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法四穴”推拿治疗肱骨外上髁炎
肱骨外上髁炎是指肘关节外侧肱骨外上髁部局限性疼痛,并影响伸腕和前臂旋转功能的急慢性、劳损性疾病,又称网球肘。该病多因前臂反复旋转或腕部屈伸运动过多,致伸腕肌起点处过度牵拉,或前臂极度旋转,腕关节极度背伸时用力过猛或运动过度,造成肌肉附着点局部软组织损伤、组织液渗出而产生的慢性无菌性炎症。
中医将该病归于“肘劳”“伤筋”“痹证”等范畴,多由于体质虚弱、气血亏虚、风寒湿邪侵袭而致瘀阻经筋、血不荣筋,筋骨失养而发病。
目前临床治疗该病的方法较多,包括封闭注射、理疗、针刀、针灸、推拿、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外敷镇痛膏剂等。而推拿疗法具有疗效显著、起效迅速、无毒副作用等优势,在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阐述一种治疗肱骨外上髁炎行之有效的推拿治疗方法,即“四法四穴”治疗法。
肱骨外上髁炎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为肘关节疼痛,关节活动障碍。肱骨外上髁是多个肌腱的附着点,包括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尺侧腕伸肌、指伸肌、小指伸肌,故该区域容易受到牵拉。关节疼痛包括肱骨外上髁局部和前臂伸肌肌腹及起止点等部位的疼痛;关节活动障碍主要是肘关节的屈伸和前臂的旋转障碍。针对这些症状,并经过长期临床实践,笔者总结出一套“四法四穴”治疗法。
“四法”指的是点震展筋法、肘部提搬法、旋转推拉法和摆动牵引法。“四穴”包括肘髎穴、手三里穴、外关穴和局部阿是穴。
(1)点震展筋法
该法包括“两法”和“一线”。“两法”指的是点法和振法,“一线”指的是以尺泽穴为中心上下延展1cm左右的区域。
点法操作时,医者需以指端着力,持续作用于治疗部位。振法施术时,医者需以指端置于治疗部位,做连续、快速的颤动。在实际治疗中,应注意先点后震,操作顺序不宜改变。点按时,使患者局部有酸、麻、胀、痛等感觉,在此基础上再做振法效果更佳。另外,振法的频率要快,每分钟不少于200次。如遇到条索、结节、包块或痛点可重点施术。
(2)肘部提搬法
医者以腋窝夹住患侧腕部并略施牵引,双手除拇指外托住患者肘关节后部,双手拇指分别放在桡骨小头两侧。医者小幅度屈伸运动肘部数次,待患者放松后将其肘关节伸直,同时双手拇指用力向上提扳桡骨小头,有时可听到肘部弹响声,表示肱尺关节、肱桡关节复位或得到松解。该手法的操作重点是瞬间搬提手法的使用,施术时手法应迅速而灵巧,方可达到良好效果。
(3)旋转推拉法
医者一手托握患侧肘后部,拇指置于肱骨外上髁后下缘,即前臂伸肌附着点后下方,其余四指放于患肘内侧。另一手握住患侧腕关节,先缓慢旋转患侧前臂,并逐渐屈伸肘关节。待患者完全放松时,一手托患肘向前顶推,另一手向下牵拉患侧腕关节,使肘关节过伸,有时可听到弹响声,患者常立即感到轻松,同时疼痛明显减轻。
(4)摆动牵引法
医生一手握住患侧肱骨下端,另一手握住患侧前臂下端,两手相对用力,在略微牵引的情况下握住前臂的手做小幅度的快速摆动。操作时应注意摆动的方向为左右摆动,且摆动的幅度要小,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度。摆动的速度为每分钟120~160次。
(1)肘髎穴
该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曲池穴上1寸,肱骨外上髁边缘凹陷中。点按此穴时,多使用拇指朝向肱骨外上髁的方向发力,如能使患者感到疼痛向前臂桡侧放射,一般可获得良好效果。
(2)阿是穴
在肱骨外上髁周围及前臂桡侧和背侧寻找,在点按时选择酸、麻、胀、痛明显的部位进行点按。
(3)手三里穴
该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前臂背面桡侧,在阳溪穴与曲池穴的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点按此穴时,患者常可感觉到疼痛向腕关节方向放射,该穴可采用弹拨法进行操作。
(4)外关穴
该穴属手少阳三焦经,位于前臂背侧,在阳池穴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侧远端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该穴可采用弹拨法,方向垂直于前臂伸肌腱进行操作。
肱骨外上髁炎的病因病机可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前臂肱桡关节、肱尺关节频繁参与屈伸旋转运动,腕伸肌起点处经受反复牵拉刺激造成慢性损伤;另一方面,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急性损伤,如运动中常见的反手运动,前臂快速旋转,腕关节急速背伸,或运动中训练负荷量过大、发力过猛,造成伸肌起点处的急性损伤。
研究发现,其发生原理是由于骨骼肌的过度运动,在早期引起筋膜下组织充血水肿,随后组织发生纤维性改变,并引发血管增生和组织粘连。伸肌快速收缩时粘连被破坏,导致肉芽组织的增殖性反应,逐渐充盈筋膜下缝隙,缝隙容积的减少更易因各种刺激而发生肱骨外上髁炎,因此认为肉芽组织的增生是肱骨外上髁炎发病的主要原因。
研究表明,该病的发生与肌腱末端的改变关系密切。其肌腱、筋膜止点部可由于各种损伤而导致组织纤维断裂、肌腱钙化、血管充血,继发止点部骨质增生或肌腱变性、骨化。
该病看似痛点明确、病位集中,但若采用常规推拿手法在患处进行拨揉、弹拨等刺激量较大的手法操作,会引起局部炎症渗出物质的增加,从而加重局部水肿,使症状加重。
“四法四穴”推拿法仅在局部进行少量刺激,多采用屈伸、旋转、推拉、牵引等手法,配合点按4个经验效穴,在不加重水肿、不增加患者痛苦的情况下即能获得良好疗效。
点震展筋法可松解肘关节周围的软组织,通过点法和振法的相互配合,使治疗既有深度,又有一定的广度,起到舒筋通络、活血化瘀的作用。
另外,尺泽穴上下的线状区域是我院专家在长期实践中发现的具有特异性的治疗部位,在消除疼痛方面效果显著。
由于急慢性损伤引起的肱骨外上髁炎可引起局部炎性渗出液的增加,继而导致患部软组织发生粘连,出现局部微循环障碍。常规的推拿手法能有效松解局部软组织,起到活血止痛的作用,但对患处软组织粘连的改善效果有限。如果推拿治疗时没有松解局部的组织粘连,则治疗后会增加新的渗出,加重粘连,降低疗效,易使病情反复。而肘部提搬法、旋转推拉法和摆动牵引法具有较强的松解粘连、解除肌肉痉挛、改善血液循环和消炎止痛的作用。
肱骨外上髁炎的症状与手少阳、手阳明之经筋关系密切。《灵枢·经筋》曰:“手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上循臂,结于肘,上绕臂外廉。”“手阳明之筋起于大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上循臂,上结于肘外,上臑,结于髃。”两者循行皆“上循臂”,结于肘或肘外,故常见痛点均在手少阳、手阳明经筋上。因此,选择位于手阳明和手少阳经筋附近的肘髎穴、手三里穴、外关穴及阿是穴,充分发挥经筋的治疗作用,达到舒筋通络、活血止痛、消除痉挛的目的。
文章节选自《中国民间疗法》,原作者:(张文华,高沛友,韦景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