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的放荡

2021年5月14日,张志中先生在河北蔚县写生时留影。

     唐欧阳询主编《艺文类聚》录梁简文帝萧纲的一篇《诫当阳公大心书》云:
     “汝年时尚幼,所阙者学,可久可大,其唯学欤。所以孔丘言,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若使墙面而立,沐猴而冠,吾所不取。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启明在读后感中称萧氏戒子的话非常难得,并进一步给予了思想上丰富深邃的阐述。文云:
     “文人里边我最佩服这行谨重而言放荡的,即非圣人,亦君子也。其次是言行皆谨重或言行皆放荡的,虽属凡夫,却还是狂狷一流。再其次是言谨重而行放荡的,此乃是道地小人,远出谢灵云沈休文之下矣。谢沈的傲冶其实还不失为中等,而且在后世也就不可多得,言行不一致的一派可以说起于韩愈,则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至今遂成为载道的正宗了。”当然,他们指的都是作文者不一定文如其人,却都极力推崇放荡的文风乃由行为上循规蹈矩者所写的那种。不过文章怎么才算达到放荡的优胜境界,我觉得倘若缺乏了文艺的修养是很难辨别的,就是李太白的纵横捭阖的表达真要理解深透,仍须得下一番苦功不可。至于纸本上的水墨物体,或工笔或写意或两兼,倒叫普通的生活常识略具者看了顿时就会有视觉上满足的价值,较一行行通读全文后要梳理出自己的人情物理的主张,相对容易得多。不过该价值大扺会因创作者的品行让知情的观众产生区别,史上较典型的例子董其昌暂且勿论,单就近两年我读到的北京张志中先生的水墨画,还有略略了解到的先生的为人,我虽未出家也不打妄语一一他就是我最佩服的“行谨重而言放荡的,即非圣人,亦君子也”一类的现代派贤人。我不懂绘画,却爱看中外古今名家的作品,对张志中先生写的这种不中不外、不古不今的荒率法所以特别留心,理由亦甚简单,其一此效果为前人所无,得以醒目,其二化旧为新,起人心智,给爱跟班传话似的人家以警策。他早年就读中央美院附中,西学的造型功夫深厚,且常向中国传统的《芥子园画谱》,宋元明清及近现代著名书画家的尺幅里寻找滋养,渐渐形成了既非本民族传统法则,又和梵高、毕加索、马蒂斯迥异的自言己志的格调,只用水墨随类赋形,不依靠线条的勾勒而状物依然精准,水墨的浓淡干湿互融后的爽丽,不佞看来或者要算是最有趣的了。

张志中先生水墨作品之一

     国画巨擘齐白石穿厚厚的棉袄袖手的模样,有些人在寒冬都经历过,好好的坐在屋子里,冷多暖少,常常发呆着连自己也不知想了些什么东西,诗人吟咏“姓氏不书高士传,形神自得逸人风”,虽是佳妙,可见不了容貌,而张志中先生的画面除层次分明外,饿叟翁简直能够呼之欲出呀。他擅长的戏曲人物有别于关良的平易稚拙,同李滨声简单的几笔描绘愈发不同,下笔仿佛凫趋雀跃,不加思索,其实和与可画竹相类,让充满水分的墨色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湿淋淋间不见写实,确总有传统舞台上的人形面影。风景则注重写实,讲求透视,巧妙利用中国水墨自身的黑白晕洇的客观世界的体积、质感和空间度,溶溶漾漾的十分养眼,如江南景观一幅,突出水的亮度来增加两岸横向的拓展与纵向的延深,四周物色初施轻重各异的墨块,继以点染、留白,终为氤氲氛围,它使我想起了苦茶庵主《苦雨》篇描述的雨中卧在乌篷船里,静听打篷的雨声、欸乃的橹声、船夫的呼声等情景,作者的着实写出了浙乡梦一般的诗境,张老则把那画面画出给你看,这也可以算是画作给美文最好的一种影像诠释罢。马,亦是张老喜画的动物之一,据我看来,更能必尽其神态,更能抒发他放荡之情绪的,莫过于此。张志中先生的马,与徐悲鸿的马以及追摹徐氏成浅率之作一览无余的绝不相同,他画的一匹踏波奋进的骅骝,让人一望即可感知马身上溅满着水珠,或简直就是它刚从激流中一跃而出时浑身的水正伴着身形往下流淌。不佞尽管未曾见过杜子美咏叹的曹将军霸手底“曾貌先帝照夜白,龙池十日飞霹雳”的壮美气象,说一句不过头的话,张老的马,至少能见曹将军霸神骏的影子。张志中先生品性刚正,不同于流俗,写诗作文,简洁明快,在北京无疑地是以特殊的水墨作品出名的,但从信息交往中我却觉得最推重的当在于先生的思想而非画作,假如把落墨前的思想抽了去,剩下的便只有虚幻的图式与水墨,毫无意义了。

张志中先生水墨作品之二

     据说袁子才有做菜的两句心得,“无味者使之入,有味者使之出”,知堂曾叹曰:“有味者使之出,不过是各尽所能,还是平常,唯独无味者使之入,那便没有不好吃的菜,可以说是尽了治庖的能事了。”张志中先生行谨重后使得千百年不变的题材,还有已无滋味的表现手法,通过自己放荡的艺术情绪的操练,让它又饶有趣味起来,据此说他在当下的中国画坛自有一功,这总是没有问题的吧。辛丑六月十五日夜,张发栋于兰州我闻精舍。
  [附记]
      辛丑五月十二日、十八日,见甘肃著名书画篆刻家林经文先生从职业人的角度,评论张志中先生水墨画作,读后颇觉欣然,现照抄于下:
      一则云:
      介绍张志中先生,
      张先生是当今学院派画家中重要一位,他是星星画展的成员,八十年代崛起的文艺复兴他是践行者。如今年近古稀,仍挥毫不已,我对他感兴趣者,一是画,二是与我的同学马健培忘年交,三是他的同学白敬周是我兰州画坛杰出的优秀人才,张老与已故的白敬周关系极好,白后来去了米国定居,但凡回國总要与之谈艺论文谈生活,张老也在微信中多次交谈了敬周先生的艺品人品。因此每看到张老的画很激动,总想介绍给我周边的朋友共赏。
      张老的画大致上走一条中西结合之路,但他有创造,也是他与众不同的精魂所在,他的画借用板画水印的技法,在纸板上笔画,刀刻,用拓,用刷,然后用高丽纸或竹纸附上,用棕毛刷擀一擀,揭起看效果,也有后期加点什么,拓印与湿画法,有些效果不见笔触,一次成功,也有意外之效,这种画法增加了难度,拓展了水墨的延伸,用笔用拓,先拓后补笔,手法多样,增加了形式感,画面在朦胧中,利用中国纸的渗透性,水和墨相互生发后的丰富性,张老所表现的无论人体,马,荷花,山水都有一种与主流习惯拉开距离。他的画使人眼前一亮,极具视角效果,是独立的,与众不同的新样式,很受感染。真诚祝贺先生健康长寿,多出精品。
      一则又云:
      形意传神,张志中水墨作品欣赏,特转圈内朋友一观。这是当代逸品六十家,汇集了活跃于画坛的全国水墨名家。他们既有长期的耕耘探索,也颇具在水墨领域里后个人面貌,其特点是利用生宣的渗化特点,精熟的艺术技巧,扩大或溶和了水墨的表现领域,在形与意的范圍内表现才情,创造性地推动水墨向前发展,这是当代名家张志中先生与众不同的方面。六月十六日记。

张志中先生水墨作品之三

张志中先生水墨作品之四

2021年5月,张志中先生在河北蔚县写生时与友人留影。

(0)

相关推荐