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天地 | 夏凡:九年一书屋
九年一书屋
文 | 夏凡
九年,对于很多人来时间不短,但对于我来说,仅仅是个开始。
九年前的今天,我去了云南大理与它结缘;九年后的今天,我坚信依然会与它结伴而行。
“小夏,你好!以你的名字命名的'书屋’运行近二个月了。”今年3月1日,云南省大理州弥渡县邑郎完全小学校长禹映海给我打来电话,“从你起初捐赠的几本书开始,到现在拥有800多本课外书籍,我们特意建成了一个书屋,效果非常好!”
接完电话后,我内心激动万分,思绪不禁被带到了九年前。
2009年的夏天,我正在读大四。那一年,云南遭遇60年一遇的旱灾。我从同学那得知,云南大理州弥渡县小学全校有204个小学生,由于干旱缺水,无法正常上课和生活。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打水窖,打一个大约要6000元,这对他们来说极其困难。我想帮助他们,但一直苦于没有好的办法。
一天,刚打完篮球的我喝着矿泉水,突然,脑子里蹦出一个念头:如果能够募集到10万个废弃塑料水瓶,卖得款项寄往灾区,不就能够建一个水窖了吗?随后,我便发出了一则“为了让干旱灾区儿童喝上干净的水,请你捐出十个矿泉水瓶”的募捐倡议。
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爱心人士也越来越多。短短几个星期,我们联手搜集了近7万个水瓶,筹到了3400元钱。这件事情得到湖北《楚天都市报》等媒体的关注,记者对此事进行了跟踪报道。在大家齐心协力的努力下,钱很快就凑齐了。
通过沟通,我决定去一趟云南,把善款给他们,顺便看看那边的环境条件。
经过长途跋涉,我来到2000多公里外,位于海拔2000米哀牢山区的云南邑郎完全小学,将筹集到的6000元钱交给了禹校长,并和孩子们相处了一天。
临走时,一个细节引起了我的注意。有个黑黑的小男孩在聚精会神地看着一本旧书,周围的喧闹声丝毫没打扰到他。
平时热爱读书的我,出于好奇,走出教室,详细打听了这个情况。
得知小男孩叫禹勤,家有五口人,2005年妈妈不幸去世,现在和爷爷、奶奶、爸爸和姐姐生活,爷爷、奶奶因体弱多病丧失劳动力,姐姐在读高中,家庭生计全靠父亲微薄的收入维持。
然而,生活的艰辛并未压垮11岁的禹勤,他学习刻苦、勤劳,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读书,成绩名列前茅。
一次,他爸爸在外打工带回来一本《恐龙王国大发现》,他甚为珍惜。一个偶然的机会,同学来禹勤家玩发现了这本书,没过多久,那本书吸引了班上所有的同学。于是,他把书借给班上的同学传阅,等到自己看时书已破旧。
为什么一本书会让孩子们争相传阅?原来这里课外书籍很匮乏,孩子们的读书热情很高,没法满足孩子们的阅读需求,当谁有新书时,大家都会轮流翻看。
知道原因后,我没犹豫,立刻前往80公里以外的县城,买了10多本书交给禹校长,并答应校长以后每学期会给孩子们寄书过来,这便是“书屋”的雏形。
从那时起,我时常会想起云南的孩子们,周围有同事、朋友小孩看完的旧书我都会小心收集起来,每逢节假日,我会在网上订购一些好书给孩子们。闲暇之余,我会给禹勤、鲁明慧等小朋友写信,鼓励他们多读书、读好书,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令人高兴的是,2016年,我的一位朋友,某装修公司员工胡荆平通过我的朋友圈看到禹勤的情况。了解情况后,他决定一对一资助禹勤一直到上大学,解决了孩子的后顾之忧,圆了孩子的读书梦。
从禹校长那里得知,书屋成立以后,孩子们会利用放学、休息时间来书屋选自己喜爱的书,特别是家离学校近的孩子们,会在放学后看书一个小时再回家。书屋渐渐成为了他们的“第二个家”。
九年的沉淀终于结成了果实!
我想,我们因读书而结缘,也会因读书而紧紧相连!我们之间还会有第二个九年、第三年个九年、第四个……我相信,阅读会一直伴随着我们一起成长!
-关于作者-
夏凡,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会员,孝感供电公司职工。目前在《湖北日报》《中国自然资源报》《国家电网报》等媒体发表文字200余篇。曾荣获“湖北好人”、湖北省优秀团干、湖北省电力“最美国网人”等称号。
“华农妹”征文获奖作品之十:章凌霄:喝华农妹好酒,吟野猪湖美诗
“华农妹”征文获奖作品之九:蒋红平:孝感动天华农妹,天赐琼浆祛顽疾
文学动态:“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省作协文学小分队赴孝感开展文学创作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