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林教学文章《巧用手法设置悬念》刊于《中学时代》“作家教写作”专栏2021年第3期

陈振林文字

“作家讲写作”之三

巧用手法设置悬念

陈振林

“文似看山不喜平”,在记叙文类文章写作中,如果能够设置悬念,可以让情节曲折,波澜起伏,会更吸引读者,读起来也会更有味道。

悬念,一般用在文章的开头或中间,就文章的内容或人物的反常情况设置疑团,目的是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读者自觉不自觉地进入文章所创设的情景之中。

“一碗水里造漩涡”,在记叙类文章中设置悬念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可以用倒叙的方式来设置悬念。就是将故事的结局放置在开头,引起读者的兴趣,使之产生强烈的不读不快的冲动。文章直到最后才把谜底揭开,使人恍然大悟。

2.可以利用矛盾来设置悬念。就是利用情节发展过程中相互矛盾的片段和细节,引起读者的好奇与思考,吸引读者为解决疑惑而阅读下去。比如写炎热的夏天,一个走在街上的人却从头到脚捂得严严实实的,这种与季节矛盾的衣着打扮就很令人疑惑和兴趣,为什么“他”穿成这样?这种疑惑会吸引着人接着读下去。

3.可以妙用误会来设置悬念。

利用人物之间的误会,也可以使情节发展起伏跌宕,扣人心弦。如下文《大钥匙》中,一个名叫“大钥匙”的男人胸前总是挂着一把大钥匙,为什么挂着一把大钥匙?这是一个悬念。他常常拉着七八岁的小男孩,让人误作是想要抢劫或拐骗,其实,真实的情况是,十多年前他家的七八岁的儿子走失了,他的儿子胸前常常挂着一把大钥匙。

4.可以巧用抑扬手法来设置悬念。

“扬”就是褒扬,“抑”就是贬低,抑扬法就是在写作中对要褒扬的人物先以贬损、否定的口吻叙述进行描写,以使文章内容波澜起伏,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也经历从疑惑到明白的过程,留下更为深刻的阅读印象。《大钥匙》中,名叫“大钥匙”的男人被人误会为坏人,这就是“抑”。但在结尾中,发生了变化。为着一个七八岁的陌生男孩,“大钥匙”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这是文章中的“扬”。人物的形象,在这先抑后扬中,顿时立了起来。

文章链接:

大钥匙

陈振林

大钥匙是一个人,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

人们和他不熟,他也和人们不熟。人们都不知道他的姓名,只因他胸口常挂着一把大钥匙,自然,都叫他“大钥匙”,算是他的姓名了。

他胸前的那把大钥匙,常年地挂在胸口,但却没见生锈。倒是他的衣裳,成年脏兮兮地,似乎从来没有洗过。那把钥匙,他肯定经常用自己的衣角在不停地擦拭。好几次,我看见他将钥匙放进了嘴里,不停地吮吸,应该在给他那把大钥匙做清洁工作吧。

我每天上班,必须经过天人广场。每次上班,我都能看见大钥匙。远远地看去,他总在找寻着什么,也许是人们丢失在地上的钱吧。

那把大钥匙应该就是他家里的门钥匙了。我问在广场上卖玉米棒的太婆。

他哪里有家哟。太婆连连摆手。

太婆见我不想走,又告诉我说:我在这广场卖玉米棒子卖了十多年了,他来这广场也有十多年了,也不知他是从哪里来的,他很少说话,像个哑巴一样。十多年了,他多半日子是在这广场上度过的,挨饿受冻,真是可怜啊……

太婆话匣子一打开,说个不停。

再次见到大钥匙的时候,是在翠苑小区。大钥匙像只小鸡一样,被两个男青年拎着。大钥匙的头上、身上全是伤。一旁的红衣妇女大声地指着大钥匙骂:“个不要脸的东西,还想进我们家来偷盗,真是瞎了你的狗眼了……大家看看,我家儿子刚才放学回家,这东西就偷偷地跟上了,胆子大得很啦,居然跟到了家门口,我家儿子正掏出钥匙准备开门时,他就一把将我儿子的钥匙抢了过去。好在我正在家中,打开门看见了,一下子就将他给逮住了。要是我家里没人,不知道这东西会干些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出来……”

大钥匙刚才肯定遭到了一顿打。一会,110来了,将大钥匙带走了。我想说点什么,但什么也没说出口。

接下来的几天,广场就没见着大钥匙了。

一个月后,我到实验小学去接女儿。一阵叫喊声响起:“快抓住他!”就有人被路过的胖巡警扑倒在地。我一看,又是大钥匙。他刚才拦住了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要抢那小男孩挂大脖子上的钥匙。大钥匙当场又被带走了。

这个大钥匙真是个不干好事的家伙了。我在心里想。

但几天后的端午节,广场上虽然人山人海,但我还是在广场看见了大钥匙。他的脸上,还印着伤疤。我就抱怨那些不作为的警察来,为什么不将大钥匙这些做坏事的家伙多关上几天?

就在广场上的人慢慢散去的时候,人群中出现了骚乱。一辆红色小汽车,司机像是喝醉了酒一样,肆无忌惮地向广场冲来。人们纷纷避让,生怕自己被撞上。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吓得不知所措,蹲倒在了广场上。那小汽车,像支箭一样,就要射向小男孩。就在人们吓得就要闭上眼睛的时候,一个瘦小的身影飞向了小男孩,一把推开了小男孩。

是大钥匙!

他像一朵花一样,盛开在了广场上。那把大钥匙,挂在他的胸前,像那鲜嫩的花蕊。

小汽车被迫停了下来。车上的司机是个女子,因为感情受挫,喝多了酒,居然开车发泄。

前来处理事故的胖警察泪流满面:你们知道不?大钥匙从没有做过坏事。他在十三年前来到我们这个小城,他是来寻找他家的儿子的,十三年前他的七岁的儿子被人贩子拐走了。他只是听人说,人贩子将儿子卖到了这里,他就想着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儿子。可是这些年来,他的钱花光了,人也急疯了,也从不说话了。他只想找到自己的儿子,于是,只要是挂着钥匙的七八岁小男孩,他都会上去看一看,想拉下小男孩的钥匙,和自己胸前的钥匙比对比对,如果是一样的型号,那一定就是他家的儿子……可是他没想到,十三年过去了,他的儿子已经二十岁上下了啊……

三天后葬礼,在市公安局举行。长长的追悼会队伍里有一个我,我的身边,还有那个卖玉米棒子的太婆。

作家的话:

设置悬念要注意:(1)要有明确的目的,要在“疑问”和“曲折”中展示人物的性格或事件的意义;(2)要以事实为依据,一定要适度、自然,不要脱离生活,不要故弄玄虚,不要有漏洞;(3)一定要交代造成悬念的前提。没有必要的前提,故事就不会发生。前提交代清楚了,才会让读者信服。

长按.识别.关注

    陈振林,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十佳教师作家”。广州市基础教育高层次人才。以文学养教学,以教学促文学。冰心儿童图书奖、叶圣陶教师文学奖、青铜骏马文学奖、麋鹿文学奖、吴伯箫散文奖、中国微型小说年度大奖获得者;教育部认定中小学校图书馆图书作者,校园文化研究专家,教师培训专家。全国“四方杯”优秀语文教师选拔大赛评委,“原生态”语文教学理念倡导者与践行者,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在全国各地进行语文教学、文学创作、校园文化、教师成长等专题讲座(讲课)60多场次。50多篇作品入选中、高考相关试卷,400多篇(次)作品入选各种选本。在《语文报》《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语文月刊》等报刊发表教学文章410多篇;在《人民日报》《北京文学》《小说月报》《读者》等报刊公开发表作品300多万字;出版文集《阳光爬满每一天的窗子》《父亲的爱里有片海》等27部。系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作家,上海图书一等奖获奖作家,中国好故事获奖作家,百年百部故事经典作家,《北京文学》重点推出作家。《读者》《意林》《文苑》《百花园》《教师博览》等刊签约作家。

陈振林文字工作室

陈振林文字工作室,是一个语文特级教师的自留地,一个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的小作坊。原创高效撰写各类文字(报告、总结、交流材料,演讲稿,小说,剧本,策划书,广告词,企事业文化整体构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