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大解 | 一个要走出自己的人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1LzEwMDkvMjIxNzI2OTU3XzFfMjAyMTA1MTAwOTUwNDA4MDI=.jpg)
散文集《烟火人间》封面图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1LzEwMDkvMjIxNzI2OTU3XzJfMjAyMTA1MTAwOTUwNDA5NzM=.jpg)
怪吼一声吧,为人生壮胆
说在前面:这是一篇旧文,大三时写的,当时我只看了大解的诗集《岁月》,几年后,我才读到他的《个人史》。大解太过宽阔,我的言说能力,要将他的诗歌世界复述出来,远远不够。他在北方写今生,写前世,写西草地,写太行山,写青龙河,穿梭于下上四维虚空之中,格局之大,犹如苍茫的华北平原。此文,只是一个文学小青年的读后感。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1LzEwMDkvMjIxNzI2OTU3XzNfMjAyMTA1MTAwOTUwNDIzNg==.jpg)
正文
每当我心情烦躁,欲静而不能之际,翻开大解的诗,顿时,我便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尤其是夜深人静的时候,读他的诗,更是觉得字字珠玑,句句警言。这让我想起了梭罗的《瓦尔登湖》和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几者之间或许毫无关联,但那份对人世的洞达,极为一致。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1LzEwMDkvMjIxNzI2OTU3XzRfMjAyMTA1MTAwOTUwNDIxMTQ=.jpg)
瓦尔登湖,梭罗的湖
当今社会,灵魂对于某些人来说是累赘,对于某些人来说是重担,能坦然面对者,很少。诗人总是一群独自面对灵魂的人。大解也不例外。他的诗赋予哲理,但并未流于空洞的超然说教。怀疑、拒绝、追问、沉思,诗人用那颗不安定的心,言说着人在这个世界之中的种种困惑与醒悟。他的诗是一个人的超脱和坦然,但绝不是一碗心灵鸡汤那么简单。
诗人西川说——读大解的诗,总有让我感到意外的东西。这意外的东西,当然就是诗人的独到之处,就是他看见了别人没看见过的某种东西。短短人生几何,茫茫宇宙无涯,面对这巨大的差距,古往今来的诗人们,发出过无数的感慨和浩叹。“我们躲不过出生,逃不过死亡 / 在限定的两端之间,演绎自己的一生”。生之偶然,死之必然,“我真不如不出生”,但我“没有出生的自由”。那么,就好好的活吧。活着,是人唯一的本钱,你的一生都是利润。这样,当你有一天把生命交给死亡的时候,你就可以骄傲地说——我赚了。既然选择活着,就不能稀里糊涂地活着。于是,诗歌成了武器,反抗生命中的各种威胁,同时也为了寻求自由和更高的东西。可以说,诗人已经看透了生命,“最初是泥巴,最后还是泥巴”。但他并没有否定生命,而是“心怀感激”地“请求给我一束光/或者我自己变成一束光”,从而“融化掉命里的杂质”。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诗人大解
大解的内心是矛盾的。他毫不犹豫地说“我对世界心怀感激”,同时又陷入“尘世是如此恍惚”的苦闷。
但我们确实是在生活 而生活
竟然有一半是虚幻的
这让我有理由怀疑生活的真实性
和人的真实性(《我怀疑生活的真实性》)
在他眼中,生命之于他,是一次“持续的摧毁”。所以,他不无恶毒地呼喊道——不怕死的都可以出生,又劝告这些出生的人——既然不认命,就得疲于奔命。正因为如此,他不把自己摆于一个高度,俯视人间,用一种超然的口吻,凌空蹈虚。但他又是一个经常离开大地,飘向天空的人。与其说他在写诗,不如说,他的灵魂已经出窍,得以窥探自身乃至整个人类的生存处境。
现在我看到你了 还有你 你们
我们都是盲从者 跟着人群走
后面是更大的人群(《人群的去向》)
他是一个在大地上仰望天空的人,看见了一般人所不曾看见过的东西。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聆听来自天空的声音
这种对天空的渴望,源自于对自由的追求,甚至是对大地的拒绝。这种拒绝,很大程度上,又是出于对大地的热爱而后失望。当然,大解并不是那种想征服什么,或毁灭什么的诗人。面对人生,他感觉到了一股强大的不可捉摸的力量,姑且称之为命运。所以,“在众多选择中,我只向命运低头”。但最终,他又“发现命运也是假的”。而那股力量仍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操控着世间的一切。这是一股什么力量?逼着诗人循着“唯一的路径”,“我必须走到底,才能回望自己的一生”。大解觉得,这种力量理所当然来自天空。所以,“在松散的岁月里,我只关注天空后面的事情/和渐渐来临的脚步声”。这“渐渐来临的脚步声”,当然是他意识到了死亡在慢慢逼近。
我恍惚意识到
有一种力量
在我们无力到达的地方
控制着我们的生死(《自我之困》)
在他看来,每个人都是身体的囚徒——我们走不出皮肤,离不开自我/在限定的身体之内,演绎自己的一生——摆脱身体就是自由。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死亡就是生命的另一种存在方式,甚至是更高的生命存在方式。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自由女神像
诗人渴望走出自己的身体,用另一种存在方式自由的舒展。于是,诗歌再一次成为他的武器。从“不经选择,我就成了一个人”,到“我尾随在他们身后 渐渐地/变成了一个他人”,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已经成功出逃了。他的灵魂升华了,出窍了,独自走了。
一个人一旦走得太快
时间将脱离他 把未来变为背景
他将预知自己的命运
甚至改写谜底 自己设计人生
嗨 不能那样 我喊道
他回了一下头 没有理我
这个固执的家伙 继续走着
已经离开自己 彻底成为他人(《他人》)
可以说,诗人身上有了两个自己,而且诗人本身无时无刻不在追逐那个“他人”。在“他人”的带领下,诗人必将看见从不曾看见的。那些或许就可以解开人生中“那不可把握的密码”,从而直抵存在的核心。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他就这么独自走着,挣脱了身体,走出了自己
大解是一个具有某种神性写作的诗人,不经意间,就把我们带进了一个不一样的生命状态。他的感情从不激烈,他自己从不站在一个预设的高度,朴实无华,娓娓道来,细小点滴中给人启示和感悟。读他的诗,除了能安静下来,更奇妙的是,读着读着,我就灵魂出窍了,感到自己无端端地飞了起来。
(下期预告:张执浩 | 小意思中的大境界)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新书预告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书名:烟火人间
作者:曾瑞
字数:280千字
出版日期:正在出版
这是一本散文集,也像小说。书中的人物主要来自湖北鄂西的一个小乡村。在武陵山区,美丽的清江边,有座城市叫恩施。从恩施过去三十多里,就到了群山环绕的芭蕉小镇,再走几里山路,有个叫龙潭沟的地方,即是书中写到的小乡村。此地居民多为土家族,依山傍水,修建着黑瓦木柱的吊脚楼。
本书分五辑。第一辑为出山的路,第二辑为远去的亲人,第三辑为往事不堪成人生,第四辑为逃离乡村,第五辑为何处是归程。书中人物年代跨度很大,从民国时期一直到现在。通过这些人物的故事,来反应乡村的巨变。
乡村的核心是土地。短短几十年间,土地在乡村人的生活中发生着变化。曾经,有人因土地被打成地主。后来实行公社制,大搞集体,很多人被饿死。再后来,土地下放,农民还是没饭吃。从90年代开始,进入市场经济,土地很快失去价值。这群农民,被迫逃离土地,转眼间成了农民工。
新一代的农村出身的打工仔在城市挣扎,迷茫,他们想扎根城市,城市没有他们的容身之地,他们想回去,乡村已经是空巢。一群飘泊者,游荡在乡村与城市之间,仿佛时代的幽灵。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TA们已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