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说论语:为政篇(16)

一原文为政第二2. 16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试解】孔老师说:“学和思是统一的,学需要借助思方可蓬勃向上,思需要学的营养才能茁壮成长。学和思不能偏执于一端,就象一事必有两头,一线必有两端一样,从这端看,那端便是异端,从那端看,这端又是异端,如果你执着于一端,致力于一端,则你将丢掉另一端,忽略另一端,从而使你易于偏执,而无法察看到一事的全貌,终将有害于你。”二释字攻《说文》:攻:击也。从攴工声。《康熙字典》:《说文》击也。《博雅》伐也。又《类篇》一曰治也。《传》攻,善也。《朱传》攻,坚也。又心为物欲所侵曰攻。《传》攻,犹作也。又《博雅》攻,𩋆也。汉字“攻”的本义是手持器械击打,工为规矩之形,含使其符合规矩义。故本义是攻打,进攻,指责。引申义有驳斥,专心学习与研究,钻研。异(異)《说文》:異:分也。从廾从畀。畀,予也。凡異之屬皆从異。徐锴曰:“将欲与物,先分异之也。《礼》曰:'赐君子小人不同日。’”《玉篇》:異:殊也。怪也。分也。奇也。尤也。汉字“异”本义不正常的分开义,引申为不相同,特别的,奇怪,别的等义。端《说文》:端:直也。从立耑声。《广韵》:端:正也,直也,绪也,等也。汉字“端”,左边“立”是站立,右边“耑”是拄杖的老人。初义是拄着杖直立着的老人。有端正,(东西的)一边,(事情的)开头,起因,根源,方面,项目,用手平举之义。三素说前一章老师警示弟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了让弟子准确理解把握住学和思的内容,老师教导告诉弟子:“学和思是统一的,学需要借助思方可蓬勃向上,思需要学的营养才能茁壮成长。学和思不能偏执于一端,就象前面教导你们的,君子周而不比一样,周和比的关系也是统一的,'周’是建立在'比’之上的,没有对'比’的准确把握,你将无法实现'择善而从之’,则无法达到'周遍’。这些就象一事必有两头,一线必有两端一样,从这端看,那端便是异端,从那端看,这端又是异端,如果你执着于一端,致力于一端,则你将丢掉另一端,忽略另一端,从而使你易于偏执,而无法察看到一事的全貌,终将有害于你。” 本章孔子教导弟子为学治学,不可专向一端而致偏,警示弟子不要专在一端致其力,而要通全体,通两端,从而使仁德之道行天下。本章需要注意的是 “攻”。汉字“攻”有使用武力使其臣服的含义,而本章是承接前章,就思和学的关系进行述说,应该不含有攻伐的含义。同时河北定州出土的当在公元前55年以前汉简《论语》中,此章为“功乎异端”,因此“攻乎异端”应该没有攻击、进攻之义,应该是致力之义。攻是指学和思,是读书,是为学,是治学。本章需要辨析的是“异端”的含义。攻乎异端,不是针对异端邪说,异端邪说是始于孟子,因此孔子中的异端不是指和自己观点不同的学说。孔子在这里强调的是执其两端用其中。这和《中庸》: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是一致的。孔子讲的是中道,读书不能攻乎异端即是致力于一端,偏执于一端,而使要执其两端,用其中,否则皆为有害。查阅《素说<论语>》请在公众号中  回复”论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