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说《论语》:里仁篇(九)

一原文里仁第四4.09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试解】孔老师说:“'仁之为人’是修行的内核所在,对于仁德之心已经觉醒,志在仁德大道的士人来说,应当修炼自己'通古今,辩不然’,能'演绎推十,归纳合一’的本领,行事当以顺道而为,依道而行。如果一个口口声声自称有志于道的人,却以穿着的衣服不够华丽而丢脸面,吃着的食物不够鲜美而为耻辱。其羞耻之心还是停留在外在的名利享乐之上。这种人的见识卑贱,志向短浅,其实他们尚未立志,志于大道只是他们的妄言罢了,他们是无法能体悟到仁德境界的,这样的人是不足以同他讨论仁德之道的。只有真正志于仁德大道,丢掉名利享乐之心,专心致志地追求'仁之为人’的人,才可以与其讨论仁道,商议国政、家政大事。”二释字士《说文》:士:事也。数始于一,终于十。从一从十。孔子曰:“推十合一为士。”凡士之属皆从士。《玉篇》:士:事也。《传》曰:通古今,辩不然,谓之士。数始于一,终于十。孔子曰:推一合十为士。汉字“士”,甲骨文像禾苗立于地上,金文在其上增加了一横。本义是插苗于地中,而古代耕作插苗是男子之事,故以士称男子。《说文》:士,善于办事的人。孔子说:“不但善于演绎推十,同时又擅长归纳合一的人,就是士。”

议《说文》:议:语也。从言義声。《广韵》:议:谋也,择也,评也,语也。汉字“议”从言義声,義者,宜也。《说文》:“语也”,“语,论也”,因此论、议、语三字都是与人言之称。议者,谊也,谊人之所谊也,其言当得其宜也。

三素说通过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弟子们应能把握到“仁之为人”是修行核心,通过“观过知仁”,让弟子把握修行的用功之处,通过“夕死可矣”,告诫弟子在觉知之后应当下迅即修正缺失,重做新人,让仁德大道彰显于自身。经过这些教导的指点,弟子应当能自觉地笃信于仁德大道的实践,修德进业,成就自己。本章在前面的教导的基础之上,再次告诫弟子在修行中的谨慎之处:专心求道之士,当心无旁骛专注于道,不要在物质的好坏上分心。老师说:“'仁之为人’是修行的内核所在,对于仁德之心已经觉醒,志在仁德大道的士人来说,应当修炼自己'通古今,辩不然’,能'演绎推十,归纳合一’的本领,行事当以顺道而为,依道而行。如果一个口口声声自称有志于道的人,却以穿着的衣服不够华丽而丢脸面,吃着的食物不够鲜美而为耻辱。其羞耻之心还是停留在外在的名利享乐之上。这种人的见识卑贱,志向短浅,其实他们尚未立志,志于大道只是他们的妄言罢了,他们是无法能体悟到仁德境界的,这样的人是不足以同他讨论仁德之道的。只有真正志于仁德大道,丢掉名利享乐之心,专心致志地追求'仁之为人’的人,才可以与其讨论仁道,商议国政、家政大事。”本章告诫弟子们,士当志于大道,而不是在追求物质享受上,在恶衣恶食面前,一旦生出耻辱感,有了虚荣心,觉得低人一等,见不得人,那他“志于道”的心就不够纯正,他的志趣就比较卑陋。本章需要注意:孔子在本章中所言“耻恶衣恶食”并不是要求人们以“恶衣恶食”为修炼的抓手,而是说要有平常心对待物质上的享乐,不要有厌恶攀比之心。崔栢滔的《论语大义》的《大义阐微》中说:“衣食为生活之所必需,需由物资来满足,对衣食为代表的物质追求没有极限,好的还有更好的。得不到的为好,得到的就变为不好,如此欲念驰骋,永远不会满足,人就变成了欲念的奴隶。相对于更好的,则次一级的好也成为了不好,变成了恶衣恶食。道的追求主要是在精神层面,如果停留局限在物质层面的有形世界,则难以进入到精神层面的无形境界。故而《论语》本意对求道之人所需要的求仁之志,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查阅《素说<论语>》请在公众号中  回复”论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