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中国阅读行动]——我在庆阳
幸做为“读者.乡村领读者”,在世界读书日前夕,拜“读者出版集团”、“读者.阅读服务与数字运营中心”、甘肃省新华书店飞天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庆阳市新华书店及腾讯新闻.甘肃企鹅新媒体公司等单位支持,在庆阳市新华书店三楼参加了“乡村领读者阅读分享活动”,在此就今天的活动做记。
感谢庆阳市新华书店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
活动现场的海报
庆阳市新华书店曹经理宣布活动的开幕,并做相关活动的介绍。
有幸收到新华书店工作人员赚送的鲜花。
感谢"庆阳市阳光志愿者协会"、庆阳市读书会的朋友们捧场。
班门弄斧的阅读分享中
与参加活动的部分老师留影
合水一中唐建武老师现场分享中
在今天的活动现场,我的阅读分享内容共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我个人的阅读经历,第二部分是关于阅读的一些观点和随笔。
第一部分:
阅读,在文字世界堆砌梦想(我的阅读人生)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读者,阅读是人生的嗜好之一,回味年轮中的阅读印记,感动于时代繁华,并感恩于上苍垂幸,让我用健全的大脑和清明的眼睛,汇阅万千年文明于心海,享受无异于喝酒品茗般阅读人生。
或许人类从不缺渴求真善美的基因,追求诗和远方是与生具来的天性,行走与思考,成就了无数的智者,成就了无数的经史子集,这些人类智慧结集的宝贵财富,固化着美的元素与道义。
在我蒙昧初开的童年,拥有着强烈的阅读诉求仅在我发现书的那一刻,记得那是我初记事的某个春天,某次随教书的父亲牵引去了村小学,恰有买书商贩推广读书,背包里装满花花绿绿的书本立时将有吸引,其中一册彩色的“看图识字”更激起我瞬间的渴望,那些七彩的图画,方正的黑色文字,离我很近却又很远,我希望拥有,并缠着父亲请求帮我购买,可贫窘的父亲那时只是一位半工半农的民办教师,十二元的月薪尚难满足一家六口的油盐日用,实在不愿意满足我一个三四岁孩童“一毛六分钱”的需求,我号啕大哭表达强烈的渴望与无比失望的心,那是我人生记忆中唯一一次为争取“商品”而哭泣,也是十多年后父亲在他的课堂向同村孩子多次提起过的贫困。
识字渐多的童年,我越来越嗜书若命,所有能借到的各类演义及连环画,都会如饥似渴的通读,并在同学间讲《说唐》,道《水浒》;那时的农村还没有像样的书店,在兰州开推土机的六叔带回一茶叶箱的杂书,种类繁多,却视之若宝,用铜锁锁箱,书册很少示人,我常常去缠磨借阅,竟也借到了不少的成语故事和连环画,包括一些自然、生物类科普读物,如《世界之谜》、《UFO探索》、《十万个为什么》……,平凡世界的万千秘密尽在视野之外,而朴实的文字却依然可以将许多未知的跃然纸上,让妙趣横生在脑海里扎根。看的书越多越是痴迷,我幼小的心底充满新奇,飞碟、星空,各类的奇趣动物、花鸟鱼兽和民间传说,让我领会到世界的丰富,明白了“秀才不出门,遍知天下事”的道理。
九十年代初,十七岁的我高中只读了一年就放弃学业出门谋生,母亲早在我七岁时已病逝,忙于教书和种地的父亲既做爹又做妈,我不愿每周末看他爬在灶台上为我烙干粮,少年的心备感压力。辍学回家后,从购十元钱麻籽摆摊到1993年赴兰州打工,书籍是我理想的导师,不离不弃的伴侣。在安宁堡桃花村菜摊上卖菜的那些岁月,我穿着破衣烂裳,骑着旧自行车,常去刘家堡和陈官营批发蔬菜,挨过打,受过欺,拖回比自己身体重一倍多的一筐筐蔬菜,摆放在桃花村齿轮厂的市场上叫卖,许多时候一天都赚不到两三块钱,判断失误时剩菜过多就会亏本,一日日舍不得吃两毛钱一份的麻辣粉,却一本接一本从旧书摊上先后买回数十册一元一册的的旧期刊,都是出版于1980年前后的《收获》、《小说月报》和《鸭绿江》,那一本本一册册,是我宝贵的精神食粮,带着改革开放之初纯朴的时代气息,让一位乡村少年清苦的菜摊生活不再孤寂,让一帘青涩的文学梦从此生根萌动。
1995年前后的深圳,我一边打工,一边函授学习,在日平均工作时间长达13至16小时的加班加点中,不足两年里读完了工厂门前小书报亭数十本经典名著,像《乱世佳人》、《简爱》、《黑郁金香》、《围城》、《浮燥》、《茶花女》…… 一册册来自不同国度,经不同学者编译的经典之作,向我打开世界的另一通道,充实着我工余饭后的生活,更给我安于清苦、自强自立的精神。
阅读拓宽了我的视野,丰富着我的思想,也增强着我的文化基础,在打工环境里一路循序渐进,我从流水线工人做到货仓管理,继而从事网络管理员和绘图设计师工作,与许多高学历的打工者走在了一起,那个岁月我一路前行,书籍的给养是我前进的动力。
2002年前后,我的阅读与写作活动开始与网络联系,在当年的腾讯网的“小说散文论坛”发布过大量文字作品,加精举荐超过一百三十余篇,拥有了全网的第五个小说文集;在“西陆争鸣论坛”、南方网“岭南茶馆”论坛,“榕树下”和“红袖添香”,中国电信的“且听风吟”,以止人民网“强国论坛”,新华网“发展社区”……三年内发布过数十万字的时评、小说、散文及诗歌,得到多个论坛官方的赞赏和广大网友的支持,其间接受过《南方都市报》专访,并受到南方网时任总裁欧阳农跃邀约,在南方报业集团中心共论社区发展;小说《烟梦飞》、《丰禾街》在奥一网原创征文大赛中获奖,被评为奥一网最佳撰稿人。
漫长的人生旅程,或阳光明媚云谈风轻,或阴霾浓密电闪雷鸣;平淡于社会底层,灾难却并不绕行,2005年底,我因受故意伤害而戚戚然回到故乡,身心俱伤,远离昔时的论坛和网友,在阅读与治疗中静养,回首半世蹉跎流离,是阅读让我再次懂得了直面挫折,永保坚强。活着就没有停下的理由,宠辱不惊是必修的素养,继续打工,继续阅读与写作,在生存与兴趣间自强不息,“不抱怨命运,不如我者尚众”,“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宁静致远是超然物外的精神,无论《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都无疑是平凡伟大的,做人,无求富贵,但应力求无愧于心,无愧于一撇一捺建构的“人”字与人性。
2015年末利用闲隙,我把发布在各网络及纸刊的个人作品归类整理出六册集,后因资金受限仅出版了随笔《岁月留痕》,以“纤纤轻尘游子心,寂寂岁月留行吟”做心语,重点推出对乡土民俗的记忆,包括一些社会文化的思考。
故乡是生命起落的地方,没有一个作文者不热爱故乡,没有一个游子被故乡抛弃,虽然我写不出沈从文笔下的凤凰,写不出陈忠实构筑的白鹿塬和莫言的高密东北乡,但没有谁能剥夺陇东黄土地给我的深厚感情,那种深植骨髓、与生俱来的情愁,追随生命四季,不离不弃。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我人生的追求,在前进中阅读,在阅读中前进,我是阅读别人的读者,同时也希望能成为被阅读者,如果说《岁月留痕》仅是写给故乡,可又如何能放下万千繁华与四海流离,做为凡夫俗子,我的努力并不能突破世俗的樊篱,在网络阅读更为简单便捷的数码时代,2016年推出个人公众“金星狼”和“正宁三区人才文化圈”,以加速与读者间的交流与沟通,加强共鸣,并留痕于:“这世界,我还在,一路阅读,一路书写,力争把自认为最美的风景留下来,给我的朋友——每一位诚挚、善良的人们,在阅读的世界里牢记使命,并肩前行。”
第二部分:
阅读,用无数心灯点亮人生
“世界读书日” 之阳春,在庆阳读书馆阅读分享现场,很高兴自己有机会以“读者”的名义,与众多的朋友一起交流分享,无疑,在坐的朋友都是书的“缘人”。
很小时就读过“书中有黄金”、“书中颜如玉”之类的哲语,却一直未曾在抽象中深究。直至在动笔之前,依然认为阅读只是一种岁月的消磨,由“打发孤寂”养成的习惯,无非因兴趣选择的生活状态;但阅读无疑是有益的,曾说过:“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
在这个物质超前繁华的时代,阅读正变得越来越简单,技术革命与文化复兴,网络通达与便利速递,让寻常百姓拥有越来越多的阅读机缘,现代阅读早不分长幼尊卑,数码阅读更是随时随机。与高昂的楼市房车相比,书籍早已廉价的让人吃惊,书的世界没有法拉利,没有XO,所有的文字,都不曾向谁隐藏秘密,人的通感是共通的,书中的快乐,书中的伤悲,书中真正意义上的玑珠妙趣与名言哲理都不会发霉,不会因读者的不同嫣然或蹙眉。
在清风徐来的晨光林菀,光影漫射的午后门庭,或是静夜前的灯影床榻,捧一册书卷在手,静静的品味并融入其中,阅读无疑是一种优雅与奢华的演绎,无论是耋耄之年的白发老翁,稚气初绽的稚萌学童,平心静气的阅读姿态莫不是一种美妙胜景,至于那些偷闲于车站码头,饥读于工余客栈的贩夫民工,阅读更是一种人生的参悟,一种难能可贵的修行。
真正的读者,自会明白“书非借不可读”的道理,汗牛充栋者古今几人留名?“积雪囊萤”却被千古传颂。通过文字与世界私语,用心享受岁月静美,用眼纵览千古风流,或以某种代入感穿越时空,同古今名流同欢共悲,与千古精英风雨同舟,你瞬然间会拥有超越古人的繁华富庶,并为自己痴迷所感动,或因人性的坚韧、挚著的真情,为平凡、伟大与唯美的灵魂震憾;出书,入书,你可以耿耿于怀或笑纳平静,亦可百感交集,泪流满腮,此时的你不会孤寂,不会无聊,不会为琐屑营营心存烦忧,通过阅读你似乎看到镜子里的自己,悟道释疑,继而心胸开阔,站身舒臂,推窗望远,为迎接明天的美好阔步起程。
生活并不唯美,读书却可以与品鉴美食同理,万千世界,林林总总,你穿梭于芝兰之室,或灯光食街,总有一些期待的契心合意令你闻香下马,知味停车,从垂涎三尺到风卷残云,饕餮盛宴只因你需要而艳压群芳,你看到了你的心迹,如遇知已,那种相见恨晚,知音知心,无异于清茗入肺,直令人心旷神怡,恰似顺随着一行行文字构筑的幽径渐入风景,你好象听到亲切的招唤,与思恋的人儿真情相拥,邀山水入梦,废寝忘食也变得天高云远,奢华从容。
“书是人类精神灵魂的伴侣,是进步的阶梯;阅读是廉价而奢华、简朴富有的享受。”前提是会读书,读好书。“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与好多高尚的人谈话”,所以读书的选择非常重要。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西汉刘向则说:“书尤药也,善读可以医愚”。一个“尽信如无”掀开辩证,一个“善”字,更多强调了读书的方法和选择,汉语的博大精深,为精读提供了思想依据,也为博雅指明了途径。
读书如交友,识书如识人,有人顺应于随遇而安,更有人信奉“交人需胜已,似己不如无”的鸡汤,但我总相信人心向善是千古真理,没有人生来就愿意近墨近黑,“择其善者而从之”需要智慧,“与狼为伍”也常非迫不得已,一些人自甘堕落,无非为贪欲而纵恶,在功利化的尘世取利舍义,用镀金镶银“毒鸡汤”麻醉心灵,弃绿色素朴的璞玉如敝屐。
读者选择的权利在读者自己,话不投机尽可以“道不合不相为谋”。阅读拒绝浅尝辄止的敷衍了事,更拒绝令人作呕的酸涩油腻;如怪胎异相,悖常逆理,尽可掩鼻绕行,保持灵魂的纯净与浩然正气是阅读的低线。
一本好书如同一座格调优雅的城市,一首感动千年的民谣,一味窖藏醇厚的美酒,或一树繁花,酸涩麻辣各有其异,辛温寒凉自会不同,烂漫百花园姹紫嫣红,其间包罗润肺清火安神的百合,亦会有精神鸦片的毒罂粟。克隆变异时代,更会有饱含三聚氢铵的“三鹿奶”和“毒大米”,让许多的稚萌染毒,许多无辜受害,甚至剥夺了一些人的健康与人性。
而经岁月验证存续的经典,皆是可以交心的良师益友,志同道合的好友推读,也大抵都能合心合意。许多贴有“世界名著”标签的名作,即非妙语连珠,情节淡泊无奇,甚至偶有晦涩,但只要通读全篇,你终会发现,经典所以为经典,更多在于它表达的忠诚正义,坚强与善美,积极进取的探索,对真理的至死悍卫,所表达的人性光辉,绝对是震撼心腑、感动天地,是令你感触至深回味悠远的信仰与道义。
走马观花是读书的大忌,囫囵吞枣更是生命的虚耗,读死书与死读书同样学而无用,造就的只会是纸上谈兵和夸夸其谈的虚枉,抑或“吃一斗枣拉不出一个枣核”的低能。“阅”字意涵经历和察看,更兼有审核功能,这审核恰体现读者的立场,抛其糟粕,取其精华,方能不断完善自己的修养与品行。
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必须是非功利化,并有助于人性寻道与人格升华的智慧产物。而阅读同时是读者与作者交流探讨的过程,一本书读的的懂,看的明白,理得清条理,并能做得通透的点评和修正,方算是真正的阅读了,一些好的词句能够知理达意,摘录于册,并熟练应用到读书作文中,才算是真正读懂,真正的“不负如来不负卿”。
诚然,文化素养越高的读者,越拥有良好的阅读鉴赏能力;如消化良好的肠胃更易于汲养,从平常阅读中受益。而阅读,又恰恰是提升文化修养的途径。“读书学文化”紧密相关,不可分离,即使可分类为“以考试、晋职、功利为目的研修”及“随机消谴及习惯性阅读”。亦无法否认两者都可以有意识或无意识修润传承,增强读者的文化应用元素,或说增进读者自身文化。
梁晓声对文化的定义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梁氏的定义恰恰是人性光华下的修身标准,古今中外无数的文化领袖,无不把学习和美的传承做为人类文明追求的终极,“文以明道,文以载道,文以贯道”被演绎成恒定的真理法则,也从而为读书阅读指明了道路。
文化是道路,是通往成功与升华自我的阶梯,文化同样是一种无序状态里寻序建构的表达与传承,老子用“道法自然”来论述“无状之状”的自然规则,辨证释疑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善恶两极,多元的书籍更是多元的世界,在多元的世界里寻找自己,阅读是一种捷径,阅读很容易让心灵穿越到另一个世界,近观远眺,在缓冲和通感中获得理解和透析。
一部作品是一盏心灯,一位读者同样是一盏心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不断的阅读薰陶培植精神,如同在心谷播撒绿色,除草并施肥,用千万盏心灯点亮人生,灵魂定不会孤寂,前行的路会越来越清晰,这或许正是“用书塑身,受用一生;以书会友,天长地久”的道理,也是我们阅读的意义。
下面附录唐建武老师的荐读书单:
今天恰好是父亲74岁的生日,晚上与兄姐们一起在小城中心给父亲庆生,感触良多,辛苦的父亲,说一声祝福,祝您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