村五大振兴标语依次粉刷其上,看不出旧渔船的改造痕迹。由村民手工编造的一个一人多高的“幸福筐”,矗立在村边……

手工编织的“幸福筐”。

刘东峰介绍,今年2月,他带领几位研究生受邀到邵家岭村调研,经过与当地深入交流对接,他们决定以“校地合作”模式,注入美学设计理念为杏花岛赋能,通过师生团队的原创作品,提升乡村美学体验,普及全民美育,创造乡村美学价值。

随后,刘东峰团队以“人员驻村+艺术设计+村民带动”方式,助力该村进行整体规划建设。团队成员充分发挥艺术设计专业特长,为村子量身打造了包括“幸福广场”“乡村会客厅”等一系列微景观,同时协助村民对村内3条主干道及其附近景观进行美化,让原本破败的村子焕发生机,村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改变。

启动仪式性现场。

“我们发挥高校人才优势,服务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坚持美学引领,绿色、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激活村民的内生动力为杏花岛赋能。”刘东峰表示,团队在设计建造过程中,尊重原住村民与在地文化,不断探索打造专属杏花岛的美学实践。

美学只是引领,产业经济才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刘东峰表示,团队希望通过美学引领的价值创造,对传统生产要素、传统生产方式进行系统性重组提升,特别是美学引领的服务业,以及金银花种植产业、创意农业、乡村旅游体验与研学等三产融合业态,从而推动整个杏花岛乡村全方位的吐故纳新。

流峪镇党委书记周静在致辞中对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她表示,该项目旨在依托高校智力资源,用美学元素深度挖掘,打造党建、山水、景观、文化、乡村等美学类型,力图探索一条镇域美学之路,“走出一条既能留住乡愁、文脉,保障原住民利益,又加快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高效转化的乡村振兴'美学路径’,”这是流峪镇乡村振兴史上一件大事,将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推动乡村振兴实业跃上新台阶。

之后的座谈会上,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丛志强及其团队成员,分别从项目对乡村自然地理资源的挖掘、对村民内生动力的激发,艺术赋能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拉动作用等方面,对杏花岛项目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点评。此外,山东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苟成富,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市场与信息处调研员孙学军,中国长城研究中心副主任,原山东艺术学院副院长胡德定,临沂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杜元成,临沂市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周绪元,临沂电视台副台长孟东,平邑县政协副主席张庆伟等,对该项目给与充分肯定,并从项目定位、产品运营、商业模式、未来前景、媒体宣传等角度,为项目发展提出中肯建议。

据了解,下一步该项目将继续坚持“高校师生驻村设计,带动村民共同改造村庄”这一行之有效的做法,并将适时进行招商引资,借助外部力量加速推进村庄建设,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校地合作”模式做进一步探索。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刘志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