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著名作家王开岭面对面:做一个精神明亮的人!
2019年3月,王开岭先生来并。
机缘巧合地来到太原十二中给同学们讲课,幸甚。
百度上如此介绍:
王开岭,男,1969年出生,山东滕州人。现居北京。作家、媒体人。历任央视《社会记录》《24小时》《看见》等栏目的指导和主编。
著有散文和思想随笔集《精神明亮的人》《古典之殇》《跟随勇敢的心》《精神自治》《激动的舌头》《王开岭作品·中学生典藏版》等十余本书,作品入录国内外数百种优秀作品选。
其作品因"清洁的思想、诗性的文字、纯美的灵魂"而在大中学校园拥有广泛影响,入录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新语文课本》和各类中高考语文试题,被誉为中国校园的"精神启蒙书"和"美文鉴赏书"。
精神明亮的人
我最早知道这个名字,还是在一张试题中,随后就发现很多课本和试题中有这个名字。2017年山东德州的中考试题直接以《精神明亮的人》为散文阅读选文。
最近出了三本书《每个故乡都在消逝》《亲爱的灯光》《当她十八岁的时候》,均为内涵丰富的散文作品。
第一次听他的课后,印象中形象是谦谦君子,语调是娓娓道来。
今天又面对面聊天,才发现王开岭先生胸有丘壑,个性十足,谦虚温和的外表下是锋芒毕露,犀利果断。至其痛心于中学生的阅读现状,虽然作为中学语文老师的我和兼具知名作家、权威媒体大腕于一体的王开岭先生在立足点和视界在高低上有云泥之别,但我至此始敬其为同道中人。
关于中学生阅读,他一直强调一个词:置换。也就是用最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好书把侵占了他们大多数读书时间的不适合的书置换出来,让中学生读适合的而不是单纯强调“经典”“大作”的名头的书。深以为然。
初二的同学们对作家不是很熟悉,但是听说很多考题出自其作品,气氛霎时热烈起来。王开岭先生从《论语》中曾点“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理想开始讲起,结合自身的经历和体验,画出一张阅读的最高境界美景图。他主张“在一个雾霾的时代,做一个精神明亮的人。”他说,看一个学校给学生推荐的阅读书目,就能了解校长和学校的格局;看一个人的阅读书单,就能大致了解他的知识构成、价值判断、审美习惯。
他的书房就是一个大会客厅,所有的客人都在里面,随时拿出一本书可以和这个“客人”聊天,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他还很具体地指导如何去识别一本好书:考量一本书优秀与否,先看其作者是否有沉静远离躁动的内心,内心沉静,行动诚实,在慢火煨炖中推敲文字背后的力量,而那些速成速效的书籍无疑是毒害我们精神的大麻。
时间短短,收获满满。
最后,面对同学们的要求,王先生热情而有耐心,彰显了一位学者的淳朴气质和人文情怀。
亲近作家,感受作家的生命气质和人格力量,是聆听者的幸运,也是他们开启精神明亮之窗的契机。
作家文章精彩片段欣赏
上上世纪的一个黎明,在巴黎乡下一栋亮灯的木屋里,居斯塔夫·福楼拜在给最亲密的女友写信:“我拼命工作,天天洗澡,不接待来访,不看报纸,按时看日出(像现在这样)。我工作到深夜,窗户敞开,不穿外衣,在寂静的书房里……”
“按时看日出”,我被这句话猝然绊倒了。
一位以“面壁写作”为誓志的世界文豪,一个如此吝惜时间的人,却每天惦记着“日出”,把再寻常不过的晨曦之降视若一件盛事,当作一门必修课来迎对……为什么?
它像一盆水泼醒了我,浑身打个激凌。
黎明,拥有一天中最纯澈、最鲜泽、最让人激动的光线,那是生命最易受鼓舞、最能添置信心和热望的时刻,也是最能让青春荡漾、幻念勃发的时刻。像含有神性的水晶球,它唤醒了我们对生命的原初印象,唤醒体内某种沉睡的细胞,使我们看到远方的事物,看清了险些忘却的东西,看清了梦想、光阴、生机和道路……
“按时看日出”,是生命健康与积极性情的一个标志,更精神明亮的标志!它不仅仅代表了一记生存姿态,更昭示着一种热爱生活的理念,一种生命哲学和精神美学。
透过那桔色晨曦,我触摸到了一幅优美剪影:一个人在给自己的生命举行升旗!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只有恢复孩子般的好奇与纯真,只有像儿童一样精神明亮、目光清澈,才能对这世界有所发现,才能比平日看到更多,才能从最平凡的事物中注视到神奇与美丽。而成人世界里,几乎已没有真正生动的自然,只剩下了桌子和墙壁,只剩下了人的游戏规则,只剩下了同人打交道的经验和逻辑……
背叛童年的成年人算什么人呢?浑沌、黯淡、萎靡、失明……
我一直认为,在上苍给人类原配的生存元素和美学资源中,“寂静”乃最贵重的成分之一。音乐未诞生前,它是耳朵最大的福祉,也是唯一的爱情。
并非无声才叫寂静,深巷夜更、月落乌啼、雨滴石阶、风疾掠竹……寂静之声,更显清幽,更让人神思旷远。美景除了悦目,必营养耳朵。对人间美好之音,明人陈继儒曾历数:“论声之韵者,曰溪声、涧声、竹声、松声、山禽声、幽壑声、芭蕉雨声、落花声,皆天地之清籁,诗坛之鼓吹也。然销魂之听,当以卖花声为第一。”
没有故乡,没有身世,人何以确认自己是谁、属于谁?
没有地点,没有路标,人如何称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这个时代,不变的东西太少了,慢的东西太少了,我们头也不回地疾行,而身后的脚印、村庄、影子,早已无踪。
我们唱了一路的歌,却发现无词无曲。
我们走了很远很远,却忘了为何出发
春天来了,你一定要跑去打招呼,你一定要放风筝。
不,你一定要让风筝放你。把你放得悠哉游哉,从城市的罩子里逃出去,看一看蔚蓝,追一追神仙,呼吸一下晴空与辽阔,住一住云上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