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是慢性病的根源所在
现代慢性疾病越来越多,门诊慢性病人是医院药品消耗大户,国家在这方面也投入大量精力,集中采购降低药价,减轻人民负担,才有了八毛一盒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五块钱一盒的阿卡波糖片,三块的阿托伐他汀钙片。但是作为我们个人来说,哪怕现在降压药、降糖药、降脂药再便宜,能保持健康,远离慢性病困扰才是最大的实惠。
临床上我见过有老人,一天要吃十几种药物在控制病情变化,降压、降糖、调脂、抗血小板、控制心率是每天的必修课,这样的老人有很多很多,他们普遍有一个不错的家庭条件,正常单位退休,有退休金,有医保,足以支撑每年两次的体检以及在医院的保养调整治疗方案等。但是临床上我也还见过很多老人没有退休金没有医保,居民医保的报销比例不高,个人负担很重,他们就做不到每年的体检保养,以至于病情都拖到了很严重的地步,才到医院看病,并且不愿意住院系统检查,拿点药能控制病情就回家了……
可以说现在的各种慢性疾病治疗进入了一个死循环,血压高就降压,后来心脏也不好了,再治疗心脏,做造影堵得严重了放支架,放一个不行就多放几个,血糖高了就降糖,有神经症状了就再吃营养神经的药,血脂高了调脂,有斑块了就要稳定斑块,另外也需要抗凝。临床治疗就这样进入了一个死胡同。
当然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慢性病从起病到发病也经历了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没有通过其他非药物治疗的手段来干预,或者后知后觉都会造成病情的不可逆,加之年龄增加,身体机能也确实在走下坡路,那后面如果想保证生存治疗,就不得不每天大量吃药维持。
而且更为可怕的是,现在这种慢性病正在逐渐年轻化,到了什么程度呢?三十多岁就要长期口服降压药降糖药了,那么后面几十年可能就要终身服药了,往往告诉患者需要终身用药的时候,他们是无法接受的,都认为只有老了才会变成药罐子,自己现在还年轻,那么不幸的是,不遵医嘱,病情会进展得更快。
那么有没有一种办法避免慢性病的发生呢?很多人说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跟遗传也有关,是的,这不可否认,但是我们是怎么一步步得到这些不好的遗传基因?我想还是家里长辈们没有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如果从我们这一代开始,努力改善自身状况,是不是就可以给后代一个良好的基因。
接下来就开始聊聊今天的重点。腹部从位置上来说是身体的核心部位,我们常说的核心力量就是腰腹部力量。腹部居于人体正中,五脏六腑都在这里运行,营养物质要在这里吸收,垃圾需要经过这里代谢,尤其中医认为中焦脾胃是身体气机升降的枢纽,健康与否, 全赖与此。
道家或者懂养生的人都会特别重视腹部的气功锻炼,而肥胖的人一般也是先从腹部开始胖的,还有很多人四肢并不是很胖,但是大腹便便,非常影响形象。
从经络循行路线上来说,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胸腹。从中我们可以发现,阴经与阳经在手足交接,阳经与阳经交接在头部,而阴经与阴经交接在腹部。阴属寒,寒属阴,腹部是六条阴经汇聚的地方,所以这里阴寒之气凝滞不通,脂肪就是实实在在的阴性物质,所以这里最容易堆积脂肪。
那么矛盾点就出来了,腹部作为人体如此关键的部位,却是最容易凝滞的地方,脂肪堆积,经络不通,气血不行,自然就百病丛生。按照现在的理论来说,脂肪在腹部过多堆积,游离脂肪酸就会侵入肝脏,加速产生低密度脂蛋白,且加之甘油三酯、胆固醇较高,极易造成血管壁动脉硬化,那么高血压、心脏病随之而来。
现在都在普及各种慢性病的防治,却从来没有人说怎么从根源上来杜绝这些事情的发生,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其实只要在年轻时能保持一个健康的体型身材,有一个偏低的体脂率,有很多慢性病都是可以避免的。正如老人们常说的,千金难买老来瘦。这里要单独说一下,不能单从体重来判断一个人的胖瘦,有些人看着不胖,但是体脂率其实不低,而且内脏脂肪较多。
昨天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各个医院都在做宣传,宣传的目的主要是外科在推广手术治疗肥胖,甚至开设了减重与代谢治疗中心,把减重当成了一项医学任务。至于外科治疗肥胖的手段,简单来说就是在微创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术,用手术的方式来把胃缩小,限制饮食的摄入。常人根本不能理解,少吃点就这么难吗?减重就这么痛苦吗?居然都需要手术来介入了,通过这个手术的推广不难看出我国肥胖病人的数量是不容小觑的。
本来想着重写一下腹部的保养,结果有感而发,废话说了一堆,这会儿马上要去上夜班了,那就留到下次有空再说吧,写写腹部该如何保健,以及夏天的一些锻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