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 喉 菌
咽 喉 菌
[概述]
概念 咽喉菌是咽菌与喉菌的总称。发生于口咽部的恶性肿瘤为咽菌,它包括生于
软腭的软腭癌和生于喉核的喉核癌(即扁桃体癌)。而发生于喉咽部及喉部的恶性肿瘤
称喉菌,即喉癌.咽喉菌以咽异物感,咽喉疼痛,声音嘶哑,咳嗽痰血,颈部恶核为主
要症状。咽菌和喉菌在发病部位,临床症状等方面有所不同,但两者的病因病机、辨证
治疗大致相同,故合在本节论述。
咽菌多发生在软腭和喉核,男性多于女性,年龄以30~60岁居多,淋巴结转移率较
高,晚期可发生血行转移,预后一般较差。喉菌为头颈部常见肿瘤之一,以男性为多.
年龄以50-60岁占多数,若有淋巴结转移者预后较差。
[病因病机] ,
一,肺热郁蒸,痰热壅滞 因患者肺经素有痰热,复受外邪的侵袭,或外界的各种
不良刺激,致使内外邪热壅结于肺,火毒循轻上逆.蒸灼咽喉,火毒灼津成痰,痰热交
结,壅滞于咽喉而成肿块。 .
:,脾胃热盛,火毒内田 由于长期嗜食烟酒,过食辛辣炙博、肥甘厚腻之品,或
思虑过度以致火毒内困脾胃,脾胃火热炽盛,邪热上蒸交结于咽喉,以致痞塞脉络,日
久形成肿块.。或由于脾胃积热,湿浊不化,湿热交阻,密滞于咽喉而成肿块。
三,肝气郁结,气滞血凝 由于情志不遂,.忧思恚怒.则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气
机阻滞不畅,或因脾虚气滞,均可导致气滞血瘀,气血痰浊,、阻塞脉络,结聚而成.
[临床诊断]
症状;咽菌初起仅有咽部不适感,不能引起病人的注意,肿瘤渐大,则吞咽不利,
如有物阻,咽喉疼痛.耳痛,或张口困难。伸舌不便,痰中带血丝,严重者,可有呼吸
困难。若为软腭癌,饮食时,食物易入鼻腔。颈部多有恶核。喉菌发生于喉部的癌多发
生于声门处,尤以声带为多。发生于喉咽部的癌,多见于会厌喉面两侧处。以声音嘶哑
逐渐加重,咳嗽痰血.咽部不利堵塞感,咽喉疼痛为主要症状,肿瘤渐大,压迫气道可
致呼吸困难。颈部多有恶核。
检查:①咽菌检查,可见肿物呈菜花样或菌样突起,表面布有血丝,或见肿物溃
烂,有污秽分泌物附着。颈部可有恶核。②喉菌检查,间接喉镜检查,可发现会厌喉
面.声带或室带有菜花样新生物,或溃烂有污秽分泌物附着。可有颈部恶核。局部扪诊,
喉头移动度受限、喉头磨擦音消失.x线拍片检查可以明确病变部位,大小,形状及软
骨情况。③咽菌、喉菌均应取活体组织作病理检查,以作确诊。 .
喉菌的临床分期: ' .
第工期:肿瘤较小,表浅,局限于一个解剖区(如声门上区,或声门区、或声门下
区),无深部组织受侵.喉(会厌、声带)活动正常。
第Ⅱ期:肿瘤侵及两个解剖区,声带活动正常或受限,无颈淋巴结转移.
第Ⅲ期:肿瘤范围较广,声带固定,病变尚在喉内或已侵犯喉外,颈部同侧有活动
的转移淋巴结。
第Ⅳ期:不论原发癌情况如何,颈部转移淋已结固定,或对侧颈部转移,或已有远
处转移。
鉴别诊断:咽菌应与咽部、扁桃体、或软腭结核,咽良性肿瘤相鉴别。喉菌应与声
带息肉;喉结核及喉乳头状瘤相鉴别。咽部、扁桃休、或软腭结核,常表现为表浅溃疡,
表面覆以灰黄色假膜.常并发颈淋巴结结核或肺结核。咽部良性肿瘤;多发生在软腭及
舌根,有较长病史,发展较慢,表面粘膜完整,光滑.与咽菌凹凸不平.呈菜花状或菌.
状明显不同。声带息肉,好发于声带前1/3与中1/2交界处,表面光滑、有蒂.可随呼吸活动。
与喉菌呈菜花样,溃烂显然不同。喉结核,肺部大多有结核病灶并存。病变常呈颗粒状,
粉红色或苍白水肿.常伴有浅溃疡,有脓性分泌物覆盖。后联合为喉结核的好发部位,
而喉癌发生于后联合较罕见。喉乳头状瘤,多见于儿童.呈多发性乳头状突起。成年人
病变多单发,局部无浸润.
[辨证论治]
一,辨证
I.肺热郁蒸,痰热壅滞
证侯:咽喉堵塞感,咽微痛不适.或见声音嘶哑,咳嗽痰多或痰中带血丝,咽部或、
喉部肿块色较淡.有分泌物附着,颈部或有恶核。舌质红,苔白或黄腻,脉缓滑或细滑。
病机分析:由于肺热郁蒸:火毒循经上逆,痰热互结于咽喉而成肿块。肿块阻塞于
咽部或喉间,故有咽喉堵塞感。邪热蒸灼咽,故咽微痛不通。肿块阻于喉间,使声门。
开合不利,则声音嘶哑。肺热壅盛,煎炼津液成痰,热伤脉络,肺气上逆,故咳嗽痰多;
痰带血丝。舌质红.苔白或黄腻等均为肺热痰壅之证。
2.脾胃热盛、火毒内困
.证候:咽喉疼痛,吞咽不利,头痛剧烈,声音嘶哑,甚则失声,咳嗽痰稠,痰中带
血,甚则张口困难,伸舌不便,口流臭涎,呼吸困难,气喘痰鸣.咽部或喉部肿物溃烂
如翻花状,表面有污秽腐物,颈部或有恶核,全身并见口干、口苦、口臭,或见耳鸣耳一
聋.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质红或红绛,脉弦滑数。
病机分析:因脾胃热盛,邪热交结于咽喉,以致痞塞脉络,曰久而成菌瘤。因火毒
炽盛,蒸灼肌膜,伤及血脉,故肿块溃烂,'状如翻花.腐物污秽.口流臭涎。肿瘤发展
肿大,阻于咽喉,故吞咽不利,张口困难,伸舌不便,或声音嘶哑。肿瘤压迫脉络,脉
络阻塞不通,故咽喉疼痛,或头痛剧烈。肿瘤肿大,气道受阻,或声带开合不利,故呼
吸困难,气喘痰鸣。热灼津液,炼津成痰,壅阻胸膈,肺气不宣、故咳嗽痰稠。脉络受
灼,故痰中带血。肝胆火热,上扰清窍,故见口干口苦口臭,耳鸣耳聋。小便短赤,大.
便秘结,舌质红或红绛,脉弦滑数,均为热盛之证。
3。肝气郁结,气滞血凝 、
证候。咽喉梗梗不利,吞咽困难,头痛剧烈,声音嘶哑,痰中带血丝,咽部或喉肿:
块凹凸不平,色暗红.或有血丝缠绕,触之易出血,颈部或有恶核。全身症见胸闷胁痛,
耳鸣,舌质红或瘀点、紫斑,苔白或微黄;脉弦细、涩或弦缓。
病机分析;由于肝经郁结。疏泄失常.或脾虚气滞,气郁曰久,气血凝滞经络,结.
聚而成肿块。’火热上炎,蒸灼脉络而致瘸体色暗红,有血丝缠绕。瘤体脉络损伤,故痰、
中带血,或触之易出血。由于肝气郁结.胸阳受阻,故胸闷胁痛,舌质红或有瘀点、紫
斑.脉弦细、涩,或弦缓等均为气滞血瘀之证。
二,治疗
(一)内治法 .
1。肺热郁蒸,痰热壅滞 ’
治则;清肺泻热,化痰散结。
方药:黄连清喉饮。方中黄连、黄芩泻火解毒;连翘、桔梗、牛蒡子,甘草、射干,
玄参清肺祛痰,利咽散结;赤芍凉血活血;荆芥、防风宣肺散邪解郁。全方合用有清泻
肺热.祛痰利咽,散结聚的作用。并可酌加生南星,生半夏、猫爪草、海浮石等解毒祛
痰散结的药物。 .
2。脾胃炽盛,火毒内困
治则:泻火解毒,活血散结。
方药:黄连解毒汤合龙胆泻肝汤加减运用。黄连解毒汤为大苦大寒之剂.重于泻三
焦之火热;龙胆泻肝汤,亦为苦寒之剂.重于泻火除湿。两方合用,对火毒上逆,火毒
、困结之喉菌有泻火解毒散结的作用。临床还可适当选加山豆根、地胆头、夏枯草、马鞭
.草等以苦泄热毒。大便秘结者,加大黄、玄明粉。
3.肝气郁结,气滞血凝
治则:活血祛瘀,行气散结。
方药:会厌逐瘀汤。方中生地、赤芍、桃仁、红花活血化瘀而养血;桔梗、甘草、
玄参清热利咽散结;柴胡、枳壳行气止痛。全方合用有行气活血,化瘀散结的作用。并
可酌加三棱、莪术、水蛭,虻虫、王不留行、丹皮、泽兰,以加强本方活血祛瘀作用。
临床上除按上述辨证分型选方用药外,还应根据病情的变化加减用药。若咳嗽痰多,
宜加马勃、鱼腥草、猫爪草、前胡、瓜蒌、贝母、海浮石、昆布、海藻,以清热化痰止咳。
肿瘤溃烂,表面有污秽物.常流臭涎,渗流血水者,宜加马勃,鱼腥草,冬瓜仁、地丁,
蒲公英、野菊、土茯苓、白藓皮等以清热解毒,除湿排脓。咽喉疼痛,吞咽困难者,宜
加山豆根、射干、马勃、酸浆、板蓝根以清热解毒,利咽止痛。声音嘶哑者,可酌加诃
子、法夏、北杏、蝉衣、千层纸、射干、僵蚕等以祛痰利咽开音。局部疼痛或头痛者.
可选加延胡索,入地金牛、藁本、露蜂房、田七末,或配服云南白药。颈部肿块较大者,
可选加生南星、生半夏、生川乌、生草乌、山慈菇,三棱、莪术等活血祛瘀,消痰散结
.的药物。咽喉菌晚期,出现脉络痹阻.气血亏耗,脾肾虚损等症情时,可参考鼻咽癌的治
疗方法处理。 、
(二)外治法
I。可用药物粉末吹患处,如用硇砂散,麝香散吹喉,有清热解毒,祛腐散结,生肌
止痛的作用。
2.腐物臭涎多者,宜用金银花、桔梗、甘草煎水漱口,以清热解毒,清洁口腔。
(三)配合放疗、化疗的中医辨证治疗、(参考“鼻咽癌”)
(四)民间疗法(参考“鼻咽癌”)
[转归及预后]
咽喉菌如能早期诊断、早期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二般预后较好,早期病变的5年
生存率可达80%-95%。咽喉菌的淋巴转移率较高,晚期可发生血行转移至肝、肺、纵
膈、骨骼等处。
[预防及护理]
预防方面.应加强防癌普查,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注意饮食卫生,
避免过度烟酒,减少各种不良嗜好。做好劳动保护,避免粉尘及各种刺激性气体。
护理方面,对咽喉菌患者,应注意口腔清洁,腐物臭涎多者,宜用清热解毒的药枷
煎水漱口,以清洁口腔。宜食质软及营养丰富的食物,忌食煎炒炙熔及较硬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