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药蒹葭
2021年5月5日 星期三 天气:晴 立夏
01
立夏时节,回乡泛于淀中。
水鸟栖于木,荷叶探出头。
在稀稀落落的去年未采收的枯黄的苇茎周围,新生的芦苇以磅礴的气势生长着。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这是我们最熟悉的与芦苇有关的诗,芦苇代表的意象是迷离恍惚,具化了思慕之苦。
可小张不懂风雅,看着把淀分出壕道的一垄垄的苇田,脑子里回荡的却是——千金苇茎汤。
02
说到苇茎,恐怕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都看过一部电影,那就是《小兵张嘎》。
电影以白洋淀上的抗日武装——雁翎队为原型。
在日伪军眼中,这支队伍算得上神出鬼没。雁翎队从几个人开始,最多时也就100余人,曾先后与敌人交战70余次,仅牺牲8人,却击毙、俘获了日伪军近千人,缴获大量军火和军用物资。
我以为,这一优异战绩的取得,芦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我们刚刚说到了,成片的芦苇具有阻隔的作用,从而形成了天然的水上迷宫,这给我们的队伍带来了地理优势。
其次,芦苇还有具有一个重要的特征,那就是“中空”。还记得电影中有这样的情节,雁翎队员可以突然从水里冒出来偷袭敌人。那是因为他们头顶荷叶,嘴衔苇管,隐蔽在水下。
于是,在碧波浩渺,芦苇如林,荷花盛开的地方,这支由乡亲们发起并逐步壮大的队伍,以美丽且智慧的方式保卫了自己的家园。
这就是青青芦苇的红色记忆。
03
说了这么多,除了让大家对芦苇有一个多元化的认知外,重点还是便于理解“苇茎”的药物属性。
《金匮要略》说千金苇茎汤“治咳有微热烦满,胸中甲错,是为肺痈。”
关于肺痈的形成机理,《内经》说:热盛则肉腐,肉腐则成脓。
如果热邪犯肺,因壅成瘀,就会血败肉腐,这时会口吐腥臭黄痰脓血。
不能排出的热、痰、瘀血纠缠于胸中,就会产生痛感。
因有蓄血,就会产生胸中“甲错'。
这就是苇茎汤适用情形。
《本草纲目》记载,苇茎主治霍乱,呕逆,肺痈烦热,痈疽。
徐之才说它治金创,生肉,灭瘢。
《皇汉医学》将上述主治翻译为西医用语,即为消炎性排脓药。
04
再来看看用法:苇茎(二升)、薏苡仁(半升)、桃仁(五十粒)、瓜瓣(半升),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苇茎。得五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服一升。
这四味药中,有两味存在些许争议。当代医家多以芦根代苇茎,冬瓜子代“瓜瓣”。
而《本草纲目》中明确记载:“(芦)其身皆如竹,其叶皆长如箬叶,其根入药,性味皆同。”既然性味皆同,我们也暂且不再深究,待日后小张试药看看。
这个方子同样很美妙。
简单说,苇茎取其甘寒轻浮之性,清肺热,又取中空之形,利窍清痰;冬瓜子清上彻下,宣降肺气;薏苡仁祛湿,桃仁活血化瘀。
《金匮要略论注》总结说:以苇茎之轻浮而甘寒者,解阳分之气热,桃仁泻血分之结热,薏苡下肺中之湿,瓜瓣清结热而吐其败浊。
四味药的组合既严谨,又平和,志在清热化痰,逐瘀排脓。服后“当吐如胶”,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