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的一场国际战役避免了中国人必须熟背《古兰经》的命运

1300多年前的阿拉伯帝国曾经是非常的恐怖的存在。在先知穆罕默德精神的鼓舞下,骑着骆驼、手持弯刀的阿拉伯人从沙漠深处中冲杀出来,向西占领了整个北非和欧洲的西班牙;向东则吞并了整个西亚和大半个中亚。

古波斯(伊朗)千余年以来的国教是袄教(拜火教),小亚细亚原是信仰基督教的(圣城耶路萨冷就在这里),但是从此开始上述这些地方全部被伊斯兰化了,全归真主管了。阿拉怕人还曾深入现在法国的境内,征服了印度的边疆地区,印度的边疆地区从此伊斯兰化了,迟至1947年,新的穆斯林国家巴基斯坦诞生了。

伊斯兰教不仅是一个宗教还是一种生活方式,因为它的特殊性,使得穆斯林成为公认的最难被同化的群体,所以一直就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旦伊斯兰化就永远伊斯兰化”。伊斯兰教的出现,可以说是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阿拉伯帝国在极盛时期的疆域达1340万平方公里,远超之前的同样是横跨亚非欧三洲的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

由于在中亚的急速扩张,阿拉伯帝国已与当时的大唐帝国接壤,开始对中国也起了不良之心。阿拉伯帝国在东方的最高长官哈贾吉·本·优素福应许他的两个大将——穆罕默德和古太白·伊本·穆斯林,谁首先踏上中国的领土,就任命谁做中国的长官。

在唐高宗时,阿拉伯帝国(唐朝称之为大食)就派使者来进行试探,狂妄的阿拉伯使臣在面见皇帝李治和皇后武则天时以“穆斯林只向真主安拉下拜”为由拒绝行下跪礼,只愿意行鞠躬礼。

高仙芝是高丽人,在高句丽被唐朝征服后,随父来唐,因战功累迁至安西副都护。开元二十四年,吐蕃控制了唐朝的属国小勃律国(今巴基斯坦北部),进而控制了西域各国,因此“西北二十余国皆臣吐蕃”,中断了对唐朝的朝贡。唐几任安西节度使数次派兵讨伐,因地势险要,加之吐蕃进行援助,皆无功而返。唐玄宗于天宝六年(747年)命高仙芝为行营节度使,率军六万出击小勃律。

高仙芝在一百二十天之内转战数千里,拔掉吐蕃的军事要塞,斩杀其5000人。然后渡过印度河,深入小勃律国内陆,一举擒获其国王,扫平其军队。此战役威震了西域诸国,他们再次投降归顺,使唐朝重新控制了该地区。高仙芝因功被授予安西四镇节度使。

在安西唐军的眼中,高仙芝既是才能非凡的将军,也是慷慨大方的带头大哥。据史料记载,高仙芝“家财巨万,颇能散施,人有所求,言无不应。”

天宝八年(749)11月,唐玄宗命高仙芝再次率军远征,于次年二月击败了依附于吐蕃的朅师国(今巴基斯坦北部)的军队,俘虏了朅师国王,唐廷又重新册了一位国王。经过这两次的征战,使唐朝在对吐蕃的战争中取得了全面胜利。同时高仙芝也为自己赢得了极大的声誉,他被吐蕃和阿拉伯人称为“山地之王”。

石国(在今乌玆别克斯坦境内)与突骑施这两个小国对唐朝一直是比较恭顺和真诚的,不断地给唐朝进贡。这两小国举国经商,很富有,高仙芝贪图其财富想要掠为己有,诬告石国王“无蕃臣礼”,诬蔑突骑施反叛,于750年突袭了这两个小国,夺其财宝,将其国王送回京城斩首。

由于唐玄宗好大喜功,使唐朝边帅经常肆意作威作福,这也不单是高仙芝一个人的毛病。唐帝国设立都护府和边镇,其军事将领集军、民、财三政于一身,有极大的用兵自主权,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拓边。阿拉伯帝国也是类似的情况,这些上马管军,下马管民的边将,以扩张领土和加强属地管理为目的,发动战争,是职权范围内的事情。

石国王子侥幸逃走,向强大的阿拉伯帝国求救。阿拉伯帝国也正想继续向东扩张,就开始调集兵力准备向唐王朝开战。

高仙芝得知此消息后,决定先发制人,亲自率领三万精锐部队向阿拉伯人发起主动进攻,逼敌决战。此时正是大唐王朝鼎盛期,其强悍与自信令人佩服。

751年,高仙芝率领三万将士从位于今天新疆地区的唐王朝西部管理机构出发,翻越了海拔5000多米的帕米尔高原,经过跋山涉水,三个多月的艰苦行军,深入敌国境内。来到了重镇恒罗斯(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城下,而城内有十几万的阿拉伯军队。

帕米尔高原

三万唐军与十几万的阿拉伯联军激战了整五日,未分胜负。但在最紧要关头,唐军中的藩族雇佣军葛罗禄部突然倒戈反攻唐军,有说是被阿拉伯人收买了,有说是他们扛不住了。唐军腹背受敌,遭到惨败,全靠高仙芝手下第一勇将李嗣业率陌刀军殿后,“当嗣业刀者,人马俱碎”,高仙芝只带着数千人逃回到国内,而阿拉伯人的伤亡达到七万人。

陌刀是唐军特制的长柄巨刀,专门对付骑兵,由力大者持之。重达10公斤,全长2.1米,刀刃长90cm,柄长120cm,陌刀手的作用是打击敌人的骑兵,上劈骑兵,下砍马腿。一排陌刀手挥舞陌刀,如墙推进,鲜血飞溅,人马俱碎。陌刀工艺复杂,制作成本高昂,锻造周期较长,很稀有。所以全盛时期的唐军只有2万人配备了陌刀。

阿拉伯人虽然赢了这一次战役,但也领教了大唐王朝的厉害,再也不敢有非分之想了。唐军精良的装备和高超的组织作战能力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高仙芝本想收拾残兵再战,被李嗣业劝止阻。不久,高仙芝返回京城述职请罪。高仙芝因擅启争端被解除安西四镇节度使职务,回京任左金吾大将军一职。

对中亚的未来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并不是恒罗斯这场战役,而是五年之后在遥远中国内部发生的安史之乱。这场内乱迫使唐王朝从甘肃撒离军队回援,在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驻军也被弃之不顾。唐王朝因吐蕃占领了河西走廊而被截断了退路。中国人再也不能干涉中亚之事,阿拉伯帝国得以巩固他们的胜利成果,不用再担心中国的对抗了,继续向中亚扩大势力。

842年以后吐蕃国亡,唐朝作出了一个可能对当时有利,但从长期看却是一个十分错误的严重决定,不打算去收复原在远西的疆土。结果,这意味着在18世纪清朝远征胜利前,中国再也不能有效地控制敦煌和哈密以西之地。这还意味着中国永远丧失了作为中国文化区的一部分中亚。在以后的几个世纪中,从伊朗直至甘肃边境的整个区域逐渐成为伊斯兰教世界的外围区,而不再是中国文化和中国政治势力的前哨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