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的鉴定标准引争议?那怎样才算标准呢?
市场上常见的和田玉大多以圆雕为主。薄片状的牌子比较少见。(此与其他玉石易鉴别鉴别,如翡翠一般以薄片状为主,和田玉以亚光加工为主,翡翠以光亮加工为主)

在工艺鉴定和田玉颜色中要特别注意俏色,如子玉的皮色和玉的俏色。因俏色经过精心设计制作,可使制品生动有趣,赋予制品传神的形态。
和田玉里的糖料比较常见,且末料当中绝大部分都是带糖料,俄料当中也有很多带糖料,此外籽料当中也会有带糖的情况出现。

我们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和田玉,来自内蒙和辽宁出土的数十件玉器,这些和田玉器有7000~8000年的历史。也就是说,和田玉从开发利用,已经有七八千年了!
羊脂玉,是白玉的一种,为和田玉中的极 品,因质地如同羊脂一样得名。它主要由透闪石、阳起石、绿帘石等组成。它的颜色一般呈脂白色,也有些泛黄,质地细腻滋润,具有很好的油润性,含有少量石花。

玉有着8000年的历史,古老的采玉方式也传承了数千年。和田玉分布在海拔3500-5000米的昆仑雪山之巅,山道险阻,高寒缺氧,几乎没有路,车辆无法通行,只能靠人工采玉。并且环境尤为恶劣,每逢冬春两季大雪封山,采玉人只能在4月以后进山,要经受高山气候的无常和生死考验,不仅要翻越高海拔的大山,有时还要顺着石缝,抓着铁索向上攀爬,一不小心就会掉入深渊,其中残酷可想而知。一位采了十多年和田玉的采玉人总结说:“采玉生活有三险:探险、艰险和风险。”同样,古籍《太平御览》中也有记载:“取玉最难,越三江五湖至昆仑之山,千人往,百人返,百人往,十人返。”
和田所产的玉石主要特点是质地细腻,色如凝脂;而青海料特点是质地细润均匀,块度大,但凝重质感不足,“青海料透明度要高于和田料,往往在玉质中分布白色团块状'脑花’、'絮状棉绺’;青海料的白色呈蜡白色,略有灰暗不正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