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核心技术是什么?

最无奈的是很多中医人没有掌握中医的核心技术——诊查与合方(药、刺都是如此),然后根据什么四诊“切”是最后,什么神圣工巧,将脉诊放在辅助地位。

这个看法倒是与“辨证论治”相合,“辨证论治”是重症状,轻脉象,谈到脉象与《伤寒卒病论》行文高度一致,诊脉确为辅助!

但要知道《伤寒卒病论》是给无术的医生用的!别说脉象简单,舌象都几乎不用,很多应用只列症状,甚至还有“但有一症”就用的极简应用。

由于中医经典成定时间太久远,有神化,有伪作,要用识别的眼光取得真知。

自己不会的不代表中医就是如此!没有相应技能,要么将中医药神化,要么将中医药低级到识字就可!这样的乱象也难怪人家褒贬!

医宗扁鹊尤擅长切脉,独取寸口。有个故事人问他比他医术高的有谁,说有大哥二哥,治未病,治已病等等,这就是神化!从古至今,医不叩门是铁律,人未觉病,医强治,如见蔡桓公,称其“君有疾”,就只能是故事!

中医诊治的本来面目是什么——

无问其病,以平为期!

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治之以平!

无问其病,是指的中医大夫去诊查病源,而不是只听病人叙述症状!这与仲圣抱怨的“务在口给”是一致的。

以平为期,是指的将脉象异常所反映的身体内的疾病治愈,脉象转为常、平即医疗目的达到!

中医认为人脉来和缓有节,从容有力,不大不小,不浮不沉,有神,有根,为平,为常。

这就是中医诊治的本来面目。

再看: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约。是故前人立教,必使之先读儒书,明《易》理、《素》、《难》、《本草》、《脉经》,而不少略者何?盖非四书,无以通义理之精微;非《易》,无以知阴阳之消长;非《素问》,无以识病,非《本草》,无以识药;非《脉经》,无以诊候而知寒热虚实之证。(《医学集成》)

可知脉诊才是中医体检的关键技术!不会脉诊,只能去搞统计、推理的间接诊查工作!两者的准确率相比,可想而知。

寸口类似复杂设备检修对接口,大夫是检查仪器,三指就是连接线!通过对接,将人体自我检测系统的信息读出来,就是中医诊查过程!

寸口经脉路径相合,故气血并行皆见,肺朝百脉,故六藏六府精气盈亏均可表现于经脉相合的寸口,在此查看人体的常与变非常合适。这点也极其玄妙,古人怎么就找到这个人体自我检测系统的对接口了?!

嗯,反正就找到了,并且通过寸口诊查极其准确,见微知著,一点都不夸张!

· END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