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宴请徐达等人,结果徐达喝的大醉,醒来时发现自己竟然睡在朱元璋当

朱元璋宴请徐达等人,结果徐达喝的大醉,醒来时发现自己竟然睡在朱元璋当年的吴王府中,吓得他直接跑到了大街上在寒风当中睡了一夜。

徐达是朱元璋功臣之首,一生率大军东征西讨,所谓“功定天下之半,声驰四海之表”,称得上是明朝的韩信。

朱元璋和徐达本是同乡,少小亲善,朱元璋称帝后也一直称呼他大哥,以示尊宠,可他越是亲热地叫大哥,徐达越是心里发毛,如同芒刺在背,感觉就像被鬼叫魂一样,也越是小心谨慎,不敢有丝毫的差错,心里依然畏惧不安。

朱元璋观察了很长时间,虽没发现徐达有何异常表现,但还是放心不下。这也难怪朱元璋神经过敏,徐达手提重兵,又在将士中有着崇高的威望,他如果有自己当皇帝的野心,自己也只好让贤了。

所以朱元璋也是两难。不重用徐达无法平定天下,重用徐达也等于太阿倒持,把帝位和自己及家人的生命交到徐达手中,端看他取不取了。

朱元璋想了很久,终于想出一个试探徐达真心的办法。徐达总是在春天领军出征,到秋冬之际便回师京城,缴上将军印信,回府休假。

这一次徐达出征回来,朱元璋照例下殿迎接,口称大哥,亲热无比。徐达汇报完战事后,朱元璋便留他在宫中闲谈,故意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说:'大哥功劳最大,却没有一座像样的房子,我以前当吴王时住的府邸现今空着没用,就送给大哥将就住吧。'

徐达一听,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知道自己已到了鬼门关口,忙俯身下拜,苦苦推辞,朱元璋见他态度诚恳,也就不再提了,徐达却是汗透重衣。

过了几天,朱元璋在吴王府邸中设宴,款待自己昔日的布衣兄弟,徐达自然也被请去。酒宴上朱元璋连连动酒,徐达不敢违命,只好拼命喝,结果不胜酒力,宴席没结束便已醉倒了。

朱元璋便命人把徐达安置好,之后又对众人说:'我已经把这所房子送给徐大哥了,今天不过是代他请大家喝酒,主人已醉,咱们也都散了吧”。说完以后,便率众人离开。

徐达酒醒后才发现自己是在吴王府邸中,顿时吓得魂飞九天,忙一跃而起,冲出南门,府中的奴仆们不知何故,都出来劝他回去,说皇上已经把府邸赐给大将军了。

徐达哪敢再踏入府门,又不敢说擅自回家,怕朱元璋心中生疑,索性和衣睡在街道上。

仆人们都苦苦动他,数九寒冬的睡在街道上非冻死不可,徐达置之不理。仆人们只好进去拿被褥,凡是上好的、经朱元璋用过的,徐达都不要,仆人们只好拿出自己的被褥送给他,徐达这才接受,再以街道为床,睡起觉来。

夹杂在仆人中的锦衣卫密探忙入宫禀报朱元璋,朱元璋不觉露出笑容,命他继续监视。

徐达宿醉末醒,又自知逃过了生死一劫,虽住街道上,心里却很平稳,居然在凛冽的寒风中睡着了。

朱元璋得知这一情况后才嬉笑出声,认定徐达是铁了心要做自己的臣子,绝没有自立为帝的野心。

徐达天一亮便入宫求见,见到来元璋后口称死罪,连连叩头谢罪,请求惩罚。朱元璋却哈哈大笑,甚是欢畅,便下令在吴王府邸的对面为徐达建造一座府邸,赐名为“大坊”。

【在历史的规则中披沙拣金】

徐达不仅是古代名将中的杰出者,避祸的本事更是高超。他自小和朱元璋一同长大,对朱元璋的性格和心理揣摩得最熟,更深知韩信的故事,处处引以为戒,才能保得无事。

帝王们都有一种迷信心理:认为自己以前住的老房有一定有帝王之气,自己也正是因此荣登帝位,有敢觊觎以图染指者必杀无赦。

朱元璋把自己当吴王时的府邸赏给徐达,名为赏功,实则已露杀机,端看徐达是否甘为臣子了。

徐达倘若不察接受房子,或者酒醉后在吴王府中安睡一夜,就会被疑心为要凭借自己的帝王之气有所图谋,以后的事自然也不必说了。

徐达干脆来个夜宿街头,用苦行自虐来向朱元璋表忠心。朱元璋至此才对他信任不疑,为他大建府邸,又和他结成儿女亲家,成祖朱棣的徐皇后就是徐达的女儿。

徐达的二儿子徐增寿在建文帝时为左都督,与燕王朱棣暗通消息,被建文帝囚禁于宫内。燕军攻破南京,一向仁弱的建文帝亲手斩杀了徐增寿,然后与皇后自焚。

朱棣称帝后,追封徐增寿为定国公,世代传袭。明代功臣子孙中只有徐达的后代有魏国公,定国公两公,魏国公居南京,定国公居北京。

徐达一生都在忠心于朱元璋,但是还要处处提防他的猜忌,想必也是心寒透顶。

好在之后的历朝皇亲秉承明成祖旨意,对徐达的后人一直优待,这也算是给他这位明朝开国大将的一点慰藉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