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秘密拳法,被一个“乞丐”流传到广东,竟成为十大南拳之一
大家或多或少看过关于中国功夫的电影,但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功夫是在中国清末关于“武术”的别称。
目前世界上有很多不同的武术派别,比如跆拳道、空手道、拳击等等,但这些都没有办法和功夫相提并论。因为功夫,是中华民族历尽了数千年战乱,作为代价沉淀下来的文化精华。比起单纯的防身技能或者格斗技巧,功夫更多了精神化的内涵,是更具哲理的个人修为。
今天,带你们去广东揭阳,了解一门功夫——朱家教拳。
广东本来就是武术大省。蔡李佛拳、洪拳、咏春拳等不少拳种和流派其根都在广东,著名的武术大师黄飞鸿,咏春宗师梁赞、叶问,影视武打明星李小龙等祖籍及师承也在广东。
关于它的来源,其实还有一段故事。
据说明朝灭亡后,朱明后裔为了躲避清廷的追剿,于是隐姓埋名,秘密组织训练武装力量,为反清复明做准备,这个秘密组织就是朱家教。他们将传授的拳术定名为“朱家教拳”,寓意“不忘明始祖皇帝朱洪武”。
清中后期,广东揭阳市揭西县的鸿江祠堂头村来了一位乞丐装扮的江湖志士。
这位志士平日里以乞讨为生,隐姓埋名,早出晚归,常常歇宿于村中侯想的家门口。侯想看他虽然是个乞丐,但气宇不凡。经过一番言谈,侯想邀请乞丐一同回家,热情款待。
或许是冥冥中的安排,侯想体格、悟性超脱,经过多年刻苦受教,不负所望,终于功成名就。后来,他娶了志士女儿为妻,成为祠堂头村远近闻名的一代名师。
中晚年时,侯想行侠仗义,传艺济世。
到民国中后期,侯家人已经是潮汕地区的武学名手。从此祠堂头村习武成风,村中男女老少对朱家教拳术皆有习得,略懂一二。
到侯家的第四代名师侯少雄,他8岁开始学艺;22岁先后在普宁等地开馆授徒;2013年8月,组建“鸿江朱家教武术馆”至今,门生众多。
走入鸿江祠堂头村,这是一座尤为典型的潮汕村庄,古朴的民居随处可见。村中有一座侯氏宗祠,这便是鸿江朱家教文化武术基地了。
走入宗祠内,学员们正在练拳。这些学员身着统一服装,年纪最小的只有9岁,但无一不是认认真真、一拳一划有模有样。
宗祠内还能看到平时学员们练习用的棍棒,堆放在角落里。
地址: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凤江镇鸿江管区祠堂头村
交通参考:在揭阳马牙市场西公交站乘坐揭西-揭阳公交,至凤江镇政府公交站下车,步行3分钟到达
我是琰棱
带着有趣的灵魂
我一直走在路上
旅行|摄影|写作|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